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狗1年,我从训狗中悟出了一条育儿道理

 开心就好uufsg6 2020-04-27

我先说下啊,今天真不是标题党是我真的从训狗中领悟到的一个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

我之所以对训狗这件事有了解,也是因为去年芊芊转学,把我家养了1年的狗送走了,芊芊老想它,所以为了化解这种思念,那段时间她特别爱跟我玩训狗游戏,就是我给她下达指令,她学狗做各种动作

这样还不过瘾,她就从网上找各种训狗视频给我看,然后让我学专业训狗师,她来当狗。看多了以后,我就发现,所有训狗师,他们从来不惩罚狗的错误行为,比如狗随地大小便,他们不会打狗。而是只奖励它的正确行为,比如狗在尿垫上尿尿了,训狗师马上就奖励。

这让我回想起很多类似带芊芊时发生的事情,好像也都是类似的道理。她是个情绪特别激烈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大哭,也不沟通,然后几乎我每次事后都会跟她说,你看你每次哭都解决不了问题,本来你能玩会儿的时间都用在哭上了,咱们下次少哭点,有什么问题咱们就解决问题行么。

但是每次这么说并不管用,还是该哭哭,直到有一次,她因为上钢琴课遇到点小问题就又开始哭起来,但是这次她是一边哭一边说了自己的委屈,我了解到她是怎么想的以后,就开始安抚她的情绪,并很快解决了。

这个时候,我就赶紧强调说,今天虽然你也哭了,但是你表现特别好的是,你哭的时候把你为什么哭的原因也说出来了,妈妈就能知道怎么帮你了。

这件事过去不到两天,她又因为写作业慢,我催了她两句,就又哭了起来,我就本能反应的说,你就知道哭,哭能解决问题么,你是怎么想的倒是跟我说啊。说完以后芊芊哭的更凶了。

我突然想起了两天前钢琴课的事,我就说,芊芊你记得吗前两天钢琴课,妈妈觉得你表现的特别好,你一边哭但一边说出自己哪委屈了,妈妈一下就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结果你知道那天你一共才不开心了几分钟吗,不到5分钟,你就又高兴了,咱俩之后还去吃了沙冰,晚上你还玩了会儿ipad。今天你能也像那天一样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吗,咱们尝试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你写完作业,就可以玩自己想玩的了。

我这样说了以后,芊芊渐渐停止了哭泣,等了一会儿她就跟我说了原因,原来是今天数学课时她去上厕所,有一段时间没听,所以有几个题不会做。

我就说,原来是这样啊,那几道题妈妈给你讲下。我就又趁热打铁说,你能告诉妈妈特别好,这样妈妈一下就知道因为什么了,就知道咱俩该怎么解决了。

那天她也很快就停止了哭泣,作业我给她讲了讲,很快就做完了。

你看,这不和训狗一个道理,你只说她错的,她也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你强调她做对了什么,她就知道我这样做的思路是对,是会有更好的结果。

所以,我每次跟芊芊说不通的时候,我都会在脑子中提醒自己一下:想想人家是怎么训狗的,你就怎么和孩子沟通。

1、从做对的事情中学习,孩子会更自律。

从前我都认为失败要总结,但在处理芊芊的很多事上,我发现从做对的事情中找经验,其实会更高效。

从失败中会获得经验,也容易获得更大的挫败感,孩子的进步却伴随着不自信。

但是从对的事情中找经验,孩子会收获更多的自信,就更愿意去坚持做好一件事。

我同事家的女儿跳跳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做阅读理解题总是出错,同事就想给孩子强化练习一下,她买了一本专门练阅读理解的书,让孩子每天必须做一篇。但是孩子几乎每道题都不能独立完成,不是问这道题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就是问这样写答案对不对,同事特别着急,每次都会冲女儿发一顿脾气,然后孩子就更不敢写了,往往写一篇要用上近一个小时,4道题错3道,同事觉得这样效果非常不好,很苦恼。

后来她换了方法,再辅导孩子写阅读理解题,就会重点夸说孩子前面做对的那几道题,变着法子夸,比如,有的文章和题目里有孩子不认识的字,但孩子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就夸她理解能力强,而不是说你字认的不够多,也耽误做题。


有的会夸她因为看题认真没有漏字,还有的会夸她用排除法做选择题,这样夸了几天后,孩子慢慢度过了前期做不好的阶段,逐渐见过的题型也多,信心也有了,同样一本练习册,现在每天15分钟就做完了,而且正确率很高。

对于比较难,或者比较生疏的科目,如果只盯着孩子做错的地方,孩子会越做越烦,越做越排斥。但如果像我同事这样,用“训狗”的思路,经常用做对题的原因和经验夸孩子,孩子知道这样做题的思路是对的,就会继续向这些对的思路方向去努力,更重要是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老公是那种比较“严厉”的爸爸,比较爱批评教育孩子。她儿子Tony又比较淘气,比如经常看完书或玩完玩具,就摊一地不管了。

有时候他老公看见了,就把他儿子提溜过来批一顿:“这是谁弄的?为什么不收?跟你说多少次了?下次不收就直接给扔了!

