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411 幸福大街 文章胡同 法华寺 龙潭湖 小胖包子

 文远文远 2020-04-29

幸福大街是我最喜欢的一条街道。第一次走在这条街上的时候,还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那时候20多岁,欢蹦乱跳地在这条街上跑,突然得知它是幸福大街,觉得特别美好。

多年来,每次有意无意路过幸福大街,都会特意看看路牌,禁不住开心。

幸福大街也是一个乐队的名字,主唱吴虹飞是广西侗族人,清华大学学霸,也曾为很多媒体撰稿。幸福大街乐队曾非常有名,近年来似乎没太多动静了。

幸福大街名字的由来比较朴实,据网上资料显示,建国前这里是条土路,住的都是穷人,是棚户区,由于席棚容易失火,所以建了火神庙求保佑,地名也因此叫做火神庙街,建国后修路建房,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日子也愈加幸福了,地名索性改成幸福大街。

如今的幸福大街至少从外观看上去,确实整洁有序,毕竟以前的崇文区政府、现在的东城区政府就在这条街上,哪里可能再脏乱差呢!至于火神庙,早已荡然无存,踪迹全无。

疫情防控期间,北京的大多数胡同是逛不了的,全都严格把守,不过文章胡同还可以进,毕竟算是条大路。

文章胡同只有200多米,东起幸福大街,西至南岗子街,胡同内原有明代文昌宫(已废,踪迹也已无存),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文章胡同仍沿用文昌宫地名,直到1965年将宋家胡同和辅仁里并入,才改名叫文章胡同。

沿文章胡同往西走,一路可见规划杂乱,猜想是当年拆迁不顺利,才留下奇怪的格局,但与整齐划一的商务区高楼大厦相比,还是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想象一座城市的变迁。

文章胡同与法华寺街相连,走着走着就能看到法华寺了。

法华寺始建于明,详年无考,清康熙、同治年间重修,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清代法华寺一代是驻扎八旗军队的地方,称营房,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设正蓝旗教场,清末袁世凯曾在寺内居住。

目前法华寺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为民居和某服装厂,并不能参观,仅可在大门处看看,刚往“大杂院”里走,就被居民阻止了。

出法华寺再往前走就是红桥市场和天坛公园了,决定去附近的小胖包子吃点东西,然后继续逛龙潭湖公园。

小胖包子在北京孩子心中还是颇有记忆的,很多人都吃过,尤其是光明楼店最正宗,很多年前曾在这里遇到乒乓球世界冠军王皓带着女朋友也来这里吃包子炒肝,后来王皓结婚,老婆依稀还是当年在小胖包子见过的、他的那个女朋友。

很多年没逛龙潭湖公园,似乎比记忆中更精美了,樱花还没开败,但落花也已满地。详细辨认了垂丝海棠和樱花,反而觉得海棠更好看,特别是西府海棠最漂亮。

公园里高大的杨树和柳树很多,但杨柳絮几乎不见,不像五环外已经开始飞舞白毛。

晚霞倒映的龙潭湖,鸭子不紧不慢地划着水,公园里的人们虽然都戴着口罩,但已经充满生活气了。

据说龙潭湖得名于梁思成,此处原为明代嘉靖年间为烧制城砖、修建外城而挖出大片洼地形成的水域(更早以前应该也是湿地,毕竟萧太后河也是与龙潭湖相连的,可能辽时水域面积没明代大吧?待考证)。建国初,龙潭湖西部为龙须沟污水排泄处,1952年整修成东、中、西三个湖,形成首尾之势,于是梁思成将其起名为龙潭湖。再后来,三个湖分别成了龙潭湖公园、北京游乐园、龙潭西湖公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