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黄芪

 道2和 2020-04-28
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国家及各省出台的预防性中药处方中都能看到黄芪的身影。黄芪所具有的这种近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谓是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

黄芪是一味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平民药材,当今有些人常去药店购买回来泡茶饮,甚至有些喜欢做药膳的人再加上当归、党参等等炖鸡,无非是希望自己强壮身体。

黄芪最早的药效记载出自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黄耆qi(通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粉,生山谷。至今沿用近两千年。
明代伟大的中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长耆者。
《本草原始》: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缓如之。
清代中医大家张锡纯:“为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
古代中医称黄芪为药中之王--王孙,可见地位之尊贵。
现代药典2015版记载: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主产于内蒙、甘肃等地。

现代药理研究:黄芪的主要成分有黄酮类、皂苷类、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补益效果非常好,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还有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血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在这次抗疫预防方案中,各省市反复用到黄芪

可见黄芪在这次疫情当中功不可没,那么黄芪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理由有三:
1.  黄芪为补卫气之王。中医认为有一种气浮布于人身体的表面,保护着身体不受外邪侵犯,也称之为“卫气”。卫气虚弱会导致身体的汗孔关闭不上,导致常常出汗,怕风,怕冷,并且极易感染风寒,易感冒。黄芪有补卫气,止汗,消除恶风之功效。
2.  黄芪具补气消肿之功。人体气虚时,体内的气无法推动水分正常排出,便会出现水肿。黄芪对于气虚引起的水肿有很好的效果。
3.  黄芪还有补气和促进身体组织修复的功效。黄芪托毒还是疮家圣药,补足正气才能促进创口的愈合修复,对于久治不愈败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有人会问:补气的药多了,比如人参、甘草等等。是的,人参、黄芪、甘草有一之说:参内芪外草中央。意思是说人参善补五脏之气,黄芪善补人身表气(卫气),甘草补脾胃之气。各有偏好。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卫气补起来,做到未病先防。
这次疫情的出现,各省市中医药专家认为:属“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各地预防组方均用到黄芪,频率之高。我认为利用黄芪的甘、温之性,内补脾胃之气,外可固表发汗。通过黄芪补气(补元气、补肺气、补脾气)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在大疫面前,以黄芪作为君药的组方,适合所有人提高免疫,正可谓它是中药之中的“丙种球蛋白”。您说不是吗?

专家介绍

刘艳平 丰润区中医医院制剂室主任,中药质量鉴定负责人。国家第二批中药特色技术培训项目传承人,河北省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工作继承人,河北省中药协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药炮制协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药膏方委员会委员,丰润区中医医院中药传承项目指导老师。在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以及中药炮制、制剂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编辑:周兴强

朱凤涛

温馨提示

凡在丰润区中医院住院的职工医保、城乡居民患者



一、城镇职工起住院付线直降300元

城镇职工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住院

起付线

住院统筹

支付比例

在职88%

退休91%

丰润区中医医院

200元

其他县、区级医院

500元


二、城乡居民住院起付线直降500元

城乡居民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住院

起付线

住院统筹

支付比例

70%

丰润区中医医院

200元

其他县、区级医院

700元

(享受此待遇的包括:丰润、遵化、滦州、玉田、丰南、路南、路北、高新、开平、古冶、迁西、迁安、滦南、乐亭、曹妃甸、海港、芦台、汉沽、南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