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廉·克莱因 | 影坛怪杰

 zdjphoto 2020-04-27
▲ 纽约,1955 年

威廉·克莱因出生于纽约,曾在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位于巴黎的工作室任职,在罗马担任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助理。他是画家、图像工作者、电影人,当然也是大摄影家,并且摄影才是集中施展他的才华的地方:他在自己拍摄的作品周围作画;为自己的影集排版,像运用电影长镜头那样将其呈现。

▲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

克莱因产量很高,他的作品主要围绕纽约、东京、罗马、莫斯科和巴黎这五座城市,他为每座城市拍摄了一本影集,每本都令人难忘。他跳脱传统方式,与当地居民近距离、面对面接触,出色完成了拍摄城市肖像这项有难度的工作。

克莱因大量地拍摄,他反对高举构图与几何形式旗帜,主张出于直觉的摄影风格:“拍照是一个令我充满恐惧的动作。这一刻,我们要捕捉几百件同时发生的事,我们有意或无意地都感受到、看到了。”他固执地颠覆经典、与常规对抗,他始创的手法影响了许多摄影师,尤其在日本,森山大道就称受到他的影响。


克莱因于1965年至1980年暂别摄影,转战电影。拍摄几部电影长片后,他重回静止影像,并开始在底片周围作画。克莱因是真正的多面手,他跨界报道摄影与时尚摄影、绘画与电影、图书出版与策划展览。他在名利场与俗世中穿梭,时而呈现对比,时而呈现视觉的混沌,摄影生涯极其丰富。

▲ 烟和面纱,巴黎,1958 年


▲ 巴黎,1956 年

▲ 巴黎

▲ 纽约

▲ 《时尚在法国》(Mode en France),1984 年

▲ 《时尚在法国》(Mode en France),1984 年

威廉·克莱因开辟了街头摄影的第三种道路:除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提出的“偷瞬间的人”,以及罗伯特·弗兰克代表的诗意忧郁,克莱因让我们认识到摄影还是一场街头的战斗。他使用广角镜对物体近距离拍摄,非常善于制服拥挤街道产生的混乱视觉,他的照片善于捕捉不安的时刻、涣散的眼神及不明的态度。不过,心理活动并不重要,我们身处大城市的舞台,想传递出其特有的能量与活力。彩色摄影与黑白摄影、模糊与清晰、闪光灯与精准构图,他拍摄的速度很快,通过大量的图像磨炼出眼力。


经典画册推荐

交易担保 蜀泰文化 威廉克莱因:回顾集 Mini Program

威廉·克莱因:回顾集

威廉·克莱因:回顾集

本书是威廉·克莱因的一本全方位的回顾集,包括他的所有类型的艺术作品,如摄影、电影、宣传海报、时尚、图像设计、雕塑以及书籍等等。

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密集的、甚至是具有炫耀色彩的绝对完美的展览,传递出一种几乎具有“暴力”色彩的、甚至是具有“挑衅”意味的信息,从而让克莱因的作品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

出版社:MARVAL
出版时间:2003年
页数:38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