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结合现代科学必将大放异彩——对话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

 二战大哥 2020-04-27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通讯员应述辉

人物介绍:石学敏,1938年6月6日生,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他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誉为“鬼手神针”“针灸外交家”。

石学敏院士

对话背景:

11月8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全省150余家医疗机构组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同天召开学术交流会,石学敏院士与会并做了学术报告。当天,“石学敏院士国医大师工作室”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石学敏院士受聘为该院脑梗死项目首席专家,并为该院部分脑梗患者用合谷穴行透刺针法、雀啄针法施行了针灸。

活动间隙,82岁高龄的石学敏院士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本报记者(左)采访石学敏院士

现在就是中医的黄金时代

问:其实大家都很关心中医药,对很多老百姓来说,“春调理冬进补”这些概念也挺深入人心的,作为国医大师,在您看来,我们当下的中医药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石学敏:我觉得应该肯定地说,当下是近百年来中医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什么我能这么说?因为以我这个年纪来说,我今年82岁了,我认为从新中国成立起到如今,在政策层面、在群众基础层面,都在不断对中医药的发展给予肯定和重视。

我是1957年进入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的,从那时一直到现在,都致力于中医药领域。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西医学习中医的队伍,我认为,这样一支队伍可以把中医最精华的部分发展起来。青蒿素就是一个好例子,而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另外,我们国家也拥着不同层面的中医药从业者,从专家院士到研究人员,从医生到药师,大家合力在创新,通过现代生物学等多学科发展,是可以将中医推向更高程度的。

我们说中医药要学古创新,就是要去糟粕取精华,中医药中的精华部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从科研条件和知识获取角度,当下的条件也是从前任何时代比不了的。

中西医结合不是中西+西医

问:曾有一段时间,社会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医用处不大,您对此怎么看?

石学敏: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其实西医学中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我们国家第一代“西学中”的人,大部分人现在90多岁了,很多人已经不在了。在那时候,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换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件很时髦的事。

我是第一批中医大学生,我刚刚接触中医的时候,我常常想中医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中医当中有很多谜,这些谜很可能就是宝。我这代人亲见过中医的力量。比如针麻,对结核病患者的巨大作用。针灸麻醉科医生在上世纪60年代非常厉害,当时就有106例肺结核初期针麻手术成功,这在那个年代是可以轰动世界的一个成就。

近些年来,西学中重新启动了。大学里相关课程的第一课我也去讲过,我认为这个热潮将会回归。

问:您此行到武汉,参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学术交流,也正好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组建。中西医结合不是一个新事物。但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老百姓不太明白中西医结合到底是什么,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意义是什么?

石学敏: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和西医简单的叠加,不能当成简单的中医加西医,不是这样的。中西医结合,事实上指的是取西医之长,结合中医的精华,在临床上去突破疑难病症,同时它又有现代生物学技术作为支撑。

石学敏院士在汉为患者行针治疗

能治愈他人我就不枉此生

问:您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中风病这一世界级医学难题上迈出一大步,在国际上影响也很大。当年您是怎么想到用针炙治疗中风的呢?

石学敏:以往针灸在治疗脑中风上根本派不上用场,所以我选择把针灸治疗脑中风作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我们用了7年时间,总结了一套醒脑开窍的针法,这是我们在世界上的一大发明创造。

我们收治的国外患者有几百人。有个美国护士Ruth,脑干出血4年,经我们的针刺治疗后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她出了一本书《走出黑暗》;还有一名健美教练Deven,患大面积脑梗死2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经针刺治疗后他重新站了起来。他的治疗过程被拍成80分钟的纪录片《9000银针》,还建了专门的网站。

问:看到他们好起来,这种成就感应该是强烈的吧?

石学敏:这些事于我自己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说明我这条路走对了,非常值得,不枉此生。我曾说过在中医的路上,我力虽绵薄,志却甚坚。

问:平时我们说起中医时,感觉中医很微妙,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

石学敏:我所希望的中医手法是确定的、规范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做到疗效是可重复的。这些都是很实在的标准。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在做针灸学术交流和推广,以“醒脑开窍”针法、丹芪偏瘫胶囊为组合的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科技成果,现在已经推广到全国和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有60个针灸临床分中心。

我个人最想干的事,就是把针灸技术传承下去。我花了5年时间,进行手法量学的验证,因此它在大医院或贫困地区推广,技术上都变得容易掌握。我想中医的未来发展也许有两条路,一条按照传统的方向发展,另一条就是在中医精华和现代科学之间找到结合点,走标准化、规范化的路。

中国在中医药领域占主导

问: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很多国家也在发展中医药。比如近几年,不少中国人也会到日本、韩国去选购中药产品,您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石学敏:日本主要搞的是汉方,是中医药领域当中的小一块。另一方面,我们的中医药也在国际化,针灸、推拿是先锋。如果说站在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上来看,那还是要看中国。中医药所包含的内容非常浩瀚,毫无疑问,占据主导的还是中国。

问:对于中医药的未来,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石学敏:人才培养很重要。我们要能培养出多种层面的从业者。导师或上级医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中医药学识的功夫,在临床上有突破,能解决疑难杂症,同时我们也要具备现代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将中医药的精华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且一代超过一代。

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我也一直努力培养年轻医生,助他们成才。我想把中医推广到更多地方,也坚信中医必将在世界大放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