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世上,什么关系是最亲的?父子关系应该算一种吧。 然而,偏偏却有一个14岁的孩子,将其亲生父亲逼上绝路。 这个14岁的孩子,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名叫赵何。 很多朋友一听,会立刻打断笔者,停停停,你说什么?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不是那个中学课本上英明神武的赵王吗?实行“胡服骑射”的那个? 没错!就是他。 笔者在中学时,读了他的事迹,对其锐意改革的那种精神非常钦佩,至于越武灵王以后的事由于书上没有提,也就没有再读过。 近日,偶然看到赵武灵王的悲剧故事,心中很是惋惜,多么英明的一个人物,怎么会犯那样愚蠢的错误? 如果不是壮志未捷身先死,最终是赵还是秦统一六国还真的犹未可知。 赵武灵王愚蠢的错误出在立储上。 实行胡服骑射后,赵武灵王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在其继位19年后,赵国开始对外战争,打击对象,便是将国土一分为二的中山国。 8年后(公元299年),中山国被灭,国土尽归于赵。赵武灵王想灭秦,但还没灭秦,自己就被亲生儿子活活饿死了。 原因就在于立储问题他犯了一个大错误。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他有两个儿子: 长子赵章久经沙场,为人孔武有力,体格与武灵王非常相像;次子赵何,却是武灵王的爱姬吴娃所生,因此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 在这二者之间,选谁不选谁,都让武灵王头疼。若是立赵章为王,爱姬吴娃肯定不高兴;若是立赵何,赵章当了十多年太子了,而且是长子,于礼法说不清。 思来想去,纠结来纠结去,赵武灵王终于没有抵挡得住其爱姬的劝谏,将将王位提前传给次子赵何。之所以会提前传位,是怕自己死了,年仅10岁的赵何继位之后,镇不住赵章。 这就犯了一个大错误,自己那么年青才只有41岁就传位,实际上就相当于把自己给架空了,因为手下的将领都很现实,一旦王位给了赵何,基本上都会选边站队,开始背地里倒向赵何,这样自己的势力就被掏空了。 但赵武灵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危险,而恰恰是这个决策,最终使得他被困在沙丘后,没有人愿意冒死去救他,直到其被活活饿死。 一个不能给别人恩宠与待遇的曾经的“王”,还有什么值得让人冒险的呢? 那么他是怎样被困在沙丘的呢?这事还要从其立赵何为赵王说起。 赵何被立为赵王,为了平衡两个儿子的关系,赵武灵王封赵章为安阳君,并且和他住在一起,衣食住行所用的依仗,与赵何一模一样。 这个时候,赵武灵王又犯了一个错误,要知道,赵何已经成为赵王了,赵章此举,无异于僭越。 可是,赵武灵王偏偏这样做,赵何看在心里气在心里,因为忌惮父王,也就没敢对赵章下手。 背地里赵何已经开始积蓄力量了,因为已经被封为赵王,手下将士附之者甚众,而赵何又礼贤下士,短短时间,身边就聚集起一股力量。 赵章这边呢,也没闲着。尽管赵武灵王也给赵章各种优厚待遇,甚至跟自己同吃同住,但却让赵章觉得这是父王在监视自己,更加不满,他也在积蓄力量。 后来,赵章获得了赵国丞相肥义的支持,也就更加增加了与赵何争雄的信心与底气。 双方开始明争暗斗,公元前295年,眼看双方就要碰撞出火花,要出人命的时候,赵武灵王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想收回赵何的王位,自己重新当赵王,而不是一个退居二线的主父。 很显然,他尝到了大权旁落的滋味,因为不当赵王了,说的话也没人听了,他又恋起了昔日的权力。 但此时已非彼时,放弃容易再拾起来就难了! 他的这个办法,遭到了两个儿子的反对。赵何的反对是名正言顺的,既然已经把王让给了我,怎么可能说收回就收回? 而赵章也反对,本来只需对付赵何即可,现在又多了个老爹,这不是添乱吗! 此时情景,实力最弱的就数赵王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主父”,实权全被两个儿子把持着。 赵何经过4年的管理,王权已经非常巩固,赵国老臣赵豹、公子成,大臣李兑、将军信期都成了赵何的亲信,赵何施行的一些仁政,也收买了人心。 而赵章在得到丞相的支持后,实力也逐渐得到提升。双方都在等机会制对方于死地。 赵武灵王遭到群臣和两个儿子反对,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群臣和两个儿子都已经把他给抛弃了。 为了重新拾回昔日的尊严和荣光,他想到了一个计策: 给自己物色一块儿像样的墓地,然后借选墓地的机会干掉两个儿子,重新夺回王位。 谁料,两个儿子也看出里面的机会,在谋士的劝说下也在积极准备,赵章先下手为强,将沙丘行宫包围,同时向赵何发起进攻。 赵何当了四年的赵王,可不是白当的,尽管赵章搞偷袭,可是仍然没能突破赵何的防线,反倒被赵何来了个反杀。 赵章死后,赵何尽诛杀其余党。 把赵章的势力消灭干净后,赵何已经没有了任何对手,现在唯一的威胁是在沙丘行宫的赵武灵王。 赵何下令将行宫里的人全部放出,但唯独不许赵武灵王出来。 他是想看看,还有哪个大臣会冒着反对自己的危险去救赵武灵王…… 现在大局已定,所有人都知道,赵国由赵何说了算,已经没有悬念。 赵武灵王出来,必定没有他们好果子吃。因此,即便有想要前来救驾的忠诚,也会被其他大臣委婉地劝下、或者干脆…… 三个月后,赵武灵王被饿死沙丘宫,享年45岁。 一代豪杰,败给了自己年仅14岁的儿子,真是太残忍了,权力面前无父子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