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罗宋汤的味道 2020-04-29

人生中有很多时侯,我们会发现我们是不被他人理解的,比如说我们选择过自己乡村舒适的田园生活,他人会说这都是老年人的日子,你才多大年龄,这样过日子未免太不思进取了;你觉得自己应该嫁给爱情,婚姻不将就,但是有人会说都这么大年龄,不结婚都没人要剩下了等很多类似的生活对话。

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大多数的矛盾都是源于一个人看不惯另一个人的作风,试图想要改变对方,但是对方总是不接受你的想法,从而产生的痛苦。

说一个我个人成长的经历,我大学毕业以后,父母让我考个公务员或者做老师或者专业对头去金融单位,每次家人当着我面说,谁家孩子和我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现在做啥在什么银行工作,我其实每次听到都心里有种压力以及不安。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后面自己在广州一年,而后回来在老家农村结婚后有了孩子,成了一个带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嫁给了一个农民一起种地,这对身边很多人以及父母来说都是特别难以接受的事实,即使有些读者问我从事什么职业,这个是读者找到我提问最多的问题,我说自己是带娃的乡村全职妈妈,但是也没几个人刚开始会相信我说的。

我的娘家以及亲戚们总会觉得好好一个大学生毕业了不去找工作奋斗,竟然嫁到乡下种地做起了家庭主妇,殊不知能够做好一个母亲让家庭和睦是需要多大的智慧和修行才可以做好,家其实就是红尘中最好的修行道场,在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上成长学习收获很多,虽有委屈和挫折,但也心安。

亲戚家人总觉得我这书可谓白读了,在老家读了书有体面稳定的工作,就是读书取得的成就,如果我这样的就成为读了书也就那么回事的反面教材,基本可以成为读书无用论的最好例证。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但是对我而言,结婚在乡下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并非功利心很重的读书就是为了什么,一定大学毕业要干多么体面,其实作为人,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城市乡村没什么好与不好,适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喜欢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让自己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能够挣多少钱,干什么体面光鲜的工作,而在于,当我自己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倍受折磨的时候,读书给我一种内在的力量,让我可以安静从容的去面对生活里的流言蜚语以及人生无常,仅此而已。

其实我很喜欢现在当下的每一刻所做的任何一件琐碎的小事,每一件事都是当下最好的修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在自由的时间里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文化以及技能,并且可以很好的陪伴孩子,这无非也是自己想要的,结婚六年,我觉得婆家是一个特别有爱和谐之家,至于在哪里生活对我不重要,自己心安幸福就可以,很多人看我照片,老问我笑啥,其实我生活里的常态就是我乐呵呵的样子,脸上习惯的微笑,很多人问我如何保持微笑,说实话我不懂如何保持微笑,我脸上的笑容只是内心成长的喜悦自然而然产生的,不需要刻意保持微笑。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带孩子学习古人家训来经营好自己的家,孝顺父母,修己安人,提升以及培养自己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何况互联网给我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我可以找寻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并且成本最低,其实互联网成就了我们这些宝妈一族,我觉得这个互联网时代我做个全职妈妈是特别幸福和满足的事,而不是网络说的,全职妈妈是最危险的职业这种贩卖焦虑的论断,一个人怎么选择一种生活,看她用怎么样的心境去面对生活!

刚开始结婚那几年心里会觉得委屈和难过,在被他人嘲讽议论的时候,但是过了几年觉得自己选择和所学以及生活都是适合自己的,至于他人理解与否也不那么重要,他们说大学白读就白读了吧,他们说做家庭主妇多么不好,这些话对我来说都变得无所谓了。

其实当自己内心不那么在意他人目光的时候,我的生活才是自由自在的,刚开始的时候有人不理解我的生活方式,自己总是会执着解释,其实后面内心从容不迫了,一切都变得无所谓了,生活是自己的,我需要的物质条件我可以努力满足自己,我要父母孩子爱人都在身边,我想做的事都是我所热爱的,这一切都滋养着我的生命成长,如此安好就可以,内心足够强大而有安全感,才不会在被他人不理解以及误解的时候急着辩论。

如果你不允许他人伤害你,他人是没办法伤害你的,能够伤害我们的其实就是我们看待生活的心态,如果我们感觉当下生活不如意,我们对他人的评论就会变得更为敏感,更急于解释,如果我们内心是和谐按住放下的,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跟你无关的。

一个人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当一个人的境界水平越高的时候,意味着不理解这个人的人就变多了起来,如果人人都能理解你,那反而是我们的层次不太高,“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就是为什么有句话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你,那你该是多么的平庸啊?

