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拟在城市禁养中华田园犬 意见稿一出,网友炸锅了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4-28

     安徽省合肥市近日发布《合肥市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中华田园犬与松狮犬、秋田犬等多个犬种被列其中。意见稿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城市里能不能养犬近年来一直争论不断,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犬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犬治理”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城市治理“新考点”。

事件

合肥拟禁养中华田园犬等烈性犬种

合肥市发布的《合肥市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中,有约40个大型或烈性犬种被禁养,其中包括松狮犬、秋田犬和中华田园犬等。

合肥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信平台“合肥警方”发布公告称,为加大对犬只和养犬人的管理力度,《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将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第十条规定,重点管理区域实行养犬依法免疫和登记制度;重点管理区域每户限养一只,超过限养数量的犬只不予办理登记。不得饲养禁养犬,禁养犬名录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市农业农村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此次发布的禁养犬名录作为征求意见稿,“经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行业协会、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充分讨论论证后确定。”欢迎广大市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该负责人表示,合肥市将划分区域执行禁养规定,一些社区需禁养进入禁养名录的犬种。执行政策将有一个过渡期,届时养犬的市民需到相关部门为爱犬备案,再逐步推进禁养犬种的退出事宜。

市民怎么看?

反对 养了数千年,现在要被禁养不能接受

《合肥市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一出,引发市民关注,不少养犬人表示反对。

记者注意到,一些市民对禁养中华田园犬表示不解。“禁养中华田园犬?在中国禁养中华田园犬,难以理解!”市民钱小美告诉记者,中华田园犬在中国养了数千年,是我国自己的物种,现在要被禁养不能接受。

对于中华田园犬被列入禁养名录,从安徽全椒来合肥照顾孙女的杨阿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家‘红豆’就是一只小土狗,来家两年,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一分子。特别通人性,自己家人回来它早早就到门口等着,一听有不熟悉的声音,立刻就会汪汪叫着报警。”杨阿姨强调说。

支持 必须在城市禁养,应该予以规制

也有居民认为,中华田园犬属于大型犬,必须在城市禁养,应该予以规制。“我天生就怕狗,经常有人遛狗不系绳索,电梯里碰到狗都吓得直哆嗦,名字再好听的狗性情也是难以琢磨的,大型犬尤其危险。”合肥市民何康告诉记者,之前恶犬伤人事件频发,自己支持禁养大型犬、烈性犬,安全第一。

对于即将施行的养犬管理条例,从小怕狗的王女士表示非常期待。“在我们小区周边,傍晚经常有人不牵绳子出来遛狗,其中甚至有些是几十斤重的大型犬。这些狗窜来窜去不但让小孩子们挺害怕,而且随地大小便,让人防不胜防。”她说。

网友怎么看?

管狗的核心是管人

而对于城市中到底能养什么狗、该如何养狗,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少网友表示,“管狗的核心是管人”,关键还是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养不养狗、怎么养狗好像是大家的私事,而一旦宠物狗走出家门、进入公共场所,养犬问题也就因涉及公共利益而成为社会公共的问题。遛狗要拴绳、及时打疫苗、粪便随手清理……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文明‘小节’,其实是城市生活的基本规矩,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网友留言说。

还有网友认为,养犬不慎,责任在人,重点不在于养什么犬,而是养犬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养犬人不文明养犬现象突出,养犬者遗弃犬只导致流浪狗越来越多,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疏于对养犬人的管理。

专家怎么说?

“狗患”难治,关键是违规成本过低

安徽大学社会学教授范和生表示,城市“狗患”难治,关键是违规成本过低,疏于对养犬人的监管和惩戒。

范和生表示,治理城市养犬问题,规范犬种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规范养犬人。“治理养犬难题,维护养犬秩序,需提高违规养犬的成本,特别要加大对不文明遛狗等不依规养犬行为的惩处力度。”范和生说,同时,建立健全社区监督管理规定,扎牢制度的笼子。

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娟表示,针对养犬人疏于管理导致犬只伤人的事件,养犬人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之外,还须对照相应地方性法规,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不应简单地以体型和品种作为区分依据

有专家表示,城市禁养、限养中华田园犬不代表就是全国不养这种国产犬了,不能偷换概念,“广大农村、城市郊区依旧是中华田园犬撒欢的世界,依旧会生生不息。”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蒋书东认为,中华田园犬作为中国本土的一个犬种,与人类相伴生活已有数千年历史。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犬种都需要被改良和驯养,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

“这类品种一家一户当宠物犬养的有,在街头巷尾成为流浪犬的也有,在家里驯养好了这个品种可能就不是那么凶猛。”蒋书东建议,有关城市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流浪犬收容、驯养、领养机制,不应简单地以体型和品种作为区分依据。

媒体点评

城市“犬治理”难题

考验基层治理能力

随着近年来恶犬伤人事件屡见报端、不文明养犬行为渐成城市顽疾,多地先后出台“最严养犬令”。中华田园犬的名字,已陆续在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的禁养名录中上榜。

不管禁养犬名录之争有多激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犬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犬治理”也成为城市治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新考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城市“犬治理”难题,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相关制度文件不能沦为一纸空文,还需落实和执行。一方面,养犬人的文明养犬意识亟待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意识提高了,城市“犬治理”难题自然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可发挥社区末梢管理作用,及时掌握社区养犬情况,落实监督管理主体责任,防患于未然。

(本报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