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生死战——如何让成本降下来
2020-04-29 | 阅:  转:  |  分享 
  
如今,中国每年的新增建筑面积几乎占全世界新增建筑面积的一半以上,达到20多亿立方米。而根据住建部2018年发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的
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在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由此而涉及的
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每年将在两万亿元左右。作为国家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标准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毫无疑问,装
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将对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得以迅速推动的当下,各
地在推进实践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应该说这都是正常的。任何一件新生的事物在发展之初,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遇到这样那样的质疑。但如果我们不能面对这些质疑,不愿意理性地、很好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不把其交给市场进行自由地选择,不靠市场的力量发
展壮大,那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生命力——政府的力量,只能助一时,而不能助一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健康发展,从长远来说,正面临着这一严
峻的挑战——如何把成本降下来,真正地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从政府的推动,变为市场的主动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关系到未来装配式混凝
土建筑是生还是死的关键。为什么说当前决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生死的是建造成本而不是结构安全当前社会上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疑的声音中,
更多的认为可能是结构的安全原因。他们认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不成熟,存在着“脆弱”节点,甚至要“让他去死”,但这种观点是错的。发达
国家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技术是成熟的,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结构住宅——日本208米高的大阪北浜大厦就是装配式建筑。
日本大阪北浜大厦最高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更不用说其他许多的超高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都经历了地震的考验。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开创者及
有名的建筑大师,无论是格罗皮乌斯还是贝聿铭,都钟情于装配式建筑,并且设计了不少的装配式建筑作品;无论是1963年建成的经典建筑——
悉尼歌剧院,还是2017年建成的新潮时尚建筑——苹果新总部大楼,都是装配式建筑。悉尼歌剧院美国凤凰城ApplePark苹果飞船
总部大楼因此无论从世界的眼光还是用科学的历史的眼光来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在适宜的结构体系和合规的建造技术下,并没有任何已有的证
据表明会比现浇的混凝土建筑偏不安全一点。恰恰相反,在日本,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造的房屋,会被作为卖点或优势写进售楼书里,装配式混凝土
建筑是作为一种更有质量保证的优势来展现的。日本鹿岛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售楼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高成本的困境与出路图必须意识到高成本没有
买单者;开发商通过提高房价弥补成本增量,消费者不会买账;长期依赖政府政策补贴,不可能;开发商亏本卖房,也不可能;预制构件工厂和施工
单位低价竞争,不可持续,且会导致粗制滥造,质量降低,最终会损失消费者的利益,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预制
构件工厂、施工单位、消费者都不会为装配式建筑的高成本买单,高成本肯定没有出路。这种基于强迫而不是市场自觉的行为,不可能发展成真正的
竞争力。同样的房子,现浇的价格低,消费者自然不会买装配式。个别地方政府强令所有建筑都搞装配式,既违反了国家总的政策方针,又会造成巨
大的损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成本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如何化解当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
面临的高成本困境也就是说如何一方面真正地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无效成本,另一方面使成本增量用于效能增量,通过提升功能增量来化解成本增量。
从而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标准化、工业化、绿色化、低成本、高质量的健康发展之路,在当前的环境下,最终靠市场的力量实现我国传统建筑业由粗放式建造向精益化建造的战略转型升级。?(编辑:奚雅青)
献花(0)
+1
(本文系zpsTzhan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