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到这3点,带孩子看病效率高效果好

 开心就好uufsg6 2020-04-27
前两周,我司又迎来一波请假高峰,同事的孩子们一个个相继中招,天天往医院跑。

因为孩子验血指标不好,有个同事还被医生训斥了一番,问她为什么不及时带孩子来医院,但是孩子就是咳嗽,精神什么的都挺好,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我同事还挺委屈的。



我更是那种经常被医生“骂”的(文中说的骂不是真的骂哈,就是想传一种语气),因为我属于那种人生中打点滴都没超过3次的人,而且特别大条,什么病情都不知道,医生一问我都是三不知那种,每次感觉他们给我看病很累心

我另一个同事跟我说,她前几年带孩子看病,也竟被医生“骂”,不过她比较厉害的是 ,从医生的“骂”中听出了好多信息,慢慢总结了一套带孩子高效看病的方法来。

她说她今年开始,带孩子看病不仅被医生“骂”的越来越少,而且每次医生都特别认真的给孩子看病,还愿意满足她的各种特殊需求。

上半年她带儿子去看病,排在她前面一个孩子,跟她儿子病情差不多,但是没看5分钟就出来了,到了她这,由于她准备比较充分,医生给他儿子看的就比较细致,给孩子看了15分钟。

趁着这个往医院跑的比较勤的季节,我就把她的方法跟妞们说说,虽然我们家是那种几年不进一次医院的人,但是我听下来这套方法,竟然觉得很受启发,很好用。
一、看病前的准备

我以前孩子一病就抱着往医院跑,着急时候还丢三落四的,排了2小时看上了,医生一问孩子症状,我一问三不知,被说了一通。医生就甩一句,那你就先做各种化验去吧。

我同事也是这么过来的,然后她就长记性了,看病前就做好准备。

1、看病前资料要带齐

如果是初诊:记得带上孩子的病历、医保卡、身份证

病历和医保卡,平时最好就单独放在一个纸袋里,看病时想着拿就行,不用现各处找。

如果是复诊:记得带前几次检查的结果、照的片子、吃药的药品清单。

复诊的时候,很可能遇上的不是同一个大夫,而如果只有检查报告的话,医生是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的。闹不好有的化验会让你再做一次,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我同事后来每次看病回来,都养成了随手整理的习惯。她回去就把当天看病的检查化验单、药方底方单,粘贴在医生手写诊断报告的旁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这样做不管你碰上的医生是谁,都能对孩子病情一目了然,而对医生来说,越省事,他就越有时间帮你思考孩子疾病的问题。

反之你越让他越费劲地找信息,他就很难花时间去想疾病的问题。

2、要提前记录症状

这个我也有切身体会,我去看病,医生一般爱问我,什么时候不舒服的了,几天啦;妇科病的话,还会问月经是几号来的,大条如我一问三不知,就经常被医生教训。我还被医生说过,你是怎么当妈的

但我同事就把孩子的症状,都随时用手机的备忘录记录一下。这是我同事儿子前段时间咳嗽,她观察了4天记录症状的具体表现。后来发现越来越严重,直接带孩子去医院了。



而一般医生爱问的问题,无非就是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持续的时间和症状的表现,你还可以记录下自己做过哪些干预措施。

同时你有什么想问医生的,也可以随手记录下来。因为在大医院看病时,和医生见面的时间都特别短,常常就三到五分钟,还没来得及让您问很多问题呢,就到下一个病人了,通常一紧张就忘了自己要问什么了。

我经常就是回家才想起来,这个应该问问医生,那个应该问问医生,但已经然并卵。

这么做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当医生看到家长做足了准备,他的心态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会觉得你对孩子特别负责,同时还节省他的时间。他也会更愿意、更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也帮孩子看的更细。
二、如何挂号

1、打破专家号的迷思

专家号一般都更贵更难挂,看专家的人也很多,轮到你,专家那里一般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有时候还不如找个普通医生,踏踏实实地给你多看一会。

像我就属于特爱抢专家号的,挂不上专家号宁可不看。但我同事经验就是某个新病情,第一次看病不挂专家号。

因为很多病都是常见病,治疗过程都很规范,专家和年轻的大夫看的效果差不多。

如果孩子真的是碰上了疑难杂症,第一次看病基本上都是做检查,专家也是给你做检查,你找专家做检查和找一般的大夫给你检查,都是一样的。

所以,除非你是老病号,或者普通的医生已经建议你,需要再找专家明确一下,否则不建议你一上来就挂专家号。

2、提前咨询好挂什么科

门诊、急诊,这个科、那个科,像我这种八百年不去次医院的主来说,刚开始芊芊得个感冒,我都不知道挂什么科

芊芊小时候被同学传染了手足口,我还自作聪明的网上搜半天,感觉症状像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于是网上挂了耳鼻喉科结果刚看上就被医生轰出来了,说我挂的科不对。还“骂”我这么严重的传染病,都没引起重视,不仅白浪费了一上午时间,还增加了和其他人交叉感染的几率。

我同事说,医院大厅里都有一个护士台,护士一般都接受过分诊的培训,她们能够告诉你这个症状,应该看哪个科。不知道挂什么科,一定先咨询护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