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了解低血压吗?低血压不是病?不可怕?

 夕阳晨曲2 2020-04-28

很多人会在意高血压,而低血压却往往会被忽视,确实,低血压并不一种疾病,而是比正常人的血压值偏低的身体状态

低血压并不一定会有特别的症状,对患者的影响也不一致,有一部分的好发族群是年轻女性,这些女性处于低血压时,与正常人无异,并不会出现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也不会对生活产生影响。

说到低血压,很多人不以为意,觉得没什么。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低血压且伴随其他症状,常见的低血压症状有:感觉心跳变慢、头晕、嗜睡、脸色苍白、全身虚弱伴随无法施力等,严重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昏厥的状况,这时一定要理清潜在病因,部分病因会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低血压也是许多疾病的初期异常指标,如何找出有症状的低血压的原因至关重要,原因从简单的身体失去过多水分而出现脱水现象,到严重的外伤出血都有可能,临床上医师需要综合其他症状,并借助其他检查,才能得出可能的原因为何。

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低血压的成因很多,尤其要注意的状况是血压突然急坠,往往都是重大疾病发生前兆,需要立即送医治疗。以下是几种常见引起低血压的成因:

1. 心脏相关的疾病:血压与心脏排出血液的能力密切相关,常见的原因是心脏收缩功能不良或心跳缓慢,导致心脏无法送出足够的血液到血管内,因而产生低血压。其他可能的心脏的心脏疾病有:瓣膜性心脏病、心脏衰竭等。此外,许多心脏病发作时,往往也会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2.服用药物:长期服用降血压药、镇定剂、利尿剂等药物,血压往往会偏低。此外,巴金森氏症、勃起功能障碍、摄护腺肥大的治疗药物也有可能有低血压的副作用,若有疑虑请与医师或药师咨询所使用的药物是否有低血压的副作用。

3.直立性低血压(姿势性低血压):由于姿势突然改变,如起身太快、躺下到坐起或是突然站立,因为血管内的血液若大量集中在身体与四肢时,心脏排出的血液太少,也会因此引起低血压。医学上有明确的定义:收缩压需下降>20mmHg或是舒张压下降>10mmHg,才能判定为直立性低血压(姿势性低血压)。较常见在以药物控制高血压、动脉粥状硬化、糖尿病的族群中。

4.静脉回流变差:长期卧床、欠缺运动、会造成下肢循环不好,血液容易滞留在静脉内,回流至心脏的血液量会变少,连带影响到心脏输出的血液量也跟着变少,导致血压也随之降低。

5.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许多的内分泌疾病都会引起低血压,如甲状腺疾病、爱迪生氏症。糖尿病患者若是血糖控制不佳,出现低血糖的状况,会有连带出现低血压的问题。

6.贫血:贫血若是因为红血球数目偏低引起,也容易伴随出现低血压的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是缺少维生素B-12与叶酸。

7.大量失血或脱水:大量失血或脱水,皆是因为血管中的血液量降低,而让血压出现急速下掉的可能,最好立即就医。大量失血常是因为外伤因素导致大量出血,脱水则容易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区域(例如:泡汤或三温暖等)或在大太阳底下工作或走路,人体中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会出现中暑或热衰竭的问题,血管中的血液量也会显著减低,血压也会急速下掉,最好立即送医救治。

8.严重感染(败血症)或过敏反应:严重的感染或过敏反应时,往往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变低,这种情况会有生命的风险,需要就医紧急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