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相信每一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那就是孩子的顶嘴,尤其是当孩子七岁之后,这种场景频频在家里出现。 邻居小柳最近一直在为自己的孩子头疼,每一次只要自己以提出点什么要求,孩子就开始各种歪理的顶嘴,一直把小柳气的脑子发蒙。这次小柳从学校里将儿子接回来,脸色十分不好看,回家之后直接就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打同学!” 儿子也一脸不服气,听见自己妈妈这么质问自己,情绪一下就爆发了,冲着小柳大喊:“我就是打他又怎么了!” 小柳听见自己孩子执迷不悟的话语,气的指尖发麻,很失望的看着儿子说:“你让我太失望了。” “你本来也没有对我抱有期望”说完儿子转身就回自己房间了,留下小柳一个人愣在客厅。 很多时候孩子的顶嘴和反抗,不一定就是会变坏的表现,但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变化都很害怕,他们或许只是不知道自己怎么表达,孩子顶嘴的原因,其实有很多都需要家长去了解。 一、当孩子总爱顶嘴时,背出后的真相有哪些 (一)家长出尔反尔 在当家长的时候,一直都在教导孩子要信守承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就会被别人讨厌,就没有朋友了,所以在孩子的严重,出尔反尔是一种违反规则的事情,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当家长答应了孩子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说要给孩子买一件喜欢很久了的玩具,就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期待和开心,可是家长一直没买,甚至不打算给孩子买,在孩子眼中就是不守承诺的表现,从期待到失望这种巨大的情绪落差,就会让孩子直接对父母产生反抗。 (二)家长双标严重 这种双标最常出现在家庭生活中,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但是自己却在吃饭的时候看着手机,孩子自然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这种时候家长就会说:“小孩子不可以这样,但是大人可以。” 这种借口出现的次数多了,就会让孩子感觉在这个家庭里,大人是有特权的,自己长期属于这种不平衡的约束之下,就会产生反抗父母的情绪。 (三)家长过度打击 很多的家庭都喜欢打击教育,害怕自己的孩子因为一些夸奖而骄傲,或者想要通过某些差距,刺激孩子努力,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们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对别的孩子情绪。 这种情绪在孩子看来就是家长不爱自己的表现,他们去喜欢别的孩子了,巨大的不安和恐慌,会让他们的情绪无法释放,导致他们十分抗拒这种言论的出现,所以每一次家长们出现这种言论的时候,孩子的反应都很大,表现的十分暴躁,拒绝沟通。 (四)表达自己的意见 家长对于孩子们的言论和想法总是会忽视,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就没有任何的话语权,所以当孩子们被忽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会转换表达方式,用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家长们将自己的想法听进去。 二、面对爱顶嘴的孩子,以暴制暴有何危害 (一)自残 孩子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是拒绝沟通的,很有可能孩子的情绪只是看起来强硬,来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家长选择以暴制暴的行为,虽然会快速的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是这种情绪并没有得到纾解,反而会让他们往内在发酵。 当在长期处于压抑这种情绪的情况时,孩子就会选择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减情绪上的难受,逐渐走上自残的行为,这种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孩子的一生。 (二)非暴力不沟通 孩子暴躁的顶嘴,家长开始更大声的镇压孩子,整个家庭氛围都是蔓延着这种暴躁因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好好沟通了,暴躁的表达成为了他们唯一沟通的途径,好好说话不停,非得要吼一阵子。 有些孩子是处于特定的环境才会暴躁,比如家庭,在面对同学、朋友、老师的时候,孩子可以很正常的交友,但是回到家庭的环境之后,他们就开始暴躁。 有些孩子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在长期处于这种暴躁环境的家庭之中成长,逐渐变得不会与人交流,脾气暴躁,开始被别人疏远和排挤。 (三)冲动性报复 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却被家长直接暴力镇压的时候,孩子长期处于被压迫的一种状态,情绪一直紧绷和压抑。当孩子受到一些外界刺激的时候,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和行为。在他们的成长路上,父母就是压抑他们情绪最大的敌人,所以这种报复行为极大可能性会出现在父母身上,导致悲剧的发生。 三、对爱顶嘴的孩子来说,父母如何引导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用平静的情绪安抚孩子 当孩子情绪暴躁的时候,家长则更需要冷静,慢慢的引导孩子学会平静自己的情绪,找到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当问题解决之后,家长要告诉孩子,情绪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二)分析具体原因 当孩子出现顶嘴的情况时,家长要先了解孩子顶嘴的主要目的,究竟是想要表达自己被忽视的意图,还是说单纯的反抗父母的决定。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孩子的意见,以及对于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及时的给予反馈。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反抗父母的决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一些安排时,可以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减少孩子对于这些安排的排斥。 (三)表达方式 很多孩子顶嘴可能只是不会恰当的表达,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换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在平时要教给孩子对待父母如何说话,对待长辈如何沟通。对于孩子的这些表达习惯,家长们不要要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慢慢的让孩养成这种习惯。 孩子的顶嘴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所以家长们也不要过度的紧张,反应过激。您对于孩子顶嘴的事情如何看待?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