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武学散手当中,有一个关于专门称谓的术语,叫做:固手。 固手,是相对于进攻来讲的。如果说进手是进攻,固手实际就是防御。固手好,那么防守便能无往不利。 固手时为了准确无误,真正起到防御作用,尚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固中节中节,即人体的肘膝关节。武术各门派在论述技击方法时,大多将人体的臂和腿划分为三个部分,称之为三节。手足为梢节,肘膝为中节,肩胯为根节。所谓固中节,就是要尽可能地控制对方的肘膝关节。 在临场紧张的比赛中,双方手法敏捷有力,迅速多变,拳脚活动范围广,变化幅度大。使用顺力、逆力、横力固手相当困难。与拳脚相比之下,肘膝活动范围较小,便于控制。散打中,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对方的肘膝关节,则对方的梢节和根节也就受到了相应的制约。所以固中节在散打防御中,实质上等于起到了控制三节的作用。 散打中,常用的技击手段是远者用拳脚,中距离使肘膝,近身多肩靠、胯挤、头撞。三种进攻手段中,肘膝进攻较多用,而且威慑力也相当强。为了使对方无法或不易使用肘膝进攻,防御中有意地控制其中节,常可取得显著的效果。相反,技击中如果单纯地固手,而忽视了对肘膝.关节的控制,就会给对方使用肘膝造成可乘之机。例如:对方以右直冲拳击我胸部,我则旋起左手或右手推截其手腕,对方就会乘势曲肘向我胸部撞来,使我防不胜防,处于被动。 中节在技击上是人体的重要部位,拳法云:“中节不明,四梢发空”。所以,在防御上,固中节是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散打中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不仅使对方无法使用肘膝,而且可使对方进手频频落空,陷于被动。 二、走两翼。两翼,即人体的两个侧面。走两翼,就是双方在散打防御中,要设法向对方的两侧运动以加强防御或伺机发起进攻,称之为走两翼。 走两翼在防御上和在进攻中都是重要方法之一。因为走两翼必然会造成以我的双手,我的正面,冲击或固阻对方的一个侧面,使敌我双方在力量上产生明显的差别。我以正面固守,进击对方的一侧,在运动位置上,将会产生我顺当对方被动的局面,而且,因我闪于对方的侧面,彼只能以一侧之手进攻或防御,而另一手却很难帮忙,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使我在战术上获得优势或主动。譬如对方以右直冲拳向我胸部击来,我则随之向敌右侧运动,以左手推截,固拿其肘关节,同时以右拳进击其右胁,使对方左手不能发挥作用,而被击中。 三、识虚招虚招即假招,是指双方在散打中,为了迷惑对方而故意做出的假动作,具有试探和引诱对方的意思。虚招一般不起进攻作用。 技击中如果不能分清虚实,把对方的虚招看作是向我的进攻,而马上予以阻截或躲闪,有时正好落入对方的圈套,而造成失败。如对方想进击我腹部,而我却保护严密,彼无从进手,则发虚招佯攻我面颊,我如马上起手迎击或格架,造成下部空虚,对方正好以另一手或脚击我腹部,使我上当。散打中常见的声东击西,喊上打下正是虚招常见的表现形式。 临场比赛时,对虚招的识别是比较困难的。一般地讲,对方向我进招时,无论虚实,都不要紧张,等对方拳脚将近我身躯时,再予防御或还击。其常规方法是避实不避虚,打实不打虚。 总之,为了在散打中更好地发挥武术的技击作用,习者切记不要单纯地追求进攻,而更要善于防御,善于固手,要充分地认识到防御在散打中的重要性和困难性,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技击,提高实战能力。好的固守,可使对方的进攻在严密的防御中施展不灵,屡屡失误,从而破绽百出,为我进击创造条件,取得散打的胜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