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 “东西有三不借, 借了人穷家也败”, 这三样东西你知道么?

 柳家李红 2020-04-28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被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中得以广泛流传的,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其中大多数的俗语都是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俗语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并且,在每个地方往往每个地方独有的俗语。这也是俗语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点击加载图片

既然,俗语这么有内涵,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说一个很有趣的俗语,即“东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穷家也败”。这里说的三不借,到底是哪三样东西?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更替,以前的三不借,到了今天还适用么?就让小编来为大家好好分析分析。

点击加载图片

第一个东西就是药锅。在中国人的生活经验中,药锅是用来熬制中药的。而熬药是为了治病,在人们的印象里,把药锅借了出去其实便代表了一件很晦气的事情。毕竟,借了之后如果给人家送回去的话,显得人家家里好像出了事情。因此,必须得让人家亲自来取。否则,其中用意让人很不舒服的。而在古代来说,医疗技术很不发达,人们尽量只说吉利的话,如果得了病,很难像今天这样治病的,所以,要尽量避免与病有关的东西,而药锅也就不能随意外借了。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样东西就是香火。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祖宗文化,一个家族的香火是用来祭祀祖先的。而一个家族中的老人经常说的“延续香火”,就是指祖宗祠堂的香火不能断,这其实就是说要子孙后代繁衍生息,才能将香火延续下去。这样香火就成了有仪式感和象征意义的标志,因此,自然不能借给别人。在老一辈人的眼中,祖宗香火一旦有失,会影响到整个大家族,甚至会出现不败家也亡的情况。

点击加载图片

第三样东西就是饭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饭碗不仅仅代表吃饭的碗,它还表示一个人的工作情况,生活水平。所以,如果轻易去借别人的饭碗,这就如同抢他人的饭碗一样,这是让中国人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所以在古代轻易不要借饭碗。当然,到了现代社会,很多的忌讳都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人们随便借个碗也不会觉得是什么大事。所以这个规矩也就渐渐没有什么影响了。

那么,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俗语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