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就是自我消耗

我自己有个主题分享文字,诗词、音乐 、美图、书画以及美学相关的一切美物于一体的社群,平时分享一些书画,竹艺,旗袍,手绘,书签工艺品等,自己业余有空喜欢欣赏美好的物件。

社群差不多一千多人,平时大家挺喜欢一些原创的雅致物件,但是会存在百分之五的人在我分享一些美物以后,后面不停跟帖发微商广告,这些微商广告不是减肥就是乱七八糟的项目广告。

我刚开始时常提醒这些人,群里不能乱发名片,电话以及招聘征婚求职的小广告,他们还是不停的刷一些无意义的色情链接平台文字,通过他人点击阅读获取收益。

记得一次和一个这样的人发生冲突,那是五前的事,有人半夜在群里群发了100条广告信息,我跟对方辩解为什么不遵守群规,要半夜群发干扰群友。

后面对方反过来骂,谁规定的,老子非要发广告刷屏,你能把我咋滴,你这个臭种地的,长得一张大嘴巴,谁说就你能发我就不能发,你不代理我产品我自己发有错吗,你觉得我发转发挣钱的文字有色情广告就不对,你写的那些就全部是臭狗屎,我那时候被对方激怒了,也开始大骂,后面两个吵架结束了,发现这事太消耗自己了,并且两个人吵着吵着时间一个下午过去了,并且吵到上升的人身攻击层面,让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讨厌,这本来就是我不想要的。

后面我思考了一下,这些群里追贴群发垃圾广告,名片二维码的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通过群友点垃圾链接自己可以挣点钱,所以他们的动机不是分享,而是从中牟取利益而已,怎么可能有欣赏美的眼光,即使我分享的美,在他们眼里也看不到那是美得,因为他们压根没有审美的能力,所以他们认为我发的一切也是广告而已,凭啥他们不能发,不都一样吗?或许这就是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外界的一切都是自己价值观和动机的呈现。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我和他们争辩,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浪费时间是小,赔上一天的好心情,后面发现这是最无意义的事实了,一个人爱骂人那是他们自己的天性,我有何必生气变的暴躁,再后面的两年里,如果发现群里出现这类型的人,直接移除群聊,简直粗暴,省时省力,可谓妙哉!

社群管理期间也存在其他群友之间的矛盾,他们找我无非也是为一件事而起了争论而已。后面自己慢慢体会到一个道理,沟通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争辩可谓更难,不仅要求知识的对等性,还有阅历对等,更重要的是彼此在自尊层面上更需要对等,只有这些条件具备了,才能有理有据、友善平和地进行辩论。”

但能够遇到这样的一个对手也实属不易,所以也就没必要因为对某件事的看法不同,以及对某件事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就想去“教育”他人。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没必要强行去劝诫一个三观和认知跟我们完全不同的人,不然不仅会无功而返,还会伤及彼此的颜面。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一个人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再急着与人争辩自己的看法,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所谓的成长无非就是,从前被人误解或遭遇看法不一样时,恨不得揪住对方的耳朵,说它个三天三夜直到对方明白为止,现在发现根本就是没必要,如果彼此不能理解,那我就掉头而走。”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现在还是会有很多网友的信息,以前看不惯会反驳,现在发现反驳对我这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来说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换句话说发表情如果信息很多,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带娃够吃力了,哪有精力和以前一样抬杠哈。看不惯对方,不理会不回复对方就可以了,或者偷偷删除他就行了,或者以后不来往就行了,没必要花精力去“教育”他人。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我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存在鲜花也存在牛粪,有鸿鹄的同时也有燕雀,有蜜蜂也有苍蝇,万事万物各行其“道”、并行不悖,万类霜天竞自由。

让那些具有灵性的人和物继续保持它所谓的灵性,让那些所谓的愚昧无知继续停留在愚昧无知的层次上,这就是“自由”,这就是“自然”,这就是“天道”!如果我们人为的扰乱这个自然规律,就会产生烦恼、痛苦、怨恨、进而得不偿失......

有很多好友问我最多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关系不好就是沟通出了问题,总是沟通失败、交友失败怎么办?其实老子几千年前就解释过了,老子《道德经》说过这个道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才智小的不理解才智大的,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为什么说这样一句话呢?

朝生暮死的虫子不可能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有多久,夏生秋死的寒蝉,它不知道一年的时光是多久?这都是短命。

楚国南面有一只神龟,他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把五百年当作秋季。远古还有一棵春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是长命。

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里面,天就是井口那么大,井面就是最宽阔的天地。但是青蛙从未认识到,跳出井口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而人的思维局限正是这样形成的。

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这一种思维的问题存在,那么他就永远没办法意识到自己哪里有问题,而一个人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认清自己的认知界限。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句话,叫做:你永远改变不了一个人。

小,小到毫末;大,大到无穷。

但是在认知层面,大小之间是有区别的,认知小的人永远突破不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无法感受到的世界其他纬度。

当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想要跟那些低层次的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失败了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如果我们进而死缠烂打、不能够看破放下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水平将会被拉到跟对方一个等级,很多时候我们在争辩以后感觉自己怎么也水准很低的原因就在于此。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之后,自己就要明白一个道理,不要有轻易改变别人的想法,即便是对方错的真的很离谱,哪有怎样呢?

宁愿跟明白人打上一架,也不要和糊涂人说句话。一个层次低的“人”,你越要跟他讲道理,这种“人”的认知、思维、格局、行为习惯根本理解不了你的思维格局、内涵、底蕴所产生的意图,反而常常会将我们的好意曲解成目的不纯、洗脑或者利用,对我们的善意提醒反而不屑一顾、敌对谩骂。

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适当的时候甚至逢场作戏、赞同对方的一切看法,所谓“满面春风皆朋友”也不无道理。

假如所有的意见和分歧,都要通过争辩去解决,那么我们所谓的人生也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正所谓我们每个人的三观都有所不同,导致对同一件事的衡量标准也会千差万别,人世间的“懂得”原本就属于稀罕之物,不然怎么会有那么一句“人生难得一知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