分享

李天门冬2

 中医馆0948T 2020-04-27

​29、天门冬-2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讲药,尽量要讲药对药阵子,从单味药,进而去发掘药物相互的关系。

  就像小学生刚开始学点横竖撇奈,然后再学单个字,学完后再学组词成语,组词成语学了后,就可以学造句,造句会了就可以写文章了。

  我们中医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来,别小看我们现在讲《药性赋》,单味药单味药地讲,其实随时都给大家讲组词,讲成语,药对就是组词,药阵子就是成语,那药方子汤头呢,那就是造句。

  如何把一个汤方,开得像造句那么顺,这个在以后,我们《汤头歌诀》选讲的时候,再跟大家慢慢道来。

  到最后临阵之时,你可以得心应手地调用方子,或合方或加减,那时就进入由造句到写文章的境界了。

  从不会到会,这里头都有一个次第,所以大家不要着急,慢慢来,好事不在急中求,慢工才能出细活。

  你只要每天花个十分钟半小时,研究好每一味药,那一年下来,整部《药性赋》都让你啃光了。

  有一位大学问家,他做学问很有个性,并且他这种办法,非常鲁钝,他称这是愚鲁的做学问之法,但是愚鲁至极,那反而变得神奇。

  他不像别人那样博览群书,出入百家言,纵横十万里,他都是一本书成就的。

  专心地读好手中的一本书,从头到尾,就像攻城略地,步步为营一样,如果这一页没读透,就不翻看下一页,如果这一本书没消化彻底,就不去读下一本书。

  刚开始别人还笑他读书的速度像蜗牛那么慢,大家都读了一箩筐的书,他才读一两本,后来大家不敢笑他了。为什么,因为他读的一两本书都脱口而出,烂熟于胸,连先生都对它刮目相看,每一个字他学了,他都可以把跟这个字相关的典故,还有这个字的演变,说得头头是道,这真是善用心的人啊!

  可见书不再多,而在你是否能精读。

  不在于你每天能够读多少书,而在于你能否定下来,反复地把一两本经典的书读透煮烂。

  煲十锅汤,结果一锅都没有煲熟,什么也吃不到,还不如人家专心把一锅汤煲熟,再好好享用呢。

  有个会挖井的人,每次打井,基本都能打到水。

  其他挖井的人就问他有什么秘诀,因为大家都喜欢请他去打井。

  他就跟大家说,我只不过在你们打不到水的那个深度,再往下挖几尺而已。

  这就是秘诀,秘诀不在于机心斗巧,聪明才辩,而在于表面上看起来很笨很愚的扎实功夫。

  而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大家知不知道学医最缺乏的是什么?

  有人说名师,有人说秘笈,其实都不是,现在名师国学大师,巴不得把他们东西教给你,现在出版社巴不得把最好的古籍都掏出来,重现于世。

  其实现在网络上更是什么资源都有,都不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缺的就是你能否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研通一部书,你有这个心,你即使不读四大经典。

  我们见过民间的草医郎中,他拿一本中药学,就把病治得很好,每天找他看病的人很多,而且口碑很好。

  所以很多人喜欢挑肥拣瘦,说教材有什么什么不好,才有是非,份然失心。

  我们只需要把较量是非,打口水战的心思能量,用到医道上,久久必能成功。

  所以与其蜻蜓点水,不如毕功一处。

  真人若珠在渊,常人之心若瓢在水。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就是老实质朴,沉潜内敛的精神。

  你如果稍微有这个精神,再加上现在如此丰富的古籍资源,那么你想学任何一门学问,那都是唾手可得的。

  我们以前是在想一天要学多少种药物,学完后,多么有成就感,要涉猎多少个偏方秘方,这样又增长了多少招法。

  其实这种心态招来的都是花架子,不是真功夫,现在我们真正体会到学好一味药的重要,所以耐下心性来,即便用一天两天三天,来精研这味药都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妙趣横生,所以我们现在跟大家讲每一味药,即便花上半天,用上几千字来阐述,都觉得乐在其中。

  你想想,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你学了一门绝技,就横行天下了,中医里头也有各门各科,你只需一科精通,你都有治不完的病人。

  杂以成其大,纯以利其身。

  在还没有精专一处的时候,先不要太驳杂,一处捅破,才能处处捅破,一味药真正学好,才能真正把每一味药学好。

  常有学生问,怎么学好一味药呢?

