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电影推荐 |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泊木沐 2020-04-27

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拍摄了人民电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它是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不寻常的位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桥》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了5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那么,这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呢?

那是1947年冬,东北解放战争还在进行。松花江上的江桥被炸毁,南北交通受阻,运输中断。前线司令部要求铁路总局在大江解冻之前,半个月内修复大桥。而铁路工厂面临着三大困难:化钢的电炉坏了,没有修电炉所需的白云石;修桥需要三十多吨钢材短缺;桥座上要打五万个铆钉,而全厂仅有的几台钻床。知识丰富而思想保守的总工程师认为完成任务至少要四个月。最后,依靠党员的带头作用和工人们各展所长的智慧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耐火砖代替了白云石,风钻代替了钻床,争分夺秒地赶在江水融化前完成了大桥的修复工作。影片结尾处,红旗招展中第一辆火车披红挂彩徐徐开来,老工人向厂长说了心里话——申请加入共产党。在“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中,满载战士、弹药和给养的火车轰轰驶过江桥。

这部影片在画面的构图,故事的发展,人物的表现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种健康有力、朴素、明朗的风格,成为中国电影事业上的一座新桥梁。

当时影片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哈尔滨机车车辆厂,而演员们在开拍前去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工厂体验生活,导演要求演员们必须和工人“打成一片”。如此体验生活继而创作的传统在整个国营制片厂时代几乎是铁打不动的定律。

当时,拍摄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而电影人们不畏艰辛的精神也和影片中所表现的主题高度契合。当时剧组里的摄影、美工都是新手,设备也十分落后,甚至灯光照明采用的还是大号的钨丝灯。为了表现“钢水四溅”的热火朝天场面,摄影师和好几个工作人员身上沾了火星而真的烧起来,只能拿湿棉衣捂着拍完了整场戏都没有停机。当这一部电影完成时,导演王滨激动得泪流满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