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忽星气徂,青阳迫迟暮。 注释①飘忽:时间过得很快。星气徂:岁月流逝。 赏析秦观的诗,王安石在《与苏子瞻简》中评定说是“清新妩媚”,后人评论多以“婉丽”二字来概括,说他“如时女步春”;到了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干脆称之为“女郎诗”。如果说一个人的诗风是他性格的必然反映,与秦观诗风相符合的是他特别喜爱春天,喜欢歌唱春景的艳丽。在秦观的诗集中,有许多写春天的诗,如《春日》五首、《春日杂兴》十首等。这里选的是《春日杂兴》十首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写对春天的感受,在首两句点明时令后,就对暮春景色作了大段描写。在诗人的笔下,景物得到全方位的展现。先是鸣飞———鸟儿与昆虫飞翔鸣叫,次是赤白———花儿五彩缤纷。 接着,又写春雨把花打落,风吹起柳絮漫天飘飞。这几句,抓住了暮春的特色,写得很凝练。下文换个角度,由花雨、风絮,结合雨砌、风轩,进一步涂抹出迷离的春景:诗人撩开窗帏,外面雾气弥漫;抬头远望,云绕山峰。绿树的影子在窗纱上摇曳,小池中碧水荡漾,映照衣衫。这一派浓郁的景色,使诗人感到迷恋,又体会出春光易过,自己已错过了无限春景,再不抓住这春尾,就来不及了。于是他萌发了出外寻幽探胜的心念,放下一切萦人的俗事,走进了大自然。 诗在格调及造句上学六朝人,写得绮缛而富有情趣。诗人在写景时不是以把静态的景物描绘出来为满足,而是尽力捕捉住自然界的动态与声响,于是鸟儿飞,虫儿叫,花儿飘,柳絮舞,雾气漫,云光绕,树影摇,池光耀,一切都是活泼泼的,令人感到兴奋。 诗人在景物中注入了自己对自然界的强烈感受与解悟,把情与景高度融合在一起;同时在写景中又融入自己的动作,如“褰帏香雾横,岸帻云峰度”一联,细微地表现自己的神态,将景物点缀得更加鲜明,又把景和人合在了一起。 由于本诗具有很高超的艺术境界,一向被人所称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李公择叹赏“雨砌堕危芳”一联说“虽谢家兄弟得意诗,只如此也”。谢家兄弟指六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及谢惠连。二谢的诗与秦观这首诗一样,常在景色中嵌入动词,以动带景,以景显情。如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谢惠连的名句“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捣衣》),都是如此。宋人诗学六朝的不多,而且大多数学陶渊明,像秦观这首学山水诗派作家而又如此神似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