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根:我国网民规模突破9亿,互联网报告背后的残酷现实

 陈根谈科技 2020-04-29

文/陈根

4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值得注意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使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庞大的网民群体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其中,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较2018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32.0%;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笔记本电脑上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42.7%、35.1%和29.0%。手机网民规模已经高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

 

  

从地区来看,城镇网民规模为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6.5%,较2018年底提升1.9个百分点;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为30.3%,比去年缩小5.9个百分点。

 

  

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7.6%也就是说,全国72.4%的网民(约6.5亿人)收入不足5000元。

其中,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0.8%;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合计占比为33.4%大部分网民收入不足50005000元在一线城市算是低收入了,基本上属于穷人一列。

但若在三四线小城市还是不错的,虽然不算有钱人,但也不算太差。以上数据表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网民群体中,高收入人群还是少数,大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扑腾特别是身上有房贷的朋友,更是压力山大。

 

  

过这份互联网报告我们可以看到5个关键信息,也代表未来的趋势。

1、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基本普及,大部分人已经接入互联网生活,除了不会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之外;

2、城乡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已经没有差异,互联网硬件普及已经基本覆盖;

3、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正在替代PC互联网,成为一种主流;

4、互联网所构建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与共识;

5、网络活动所占据生活时间的比重越来越高。

 是,这份报告同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为什么屏霸互联网,并为互联网流量与经济贡献巨大的人群中72.4%收入在5000元以下。

按照目前的物价与消费水平,基本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当我们沉醉在互联网的狂欢中,当我们一直拿着手机不断刷着各种热点、各种八卦、各种商品的时候,高收入人群却已经放下手机。

这不禁让我感慨,当穷人在上网,在刷着手机的时候,富人却在健身。这种健身不单指身体健身包括大脑健身

富人群体正在自律管理着自己,正在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学习,在思考如何让穷人更迷恋于网络的世界,更有动力为富人贡献自己微薄的收入。

 人类社会从部落走向农业,从农业走向工业,从工业走向今天的互联网社会,我们的社会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唯一没有变化的一条残酷的真理,就是穷人在为富人贡献财富。

而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那样去思考。互联网报告让我们看到,当我们沉醉在快餐文化、碎片文化视觉刺激文化中时却丧失独立、深度思考能力的时候,另外一个群体正在努力学习,正在不断地强大自己的身心。

 这份互联网报告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努力将时间贡献在网络上的人群正成为互联网收割的韭菜。我们是时候做出调整,让我们的人生不被手机管理,不被互联网控制尤其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如果我们没有深度学习能力,我们就无法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与洞察能力,我们就很容易最终沦落为人工智能教育下的乌合之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