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典过后艺术品拍卖空前疯狂,这次还能疯狂吗

 天宇楼33 2020-04-27
2020年新冠肺炎无疑给当前中国带来一次不小冲击,病毒的入侵,
给我们线下实体产业,
包括餐馆、网吧、咖啡厅,影院、商场、市集等造成巨大重创。


那么,艺术市场怎么样了呢?有没有受到影响?以17年前非典疫情作参考分析。

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的爆发,艺术拍卖作为人与人面对面
、集聚性很强的一个行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减少人员流动,
一些拍卖公司主动延期或暂停了拍卖活动。北京、上海的春季艺术品拍卖延期,
25家拍卖行近80场拍卖由四、五月无限期推后。
想见,艺术品市场下滑一程必然。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俱乐部总部

然而,就是在这非常特殊时期,香港苏富比举办的2003春拍如期举行。

虽然在“非典”阴影的笼罩下,主办方事先对于拍卖的成交不敢奢望,

但是最终的拍卖却大大出乎意料: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和手表拍卖

共成交1.64亿港元。

虽然此次拍卖会在“非典”影响下进行,但拍卖现场座无虚席,

现场及电话竞买踊跃,尤以内陆买家为甚,整体拍卖气氛及成交价令人鼓舞,

高价拍品均在激烈竞技情况下落槌成交。


而在“非典”过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异常火爆,
当代书画家创作的作品开始在拍卖市场上大规模涌现,
并且无论是成交量、成交比率和拍品数量都呈现火速上升的趋势,
大师作品备受追捧,名家精品普遍上涨,
更有许多记录这一特殊时期的精品应蕴而生,令许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03年非典后的艺术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非典”过后的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崛起让人大吃一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