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部分化学试卷(含答案).doc
2020-04-27 | 阅:  转:  |  分享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溶于水的是()

A.酒精 B.硝酸 C.蔗糖 D.铁锈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A.H2O2属于氧化物 B.碳元素与氧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钠离子 A.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 B.人体必需元素长期摄入不足不利于健康 C.食品在霉变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油脂可在小肠中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

A.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为288kJ B.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C.含Ca单质的质量为128mg D.蛋白质在人体内仅转化为N2排出体外 A.用于过滤粗盐水中的泥沙杂质 B.用于食盐水的蒸发结晶 C.用于实验室即关即停制取H2 D.用于除去H2中的HCl杂质 A.Fe3O4+4CO3Fe+4C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铁 B.BaCl2+H2O+CO2═BaCO3↓+2HCl,用于制取透视检查胃肠的钡餐 C.Al3O23Al+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铝 D.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用于制取复合肥料 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0℃ 10℃ 20℃ 30℃ 40℃ 50℃ 60℃ 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7.1 12.5 21.5 39.7 49.0 48.5 46.0 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A.40℃的饱和Na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 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可得到NaHCO3晶体 C.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 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NaHCO3会部分析出 9.如图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凸显了我国领先的造桥技术。回答下列问题:(1)建造大桥使用了大量钢材、水泥、玻璃、橡胶等材料,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橡胶,能导电的是钢材。(2)造桥用的钢管浸泡在海水中易发生腐蚀,造成钢管腐蚀的物质包括水、二氧化碳、氧气、氯化钠。

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使用在全世界“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用乙醚浸泡可提取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再利用乙醚沸点低易分离的特点,回收循环利用乙醚。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则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1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1)1个α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正电(填“正”或“负”),1个α粒子与1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α粒子中没有电子,1个He-4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2)甲图为金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推断a=2,b=1。(3)根据实验现象中α粒子“大多数”与“极少数”的对比分析,你能想象出关于Au原子结构的结论是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很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已知:Na2O为白色,Na2O2为淡黄色;Na2O+H2O=2NaOH.某兴趣小组对钠和铜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①将铜片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铜片表面变黑;②趁热将钠置于铜片表面,钠剧烈燃烧,有淡黄色物质生成,将此淡黄色物质转移到试管中待用,再用蒸馏水冲洗铜片,观察到铜片上钠燃烧处出现了光亮的铜斑;③向盛装淡黄色物质的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观察到冒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步骤②淡黄色产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步骤②中产生铜斑反应的另一产物,进一步与氧气反应也转化为淡黄色物质,则产生铜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Na。(3)步骤③产生的气体物质为氧气。(4)猜想步骤③还可能有一种常见物质NaOH(填化学式)生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可供选择的试剂:H2SO4、CuSO4、KOH、Na2CO3),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的现象时,即证明了你的猜想。

13.已知: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溶质NH3?H2O能解离出NH4+和OH-.某同学对其制备与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制取:固体NH4Cl与足量消石灰混合加热可以制取氨气。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收集装置是E(选填大写字母)。②结合选择的装置完成氨气的制取、收集并吸收氨气制取氨水,按气流顺序各装置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acbd(用小写字母表示)。③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残余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水溶解,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溶液中的阳离子为Ca2+。(2)性质探究:向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再滴加足量Al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红色逐渐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除(2)②小题为4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4.水污染与防治是当今人类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酸雨能(填“能”或“不能”)污染水体,煤燃烧产生SO2,SO2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O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让雨水的pH<5.6。(2)废旧电池中含有的汞、镉等重金属会污染水体,造成生物体中毒,其原因是重金属能使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填化学物质)结构破坏,失去生理活性。(3)某工业废水含HgSO4,可通过铁网而将汞留下,加热将汞形成蒸气回收利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O,汞的沸点低于(填“低于”或“高于”)铁的沸点。也可以向废水中加入Na2S溶液形成沉淀而除去汞,该沉淀的化学式为HgS。(4)甲厂污水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其流速为45kg/s,乙厂污水含烧碱的质量分数为0.4%,为排放达标,现将两厂的污水混合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O,则乙厂污水的最佳流速为90kg/s。

15.水与自然界中矿石长期接触,常含Ca(HCO3)2、Mg(HCO3)2等物质,导致钙离子、镁离子含量较多,称之为硬水。生活中,水的硬度过高会造成一定危害。长期使用硬水烧水的热水壶,内部会形成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说明加热煮沸可使这类硬水成为软水。其原理的流程如下、题(气体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反应Ⅱ除产生水垢外,还有一种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碳;如果当地硬水中CaSO4含量较多,则水垢中还常含有少量CaSO4,CaSO4析出的原因是硫酸钙微溶,且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2)向200g水垢中加入400g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3分钟内混合物质量的变化(不考虑水与HCl的挥发)如下表所示:

时间/s(秒) 0 30 60 90 120 180 混合物的质量/g 600 574 554 547.2 547.2 547.2

??△??







? Cu+Na2O;(3)氧气;(4)NaOH;CuSO4;产生蓝色沉淀。

13:故答案为:(1)①C;E;②acbd;③玻璃棒;(2)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红色逐渐消失;3NH3?H2O+AlCl3=Al(OH)3↓+3NH4Cl。

14:故答案为:(1)能;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让雨水的pH<5.6;(2)蛋白质;(3)HgSO4+Fe=Hg+FeSO4;低于;HgS;(4)2NaOH+H2SO4=Na2SO4+2H2O;90。

15:故答案为:(1)分解;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且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2)①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气体。②60%。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