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试点“时间银行”——探索我国该如何完善此互助养老新模式

 乐康居 2020-04-29

Apr.

25

山东省养老服务信息网

山东养老,看我们就够了。

  日前,青岛市民政局印发 《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 (试行)》,在西海岸新区、城阳区2个区试点,2021年全面推广实行,实现全市通存通兑。

  随着人口老龄化愈趋严重,养老服务人员缺口逐年拉大,“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完善。

概念诠释
  “时间银行”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它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1980年,卡恩46岁之时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由此创立了“时间银行”这种模式。
  《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 (试行)》如此定义“时间银行”:“时间银行”是指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年老需要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
  可以看出,“时间银行”理念的核心是互惠互助,即通过“时间银行”这个中介,将服务用时间来量化,实现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从而在社区达到互助共济之目的。在这个特殊的银行里,时间是唯一受认可的“货币”。简单说,就是:低龄时存时间,高龄时换服务。

1

青岛“时间银行”实施细则
  青岛“时间银行”以青岛市社保卡为载体,开设专门的时间银行账户,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服务时间存储。服务对象为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8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年人或60—79周岁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服务项目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五项。年满18周岁、有公益服务精神、有从事养老服务的时间、身体健康、无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和严重违法记录的市民均可成为时间银行志愿者,时间的存储、消费可在“智慧养老APP”的“养老时间银行”专栏进行实时查询。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机构,而是一套系统、一个网络服务平台。只要在手机上下载相应的APP就可以进行注册,就能成为服务志愿者也就是“时间银行”的储蓄者,使用方式与打车软件类似, 但支付是通过虚拟的时间币进行。注册后,可在平台上看到需求信息,然后结合自身情况抢单,上门提供志愿服务。在服务完成后,经过双方在平台上的确认后,就从被服务老人的“时间银行”账户中扣除相应的时间币,存入志愿者的账户中。
  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介绍道:“我们首批想首先给全市的空巢、独居和高龄老人发一批时间币,让这些老人通过我们这个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这个网络平台,发布他的养老服务需求,比如做饭、理发、保洁。”

2

“时间银行”的发展探索
  时至今日, 全世界有超过1000个以上的“时间银行”组织,许多组织彼此串连,通过计算机将工作时间与接受服务时间按小时记录下来。北美、欧洲、亚洲等30个国家的小区及企业都已采用。如瑞士的“时间银行”是由政府发起,2012年由联邦社会保险局受任一家位于圣家仑市的时间银行基金会开办,基金会与当地教会、妇女会、红十字会、老人服务机构和居家服务组织开展合作,提供驾驶服务和护送、陪伴做饭和吃饭、文书处理、家事帮助、休闲活动等多元化服务。2017年底,瑞士的“时间银行”服务已可以补足养老的缺口。又如日本的“时间银行”由于发展较早,目前已在积分管理、组织结构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时间银行”运行机制,已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台湾、上海、广州、重庆、南京等城市也相继引入了“时间银行”模式。在人口老龄化浪潮之下,这种模式有助于缓解不断扩大的老年照料和服务压力。可是如何让人们有强烈的意愿运用“时间银行”,并从中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乐?
  从本质上来讲,“时间银行”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信用产品,它终归要提供双向的互助服务,创造“收支平衡”的机制。在“时间银行”中,从提供服务到获得回报的时间周期可能是比较漫长的,而且时间很可能是事先难以确定的,其信用属性决定了必须要由公信力强的大型机构来承接。何况中国城市人口流动率太高,在某地为老人服务几小时后,到其他地方是否仍然承认服务时间有效?这就要政府有一套完善的养老体系和政策来支持。要让“时间银行”发挥善治的功能,让人们真正乐于储蓄、喜爱支取,还需要打破服务资源稀缺、服务地域狭小的障碍,吸引更多地方、更多的人、更丰富的资源参与进来。
一要提高“时间银行”民间认知度与信任感

  “时间银行”一般被打上外来文化的标签,在国内的认知度还不高。台湾弘道志工站成立10多年间仅有11笔“提取”,其主要原因是志工站不够密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认知度不高,即使新设服务站也找不到志愿者,导致恶性循环。通过“时间银行”养老,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互助的循环服务模式,这对社会资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人们缺乏义务感和认同感,人际关系淡漠疏远,社会资本匮乏,组织集体行动就会十分困难,而“时间银行”着眼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未来,这更加挑战人们对社会的信任。

二要注重探索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创新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已经具备法律和技术保障,“时间银行”已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与欧美国家“时间银行”的发展模式不同,我国“时间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社区管理者、地方政府支持和政府政策引导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至今我国“时间银行”形成了以社区为主导、地方政府为依托和政策为支撑的本土化模式,“时间银行”紧密服务社区建设,并形成“结对子”等特色做法。“时间银行”的发展要考虑到时代的变化,鼓励差异化和因地制宜。
三要匹配大数据分享平台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蕴藏着丰富的需求和数据资源。当公益时间得到充分保护,人们的隐私得到足够的尊重,大量可信的用户数据才能汇聚起来。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参与进来,开发出丰富的互助场景与应用,让海量用户数据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要注重年轻群体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参与

  “时间银行”广义上是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其实在运行过程中应下意识的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高校志愿社团与社区达成合作关系,在周末固定时间组织学生志愿者到社区为老人进行服务,社区给予志愿者证书荣誉并将时间记录在“时间银行”,这一方面为志愿者组织提供了更多的参  与渠道,有助于对高校学生志愿活动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利于促进参与“时间银行”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时间银行”的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与人为善、邻里守望、扶贫济困”思想内核一致。在目前仍以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当下,利人利己的“时间银行”志愿式互助养老模式值得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