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各地产业发展重点及潜力如何?

 赤脚书生茶客 2020-04-28

引言

在疫情应对和深化改革发展的双重承压下,中央及地方密集出台“新基建”政策。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官宣“新基建”范围。创壹智库本期对中央、各地出台的“新基建”产业政策及所指向的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梳理,以供参考。



01

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范围

4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同时,对“新基建”进行了定义: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 图片:新基建演化史思维导图,来源:研报社

在项目建设方面,提出要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这与前期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密集出台系列加快“新基建”建设的政策是一致的。从已经发布的政策来看,当前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
 表: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陆续出台的“新基建”政策,制表:创壹智库

02

各地落地政策及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发力点也各有侧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5个省区市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新型基建。以广东为例,2020年将在全省新建6万座5G基站,新基建投入预计超500亿元。广州更率先推出针对新基建的产业政策“新基建10条”,重点对“新基建”高端项目和人才予以扶持等。

近年来中国城市群建设加速推进,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也为新基建创造了更广阔的需求。在此背景下,21世纪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和重点城市,全面梳理当下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影响下的区域格局。

5G:八大中心城市领跑。5G正在新基建中扮演领头羊的重要角色。2019年6月,中国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国广电发布了5G商用牌照,这也标志着中国5G时代正式开启。之后,首批5G试点城市曝光,包括北京、雄安、沈阳、天津、青岛、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郑州、成都、重庆、武汉、贵阳、广州、苏州、兰州18个城市。除西安外的其余8座国家中心城市全部入选。《2019中国首批5G试点城市通信产业发展潜力研究白皮书》评估结果显示,发展潜力总分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和成都。

人工智能:京津冀优势明显。3月9日,科技部发函支持济南、西安、成都、重庆4个城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自此,包括先前获批的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深圳、天津6个城市和浙江省德清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扩容至十市一县。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19)》,从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看,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上排在第一梯队,位列四大城市群之首。

大数据中心:贵州夺头筹。目前,我国已先后批复建设8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包括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三角两个跨区域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上海、河南、重庆、沈阳等四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2015年9月,贵州启动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一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数据中心基地。在大数据战略的引领之下,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充电桩:粤苏京沪领先。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截至2020年1月的最新数据,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十名的地区分别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湖北和福建。粤苏京沪领先优势明显。

高铁和城轨:长三角进度超前。2020年1月初,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工作会议曾透露,2020年计划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000公里。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长三角也表现突出。在四大城市群当中,长三角开设地铁的城市数量最多,也是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上海、南京、无锡、杭州、苏州、宁波、合肥等都已开通地铁。

 表:各地“新基建”政策情况对重点产业布局(截至2020年4月21日),制表:创壹智库

  




03

各地发展潜力如何?

近日,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了《我国各省区市“新基建”发展潜力白皮书》,从发展基础、产业支撑、承接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等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基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省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提出了优化我国“新基建”发展的区域策略。以下内容为白皮书中关于各地发展潜力评价结果的摘编

(一)总体情况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七个省区“新基建”发展潜力较强。其中,广东、江苏两省既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财政收入指标较好且腹地广阔,具备发展“新基建” 的良好基础。未来,无论是从规模总量还是集聚效率看,广东、江苏都将在“新基建” 领域引领发展。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受制于区域面积、人口总量等,未来更多依靠创新、环境等优势,通过集约集聚发展实现“小而精”。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尽管在用地、用电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经济基础、产业基础等方面尚有差距, “新基建” 发展需要科学统筹。

  △ 图片:各地“新基建” 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来源: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

(二)分类情况

发展基础与创新发展方面,东部地区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优势领先其他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各类经济和科技指标领先其他地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地无论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均处于全国前列。其中,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浙江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效率的“代表” 。浙江在发展基础维度的得分甚至超过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排在第 1 位。

产业支撑方面,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近年来,湖北、安徽、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高端项目,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明显,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中,湖北排名最高,居于第 5 位。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19 年湖北省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快于上年。与“新基建”密切相关的汽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方面,湖北省也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此次疫情对湖北经济冲击最大,为了提振湖北经济,加快湖北经济社会恢复正常,湖北的“新基建” 项目或可得到优先考虑部署。

承接能力方面,西部与东北地区资源优势难以发挥。无论是“新基建” 还是“传统基建”,前期建设均占用一定的土地。此外,由于“新基建” 建设主要使用各类电力、电子设备,运营过程中对电能需求较多。因此,部分专家认为土地和能源丰富的西部和东北地区具有“先天优势”。但这些地区受限于人口规模与产业基础,其成本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具体来看, “新基建” 七大领中唯有数据中心不需要围绕用户近距离布局,其他六个领域均难以脱离“人” 和经济基础而跨区域布局。西部和东北地区在承接能力维度得分排名中总体靠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