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69岁的王石一起深圳登山

 山乡老人与海 2020-04-27

前几天,我和王石一起爬了个山。

当然,我们登的不是珠峰,而是深圳登协组织的“深圳十峰”登山活动。有凤凰山、羊台山和大南山等等,深圳人身边的山。

最初计划打卡“深圳十峰”时,王石把工作和出差的时间都考虑在内,预计需要40天来完成。后来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无法出行的王石便开始重新计划爬山。

最后,今年69岁的王石只用了8天,就成功打卡了梧桐山、大雁顶、七娘山在内的“深圳十峰”。

01


和王石登山的时候,我领略到了什么叫“深圳速度”。

尽管年近七旬,但王石登山的特点却可以只用一个字形容——快。说来你肯定不信,作为“90后”的我,从出发后,到登顶之前,我都见不到王石一眼。

王石登山不仅节奏极快,而且在登顶之前,他从来不休息,除非有中暑危险,他甚至连水也不喝。

同行的户外教练劝王石休息,王石说:“你见人家特种兵训练的时候有休息过吗?”朋友劝他喝水时,王石又说“你见人家特种兵训练的时候有喝过水吗?”

总之,只要别人劝他停下来,他就会用“特种兵训练”的名义“怼”回去。一个人活成一支部队,看来王石一直以“特种兵”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我眼中,王石在人群中只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双手抱胸,一种是双手叉腰。不论保持哪种姿势,都是一副指点江山却欲言又止的模样。当队伍开始前进的时候,不知是不是以前当兵检阅的时候一直做排头兵,每次他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队伍的右前方……

原本,在公众场合健谈而幽默的王石,在登山时却沉默又独行。

▲王石的御用背包

见识了王石的登山速度后,那些关于他被“抬上上珠峰”的臆想也都变成无稽之谈了。除了登山的速度,让我更感兴趣的是王石登山的装备。

一般来说,户外圈里的大咖,常常都有一身自制的文化衫。这种文化衫必须是速干面料,上面印的永远是“奔跑”“超越”“极限”等打鸡血的字样。

然而,王石的衣服上没有logo也没有印字,最简单的基本款。唯一显眼的装备,是一个尺寸不小的背包。上面印着一支英超球队的队徽——南安普顿。

难道,王石是几十年南安普顿的“铁粉”?

好不容易登上山顶后,我终于再次见到了王石。于是,便气喘吁吁地说起上述疑问。王石十分淡定地告诉大家,其实,他不是南安普顿球迷。当初,他的朋友高继胜收购了南安普顿后,收到了这个作为礼物的背包。

之后,他就一直背着这个背包到户外爬山。

02

除了登山,王石的特立独行,还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

例如,吃饭点菜。

活中一直保持着高度节俭与自律的王石,不仅这么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那天登山之后的中午,众驴友一起吃饭。在饭局上他一直强调:“只要你们点菜浪费,我不会给你们面子,马上走人。

尽管“光盘行动”提了好多年,但是我日常中,经常能看到请客的人点菜浪费的现象。在他们的餐桌上,堆积的菜肴往往是客人正常饭量的两倍起步。或许在他们心里,菜点少了会伤了自己的面子。

当时,负责点菜的同伴总是担心餐桌上人多,点的菜不够吃。但是王石反复在说,菜已经够多了,再点就会浪费。同伴也急红了眼,说这点鱼肉羊肉根本不够吃,大家会饿肚子的。

王石顿时变得激动了起来,他说:现在中国人的饭量都是过量的。每年,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饭菜,够4000万人整整吃一年!

其实,王石的这种外人看起来的“作”,是因为他一直比较推崇日本的文化,想把日本的优点推向国内像他表现出来的勤俭”“克”等观念,在现代日本社会都比较流行。

据说,王石还十分欣赏日本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安藤忠雄是大阪人,和典型日本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历史上的大阪集中了大量的商人以及流浪武士,所以大阪人性格中带有一些随性而又刚硬的味道。看安藤忠雄纪录片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王石和安藤忠雄之间性情上的相似。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再后来,一次众驴友下山后一起去农家乐吃饭,大家分了两桌来坐,饭量大的驴友全都不敢跟王石一起坐一桌;点菜的同伴还会悄悄跟服务员说:“他(王石)那桌少上点菜……”

03

尽管退休3年,王石一直在挑战新事物,磨练自我。据我不完全统计,他会驾驶飞机,会滑雪,会划赛艇……假如他真的加入了特种部队的话,不管被派遣到哪种环境中执行任务,大概都能顺利完成吧。

在一起登山的第一天,在上午众人连登两座山峰后,精疲力尽的我本以为大家要原地散伙,没想到,吃过午饭后,王石又提出要去攀岩馆。

原来,他最近突然迷上了攀岩。先前他去过一次攀岩馆后,那天打算再去一次。

到了攀岩馆,王石的情绪似乎非常高昂。面对岩壁,他就像看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跃跃欲试。练习攀岩的时候,他十分专注,一直考虑怎么发力,对每一种岩点的接触面都要仔细研究一番。

在攀岩馆,王石依然没有主动喝水。不过,这回不是因为想要进行特种兵训练。他不喝水的原因是——他为了环保不喝塑料瓶装水,而攀岩馆恰好只准备了塑料瓶装水。当时,王石自带的保温杯里的水也没了,结果,直到有人去超市找了一瓶玻璃瓶装的气泡水给他,他才终于愿意喝水。

正巧,那天攀岩馆有一个阵仗很大的微电影剧组在拍摄,结果,攀岩的王石意外成为了背景人物,被那个剧组收入了镜头之中。事后,大家开玩笑道:人家连一顿盒饭都没出,就让王石跑了一次龙套……

04
“企业家”“登山家”“公众人物”...这些都是王石身上撕不掉的标签,但他依然拥有不随大流的自我意识。

有人认为他非常固执而任性:“王总都69岁高龄了,还玩这些新花样,简直就跟个小孩一样。”

事实上,当王石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确实怎样也劝不动。

这样的思维模式,让我想起一类人。这类人一直都是以和自己搏斗的姿态活着,因此,他们的行为是难以由外人评价的。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尽管崇拜王石,却明确表示过:自己到了69岁的时候,肯定要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王石那样子太苦了,绝对不要和他一样“折磨自己”。

但是不能不承认的是,王石的生活态度影响了身边很多人,他们非常“自我”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深圳人一直乐于探索未被定义的领域。但是“自我”这个领域,其实一直是被我们所忽视的。

就如克尔凯郭尔在《人生道路诸阶段》中表达的那样: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痛苦,分别为“不知有自我”“不愿有自我”“不能有自我”。当人面对人生的痛苦时,只有理解了自我,才能突破痛苦,达到人生的飞跃。

许多现代人即便物质生活充裕,却不知有自我,因此更加难以谈上突破自我。

在第二天和王石一起攀登大南山的时候,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当时在山顶,一个驴友的孩子有备而来的拿出了一本王石的书:

爷爷,请给我签个名吧。”那个孩子说。

听到“爷爷”这词,王石低下了头,沉默了片刻。也许,他的脸上还流露出些许惊讶和落寞。

据说,王石最近结识了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三浦雄一郎曾经在2003年、2008年以及2013年三次登顶珠峰,而他最后一次登顶时,已经是八十岁的高龄。王石则是把三浦雄一郎视为偶像,崇拜得五体投地。

如今69岁,天天过得如同“特种兵”一般的王石,下一个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出品:深圳客编辑部

主笔:张彧

编辑:张彧


想勾搭宇宙最酷深圳客,请联系圳长
○个人微信:szkzz0755
○ 微博@深圳客Shenzhen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