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程合同签订,除了关注条款防漏洞,“签字盖章”也有一些讲究

 链上甲乙 2020-04-28

文 / 链上甲乙

对于甲方公司来说,工程项目的对外业务合作达成,通常是经过招标、谈判、或是邀约,并由专门的部门或岗位人员负责,经过一系列专业操作后,形成签约关系。

双方经过商谈,再到内部会审,才会最终敲定,双方签字盖章,那种影视剧里的搞个签约仪式的大场面,基本不会出现。

每天的工作节奏很密集,签订合同也是属于一件再平常不过,常态化的对外业务。

如果甲乙双方公司规模都比较大,那么还会各自对谈妥的内容分别进行一遍自己流程审核,也就是经过各专业部门,再到律师的360度考量的把关流程。

实践中,到了签字盖章这一步程式化的工作,可反而很容易掉以轻心。

谈妥的内容被偷梁换柱

比如,一方给一方发个最终定稿电子版,一方收到后,打印出来,签字盖章,不在本地的或是想偷个懒的,可能就直接将单方完成的纸质合同,快递过去,另一方,收到后完成自家的签字盖章,留下约定的额份数,再返回对方,完成签约流程。

不要小看这一步,掉以轻心,则会被人钻了空子。

一些事先约定好的条款,在对接传送中,另一方会不打招呼的删除或增加几个字,尽管落稿前,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一再强调,是否有异议,不乏有人心怀鬼胎。

有人说,可以发给对方不可编辑的PDF格式,好吧,不得不说现在的软件功能真是强大,PDF也是能轻松转换过来的,笔者见过最奇葩的一个公司,规模不大,想偷改内容,但电脑并不熟悉,索性让人重新打印排版。

如果接收方,不对原稿进行核对的话,一来工作失职,二来,一旦触及被他改掉的条款,对于每一笔交易额都不是小数的工程项目来说,损失就不是那么轻松承担的了,怎么预防呢?

双方在同一地点的:尽量面对面打印出来,当场签字盖章完成闭环,一般都是乙方上门,在甲方公司。

双方不在同一地点:一些项目合同签订前,在异地的合作方还处于筹备阶段,暂时无法实时实地对接,那签约发起方,最好不要使用电子版发送,自家盖章好,用纸质版快递发起,对方收到后,再用同样一份返回。

这里比较建议的方式是,除了加盖常规该有的骑缝章,最好能在每一页纸张上,敲上设计过的页码章,这个章的形式,可以自己设计,有公司名称,有总页码,有分页码,旨在起到辨识度防篡改。

不要说,这样太麻烦,比起后续扯皮不清的纠纷,和上百万工程款,这个不是麻烦事;也不要说,怎么没信任了?呵呵……

该留的联系方式、联系人不要省

一般在落款或文中,会有一个对接联系人、联系方式,因为大多工程合同都是相关公司的代表来对接签订,有时候为了省事,就签一个名字,或是认为之间前期已经和合作方对接过了,大家彼此都已经熟悉了,联系方式不需要。

其实,一个有长远考虑的签约方,都会聪明的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为啥?

一来,长远业务留个活广告。合同在任何一方公司,都是作为资料保存,有持续的存在性,而你对接的人,可能会经历跳槽或工作变动,下一个人来了 ,对你的认知还是空白,但是有合同在,关联的各方,任何人看到这个合同,想对接或咨询业务,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到你。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享受和责任都是相互的,如果之前你们的合作是有问题的,这个联系方式也是会有溯源的作用。

二来,业绩的凭据。这个在一些挂靠的小老板那,比较有说服力。你说你干过这类项目,是你的业绩,但落款上是别的公司,从哪能证明是有你的参与?找人证明方便,还是直接拿出合同业绩方便?

小问题、大麻烦

如果把前面介绍的几点,作为因人而异的经验总结,那么还有一些常规性的小问题,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识性问题,都能避免,但又不被注意,带来的却是大麻烦:

合同抬头和签章:有的乙方小伙伴,为了公司业绩,签合同用一个名字,到了盖章,想避税,却又拿了另一个名字,要命的是,有时候名字差不多,不仔细核对,没发现,到了付款,要开发票收工程款,那问题就出来了,抬头、盖章、发票章,一致这是常识。

空白的地方,别留白:一般会在正文结束和签字落款之间,为格式美观,会留一些空白,别小看这小段空白,有的人可能还会二次加工,在复印件上留下一行对自己有利的注释。

有人说,合同不是一式几份么?其他的一对照就出来了啊?没错,但在工程实践中,经历时间长,资料众多,比如在变更签证办理、结算办理,夹杂一些动了手脚的文件,经办人又不仔细核对的话,还真就被忽悠了。

标准的做法就是,在文末结束的位置,加上:以下无正文。

修改的部位:有些错误可能会在双方签字盖章后发现,图方便的经办人,就会直接在所有合同中,要改的部位加盖一方的公章,其实这些修改的内容,与合同正文一样,意味着双方的协商一致,意思表示一致。

后续一旦发生异议,有的人可能会故意找茬,说这只是你一家之言,我们没盖章?

有修改,双方一起盖章签字,加上日期,妥妥的。

不能忽视的“附件”:工程合同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很多附件,这些资料,有的是工程量清单,有的是报价,有的是工艺做法,都是事关合作的执行标准和依据,也更涉及最终的工程造价或结算。要注意什么呢?

文件名称:名字前后一致,页数描述清楚。

附件的盖章:和盖合同章一样,骑缝的部分要包裹进去,里面的每一页要双方加盖标识,时间长了,换了一页,多了一页,这都扯着累。

你还踩过哪些合同签字、盖章时的“坑”?欢迎吐槽。

-END-

欢迎关注【链上甲乙】,专注分享原创建筑行业的职场门道、经验、教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