每次孩子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收拾,不光噘着嘴磨磨蹭蹭的,还小声的说“爸爸老说我,不让爸爸回家。

后来我朋友想了个办法,她先带着儿子一起把玩具和书收了,顺便夸张的感慨一下:“整齐真好。”然后让他去爸爸那儿“邀功”:“爸爸我都收完了,你看,整齐吧!”他爸一看,自然是夸他:“不错!真整齐!

她儿子因为从“严厉”的爸爸那儿得到了的肯定,之后孩子就特别积极主动去收拾了,不用提醒也不用帮助了。孩子在收拾这件事上变得更自律了。

2、多强调得到了什么,而不是会失去什么
这是从训狗中我又延伸出的一点小经验我发现在芊芊想放弃一件事,不愿坚持的时候,我给她讲放弃后会失去什么,基本都说不通,但我强调她目前得到了什么的时候,她就能听进去。

就好比刷牙,我天天让芊芊坚持刷牙,说以后不会得蛀牙,她不到看牙医的那天是不会听我的,每天刷牙都是各种费劲,后来我就改成,你牙怎么那么白,那么好看啊,或者你牙刷的好仔细,小细菌想住进来都没门,她就很嘚瑟的去刷牙了。
包括在她骑马这件事上也是,芊芊马术拿下初级以后,死活就不想学了,怎么说都不行,后来我无奈就把马术给停了。

转到新的学校以后,学校就有马术的兴趣班,我就又开始心痒痒,就又想给她报上。刚开始我试探性的说,马术不学了多可惜啊,你看看你都考下初级了,这会放弃多不好,好说歹说,她就是不同意。
后来有天她在玩游戏,我装作不经意提起我们去新西兰骑马时,她一个小孩子比所有大人骑得都好,我就说你还记得吗,那会儿咱们一共10个人,9个大人一个小孩儿,其他叔叔阿姨,包括爸爸妈妈都没学过骑马,一上马都害怕,马也不听话,但是你特别淡定,让马走马就走,让马停马就停。

后来大家都喊着让你领队,你那天简直太帅了,妈妈之前看你骑马,自己没骑过,以为很简单,但是那次才知道,骑马一点不简单,你学的非常好呢。
然后我还带她一起回忆了几次她马术课上的优秀表现,这个时候我看见她有点小嘚瑟的表情已经浮现出来了,我知道时候到了,我就说,要不然学校的马术课咱们继续学吧,我还想看你能骑马跨障碍什么的,肯定特别帅。果然啊,人都经不住夸,固执如芊芊,就傲娇的答应了我说:勉强同意。
其实所有的放弃几乎都是因为目前看不到一个好结果,尤其像让孩子练琴,运动这些事上,都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结果。人又是即时满足的动物,跟他说这是为了你以后,现在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往往就是道理他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我同事家儿子宝豆,是学霸,也是上进心特别强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往往就是对自己特别严格要求,总是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所以担心就特别多,就特爱焦虑。

她今年带着儿子参加的北外英语口语比赛,本来一路过关斩将,经历了初选、复选,好不容易拿到了决选资格,

但因为决选考题,考察的不光有表述,还有临场编故事的综合应变能力。她儿子嫌难,怕发挥不好,想放弃不比了。
我同事就问儿子,你还记得最开始和你一起参赛的同学有多少吗?她儿子说11个。她又问,那晋级的呢?她儿子说,5个。我同事继续问,那拿到决选资格的呢?她儿子说加上我一共3个。
我同事说,你能走到现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要知道不是每个想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有这个实力对不对。走到最后了,就再拼一拼,就有可能把复选和决选通知,换成大奖状。当然,也有可能没拿上奖,但高手云集你当练习了。
她儿子看到目前取得成绩后,就又觉得有信心了,就说,我把前两个环节都准备充分,尽量不扣分;编故事环节我尽量发挥吧。
写完这些事,我突然想起了《盗梦空间》,一个关于梦境的电影,也是我心目中的神剧之一 ,导演诺兰也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
这部电影讲他们要在一个富二代的梦境中植入一个想法,让他醒来后解散父亲的商业帝国。他们团队讨论时说,因为他父亲从小就不认可他,认为他干什么都干不好,所以就利用他和父亲的紧张关系,把解散公司做为一次对父亲的反抗。
而团队的leader说不行,一定要用积极的情感,因为积极情感总是胜过消极的情感。所以最后植入的想法是这个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让这个富二代如他们所愿的解散了这个公司。
而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他们确实可以从我们的教训中获得经验,但是他们更需要在我们的肯定中获得力量。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