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生本草:浮萍

 晴天心 2020-04-28

水生本草:浮萍

浮萍,肇始之说有二,一说源于《神农本草经》、一说源于《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载有水萍,“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消渴”。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此是水中大萍尔,非今浮萍子。”陶氏明确指出《神农本草经》中的水萍是大萍,而非药用浮萍。之后苏敬在《新修本草》中又说“水萍者,有三种:大者名萍,中者曰荇,小者即水上浮萍。水中又有荇菜,亦相似,而叶圆。水上小浮萍,主火疮”,苏氏则指明了药用小浮萍“主火疮”,陶氏、苏氏的说辞似乎可以说明浮萍之用确实并非肇始自《神农本草经》,又有宋代《本草图经》讲“大苹,今医方鲜用。浮萍,俗医用治时行热病,亦堪发汗,甚有功”。不过,陈藏器不这么认为,他在《本草拾遗》记载说“本经云水萍应是小者”,李时珍也有反对意见,《本草纲目》载“本草所用水萍,乃小浮萍,非大苹也。陶、苏俱以大苹注之,误矣。”诸先师各表一段,真相到底如何?尚无定论。不过,明清时代以降,药用浮萍皆认为以紫背浮萍为佳,如《本草纲目》讲“一种面青背紫赤若血者,谓之紫萍,入药为良”,《本经逢原》说“小而背紫者是”。时至今日,《药典》则明确规定浮萍来源于浮萍科植物紫萍 Spirodela polyrrhiza(L.)Schleid. 的干燥全草。

浮萍开鬼门、洁净府之用,古今皆然,并无争议。但《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长须发,消渴”,今世俨然不再提及。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解读说“血热则须发焦枯而易堕,凉血则荣气清而须发自长矣。《别录》主消渴者,以湿热之邪去,则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气,以沐浴生毛发者,亦以寒能除热,凉血之验也。热邪不干,荣气清旺则能获轻身矣。”关于浮萍凉血之说,张山雷《本草正义》言其“不仅专入气分,而亦必兼清血热,故《圣济》以治吐血不止,《圣惠方》又治鼻衄,濒湖以治目赤口疮,既善清火,而又导热下行,其效良捷。”此外,朱丹溪在《本草衍义补遗》中有“发汗尤胜麻黄”之说,宋时苏颂也提及:俗医用治时行热病,亦堪发汗,甚有功。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浮萍其性轻浮,入肺经,达皮肤,所以能发扬邪汗也。”对丹溪先生这一观点也引起一些不满,如张山雷《本草正义》中就说“其质最轻,气味皆薄,虽曰发汗,性非温热,必无过汗之虑”,周岩《本草思辨录》很直白的说“丹溪谓发汗胜于麻黄,不加分别。后遂有视水萍为峻剂而不敢用者矣。”浮萍凉血否?发汗否?今世中药学著作已不见有述。浮萍漂泊本无根,浪迹天涯君莫问,谁曾想,这沧桑诗意的浮萍背后竟然还有如此值得令人关注的情节呢?一花一草都传奇,一树一木皆故事。

植物世界,奥妙无穷

神农医学,经验瑰宝

 VX:beijing7788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