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剂去普通二本读研不值?别急着二战考研,听听这些建议再决定!

 研路有你 2020-04-27

调剂去普通二本读研不值?别急着二战考研,听听这些建议再决定!

每年因为单科线不过或达不到复试线而参加考研调剂的同学有很多,虽然通过调剂的方式能读研,但是不见得所有的考生都会选择。一些立志于去名校的考生没有进入一志愿的复试,肯定会在调剂和二战中间犹豫不决。



这主要是因为调剂院校大都不是很好,基本上都是二本院校居多。在名校和二本之间选择,肯定大多数人愿意选择前者,只不过名校难进罢了。那么,调剂到普通二本读研值得吗?如果只能调剂读研,二本院校你会选吗?

没机会进入考研复试就二战?放弃调剂,只有名校研究生才值得选?

国家线还没公布,已经着手准备调剂读研的同学有很多,但是其中也有不少考生有资格调剂但却放弃机会直接选择二战。小水遇到一位报考东南大学的考生,他在考研分数下达之后就直接投入到了二战考研中去。



他当时咨询了小水二战需要注意的事情,几经取舍,最后打算大四毕业之后不参加工作,在学校附近租房再考一年。询问了他的考研分数,小水发现他的分数并不低,超了去年国家线不少,想读研的话并非不可能。

但是按照他的话说,他报考的电气工程专业,东南大学的历年复试线没有那么低的。他的分数最多只能调剂读研,想被东南大学录取,那是没可能的。东南大学属于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大部分的专业复试线要比国家线高出不少。而他的理想自然是在名校读研,而且不愿选别的学校,所有直接放弃调剂,早早选择二战,这样的话来年考高分更有把握。



像他这样的考生有很多,这样的选择也着实让人钦佩,但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效仿。大部分的考生没有他这样果决,肯定会在二战和调剂读研之间犹豫,特别是那些本科院校本身就不是很好的学生。毕竟二战考研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成功,说不准比第一次考研分数还低。



不过,按照小水的预见,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未来再考,学校的专业复试线还会再高。所以即使是想在名校读研的同学也要想清楚是不是有二战成功的可能。因此,在调剂读研和二战的选择上,考生最好权衡以下几点再做决定:

01、结合自身实力以及考研成绩判断

考生二战还是调剂读研,首先一点就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和考研成绩做出具体判断。如果考生的实力本身就不好,在考研中因为发挥的好才考取这样的好成绩,二战的话不一定会提升,这种情况就要考虑一下调剂读研了。



另一个问题是,考研分数过高或者过低,小水都不建议考生再战。分数过低的话,离专业复试线差很多,二战不一定补上来,能调剂就走。要是分数很高,但却达不到复试线,一志愿学校复试线太高,也应该想一想,是不是再考一次或者调剂读研。

02、二战考研的条件具备与否

对于有名校情结的考生来说,之所以选择考研,肯定是想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一战失败后,很多人打算二战考。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谁都不知道二战会遇到什么事情。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是不是有二战考研的条件。



若是家里条件允许,父母又支持,完全可以不工作再考一次倘若家境不好,考生需要就业来贴补家用,这样的话二战考研的概率就低了很多。所以能不能二战,考生也需要考虑清楚!

03、部分专业是否存在缩招、不招生或裁撤

部分考研院校的专业或许会缩招,一些专业每两年才招生一次,还有的大学院系合并,可能裁撤部分专业。要是考生刚好考得就是这些专业,那么再战的话可能就得换学校或者没地方可报名,这是考生需要考虑的其中一点!



04、考研院校考研内容存在改革与否

研究生专业有很多,但是各个考研院校的考研内容或许会改革,今年就有大批的学校赠概率考研初试和复试内容。在这个情况下,考生还想在一战成绩的基础上得到提升的话,就非常困难。因为这里存在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考生需要权衡再三的!



如果考生本身就是普通二本的话,能够调剂读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二战失败的也大有人在。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名校情节,能读研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即使是普通院校,毕业了也是研究生学历,在就业和升值方面还是碾压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的。

其实,在小水看来,对于那些一志愿复试线不够却可以调剂读研的同学来说,最好的做法是选择调剂。这样准备调剂,一来有调剂读研的经历,二来也能积累一些复试经验。没调剂成功也没有心理压力,调剂成功的时候再决定要不要去读研。到那个时候考生无论做何种选择,小水相信他们肯定会深思熟虑的。毕竟,放弃读研的机会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时候再选择二战,决定和执行力肯定比一战的时候更强了。



如果你本科就是211大学,你愿意调剂到普通院校读研么?有人说,在调剂读研的时候,一般都是凭关系录取,考生有实力也不见得能成功。对此,你认同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