  你要把这味药当成你知心朋友来教,为什么叫《药性赋》,说白了就是药如同人,都有它的性格,你要知道这味药它能干什么,它常跟那些好友搭配,像天冬常跟麦冬搭配,润心肺,而这味药又常在哪个单位上班,这个单位又是干什么的?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滑石它再六一散这个单位里头上班,它们这个单位就是滑石、甘草两个人组成,专门帮人体清扫暑天湿热,尿黄尿赤的,甚至小便不畅,人体烦渴。

  同时滑石它还兼职了,它还在三仁汤这个单位上班,这个单位人才济济,专门治疗湿温胸闷,帮人清理舌苔白腻,上中下湿气重,最后通过单位里头各成员同心协力,把湿邪扫到膀胱,再通过滑石排出体外。

  这样大家学习药物,同时也学习药对,也学习名方。

  以一点带动整个面,以一去破万,学习起来就不会孤立了。

  甚至你要知道什么时候,我该请这味药出来帮忙干活,就像停电了,我知道清修理工,修电线,马桶堵塞了,我知道请通马桶的工人,米用完了,我知道打电话叫粮油店的老板送过来。

  其实天生万物,万物皆备于我。

  你只需要去了解这些万物的特性,那么什么时候需要,你把它们叫出来就是了。

  就这么简单,非常轻松,一点都不难。

  这里再跟大家介绍一个天门冬膏,用单位天门冬慢火熬成膏,每次服用一两调羹,用温酒送服,可以治疗肺中燥咳,皮肤皲裂,为什么?

  这里面同时考验大家两个中医接触理论,一个是燥者润之,天门冬汁液浓润,很快就把你干燥的五脏,滋润上阴分了。

  还有一个肺主皮毛,所以你肺部干燥,皮肤也容易皲裂,这时滋润了肺部,就等于滋润了皮肤,为什么很多皮肤病老用外抹的膏药抹不好?

  因为这种皮肤病是内脏不调,你如果肺脏都干燥,里头不够水了,身体优先保护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启动,就通通会把四肢肌表的水收到脏腑来。

  所以你嘴唇干燥,皮肤干燥,眼目干燥,鼻子干燥,这些一派干燥之象,都提示你赶紧要帮五脏养养真。

  五脏真水充足,它才会放出来供应四肢百骸,不充足时,它就会回收,故而我们用膏方去滋润,润肺就等于去润肌肤。

  你可别小看,燥者润之这一治法,更不要小看肺主皮毛,你也别小瞧这一小小的肺部燥咳,或者皮肤干燥,你学会这种治法,口唇干燥你也会治了,不就多加一点养脾阴的山药一起熬膏吗?

  因为脾开窍于口啊!

  两味药一起熬膏,内服调理,比你用唇膏还管用,而且少花钱,自己去配制,还蛮有成就感的。

  如果眼睛干涩干燥呢?

  现在用眼过度的人太多,那就更简单,我们前面跟大家提到,眼干涩二药,枸杞、菊花,你把这两味药加进去熬膏,那熬出来的膏,喝下去,就能直接给你眼睛添灯油,干燥之感,顿消,比你点眼药水还管用。

  那有人又问,我头发干燥呢?

  这不更简单,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

  你就加一味既能养血又能补肾精的药,精血同补的药上哪找呢?

  不就明摆着告诉你吗,熟地,补肾精又养肝血,或者黑豆,色黑,豆汁形又像肾,也可以拿一把熬成膏,就是乌发膏。

  古人发现这匹马多病,毛发枯槁,让它服一个冬季的熟地跟黑豆,那马立马强壮起来,毛发金光金光的。

  可见古人通明医理过后,还可以用之来治病马。

  但大家要知道选择时机很重要,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像天门冬膏,熟地膏,五味子膏,这些非常好补虚劳,润干燥的膏方,适合秋冬季服用。

  它们可以滋养肺肾,令金水相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懂得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因为它直接为你调方遣药,提供非常好的理论依据。

  这样我们学一味药,又学了这么多配对,这么多医理,这种思维,正是中医里头最宝贵的思维,整体观念,从一味药要看到一个整体,整体的医学框架,整体的人体框架,这味药我在这个整体里头,它再哪个点起效作用,那么用这种全局观去学《药性赋》时,越学你会发现越轻松。

  刚开始要下一番苦功夫,到最后你发现越学越快了。

  好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节课讲麦门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