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梭传世名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的惊世骇俗名句

 洋洋洒洒6789 2020-04-29

文|马亚轩律师

1754年,42岁的卢梭写了一本传世名作,叫《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书中那些惊世骇俗的观点,总结如下:

1、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下几乎不存在,其发展与壮大产生于人类天赋的发展与精神的进步过程中,最后随着私有制与法律的形成而稳定下来,变得合法。

2、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人则只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中,因此,他也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3、任何人都不得出卖自己的自由,不得让自己受专制权力的任意支配。他还说道:因为出卖自由就等于出卖自己的生命,但没有任何人是他自己生命的主人。

4、一个国家最大的幸福在于,臣民服从于君主,君主服从于法律,法律刚正不阿、始终为人民谋福利。

5、只有当人类相互间产生依赖,并且相互间的需求将他们联系起来后,奴役关系才会形成。一个人在被奴化前,必定经过了依赖他人的经历。

6、而动物和野蛮人的生活却简单而又统一:他们以相同的食物为食,以相同的方式生活着,每日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当我们将两种生活方式进行对比时,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应该源自社会,而不是自然状态,而自然的不平等在人类中的扩大则更应该归咎于制度的不平等。

7、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游荡在浩瀚森林里的野蛮人,没有工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彼此间也没有任何联系。他对同类没有任何需求,同时也没有任何伤害他们的欲望,而且可能一辈子不会单独认识任何一个其他同类。他不为情欲所牵绊,自给自足,只拥有这一状态下应有的情感与智慧。他只会感受到自己真正的需求,目光只会聚焦到他感兴趣的事物上面,而且他的智慧并不比他的幻想有更多的发展。就算偶然发现些什么,他也无法将这一发现分享给他人,因为他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分辨。艺术便随着其发现者一起走向死亡。那里既没有教育也没有进步,野蛮人一代又一代徒劳地繁衍着;每个人都从相同的起点出发,一个又一个世纪在初始阶段的粗野中静静地流过,人类这一物种已老,可人始终还是幼稚。

8、生理层面指的是人人想要与异性结合的普遍欲望;而精神层面的爱则把这种欲望确定起来,并锁定欲望的唯一目标,或者至少使对这一优先目标的欲望更加强烈。

9、正是有了怜悯心,强壮的野蛮人只要能够在别处觅得食物,就绝不会剥夺一个柔弱的小孩或者一个年迈的残疾人本就脆弱的生命;理性正义的崇高准则是“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而怜悯心却让整个人类遵循另一个天生善良的准则:“在尽可能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一准则可能不如前者那么完备,但是却更加实用。

10、自然既然给予人类眼泪, 那就表示, 它曾给予人类一颗最仁慈的心。

11、无论伦理学家们作何论述,他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的情欲,而他们的情欲也以同样的方式受到他们智力的促进:正是在情欲的不断释放中,我们的理性得到了完善;我们之所以有认知的欲望,是因为我们想要享受。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既没有欲望又没有恐惧的人却费尽心思的推理。而情欲的源头则是我们的需求,促进其发展的是我们的认知。

12、人民愚蠢的目光越是钦羡大都市的美好,国家便越会出现农村被抛弃,田地荒芜,大街上充斥着沦为乞丐或是小偷的人们的不幸景象。这些不幸的人可能最终在车轮刑上或穷困之中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正是这样,国家一方面变得富足,而另一方面却逐渐变得脆弱,人口也逐渐萎缩;也正是这样,即使是最为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在一系列努力后,总是会从富足变得荒芜,最终沦为那些遏制不住其侵略野心的弱小国家的猎物。

13、通常情况下,一门艺术的盈利程度与其实用性成反比,而且最重要的艺术最终往往是最为人所忽视的。

14、野蛮人一旦吃饱喝足便能够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成为所有同类的好朋友。那么,他们会偶尔出现争夺食物的情况吗?事实上,在没有将战胜他人与到别处觅食之间的困难做比较前,他绝不会心血来潮做出冲动的决定。同时,由于自尊心并未介入战斗之中,最后他至多也就是挥上几拳。结果是胜利者能够有东西吃,而战败者则必须到他处寻找机会,整个过程都是平静缓和的。

然而,对于社会中的人类,情境就大不一样了。他一开始追求的是获得生活必需品的能力,继而演变为获取剩余的能力,然后,他从中体会到了乐趣,接着获得了无限的财富,然后,他变成了臣民,最后再沦为奴隶。他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最为奇特的是,需求越是不自然与不紧迫,激情就越是高涨,同时更糟糕的是,为满足这些激情的能力就越是强大。这样一来,在很长一段繁荣时期过后,在耗尽无数财富、蹂躏过许多人类后,我的主人翁终于要扼杀一切,直至成为全宇宙的唯一主人。这即便不是人类生活蓝图的概况,也应当是人类道德蓝图的缩影,或者至少是所有文明人内心深处的隐秘奢望。

15、精神使感官堕落,而当自然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时,意志却还会提出要求。

16、当他们试图打开桎梏时,他们却与自由渐行渐远了,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自由不过是与桎梏相反的毫无节制的许可,而他们的革命最终几乎都将他们的命运交给了那些只会加重他们锁链的引诱者。

17、我想要生来自由,死亦自由。也就是说,人们如此服从法律,以至于无论是我还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撼动法律那值得尊敬的枷锁。这是一个温和而有益的枷锁,就算那些最骄傲的头颅,也不无温顺地佩戴着,因为他们生来就不应该佩戴任何其他的枷锁。

18、我们所经历的大多数苦难都是我们咎由自取的结果,同时,如果我们能够维持自然赋予我们的简朴、单纯、孤单的生活方式,我们本来可以避免所有这些苦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