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昵称8253947 2020-04-29

说到神剧,你第一反应是哪种?

美英日剧,占大多数。

韩泰港台或国产剧也偶有佳作。

但Sir想提醒你们,别忽略一个国家。

要么不拍,拍了必炸。

意大利出品——

《零零零》

ZeroZeroZero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绝对是今年被忽视的神剧。

3月推出至今,豆瓣仍保持9.1。

题材,意大利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毒枭、黑手党、军火商。

Sir的老粉可能记得Sir曾经推过一部意大利神剧《格莫拉》。

那是Sir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国度的生猛。

那部剧的开场15分钟是这样的:

两个角色正在餐厅“交易”。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突然,啪啪啪,西装男就成了筛子——

一蒙面壮汉冲进餐厅,AK47一通乱扫。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没完,跑之前还扔了个手榴弹。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还没完,世间没有一个手榴弹解决不了的事情。

如果有——就两个。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几秒钟,一家咖啡厅就成了渣渣。

更让Sir诧异,以上镜头全都来自真实事件。

《格莫拉》和Sir今天说的《零零零》,都来自一个意大利小说家。

罗伯特·萨维亚诺。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他的人生就是一本小说。

生于黑手党的老家意大利,却致力于写反黑小说。

他的作品畅销全国。

可他的人,却被全国各大犯罪集团盯着。

过去十多年间,他都受到警方24小时保护。

即使这样……

他可一点都没学乖。

前作《格莫拉》,通过影射,揭露那不勒斯黑手党的作案手法。

没过瘾。

新作《零零零》则是无差别扫射

为什么片名有三个“零”。

Sir可以先剧透一个原因——

剧集的故事,指向三个国家,三个大规模犯罪集团,且全都真实存在。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三条故事线

既然是罗伯特·萨维亚诺的作品,写实的暴力肯定少不了。

焚烧活人。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集体行刑。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拳打脚踢。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Sir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为这些肉眼可见的暴力,小儿科。

《零零零》要揭露的——

暴力背后,更隐秘的暴利与暴戾。

它横跨了多个大洲,牵扯多国人口。

就算不见一滴血,干的依然是魔鬼勾当——

庞大的国际毒品贸易产业链。

粉末可卡因,也不过是一堆粉末但再靠近一点看,一张无尽的网渐渐浮现买家、卖家、中间商、用户无形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纠缠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开场便是笔记重点——

毒品交易其实和一般的商品贸易无异。

为什么片名有三个“零”?

因为故事包含三股势力,也是交易的三方:

买家、卖家、中间商。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 买家:意大利黑手党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 卖家:墨西哥毒枭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 中间商:美国商人

三角形本是最稳固的结构,这种模式也是毒品交易最信赖的方法:

卖家和买家不直接见面。

双方的沟通必须通过中间商。

只有这样,各方都能安全从中获利。

如果要简单介绍《零零零》的故事:不过是一次运毒过程。

但。

当有人试图踏出越轨的一小步,再简单的交易都能掀翻整个国家。

这是剧集开场第一个画面: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死者是谁?

为何被枪杀?

观众知道了,第一块多米诺牌已经倒下。

但观众不知道——多米诺牌,究竟有多少块,延伸到哪里才是尽头。

整场交易得从意大利的黑手党老大米努说起。

然而这位大佬的出场有点迷,从地洞爬出来。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一个隐喻:重返地面,即重出江湖。

这位逐渐被小弟遗忘的江湖隐士,决定大手一挥,就说一个数字:

9亿。

没错。

为了挽救自己在黑手党里的威信,老爷子这次豁出去了。

拜托美国商人,帮自己向墨西哥毒枭订货,这一笔能为公司创收9亿现金。

手下一听,马上就不困了——今年KPI都能达标了呀。

可你看这个镜头:

大佬地洞里,日常放着三样东西。

刀、肉、枪。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又一个隐喻。

指向暴利引申的暴戾——

当你把性命当作筹码放上赌桌。

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是刀俎,是鱼肉,还是那个拿枪的赢家。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零和游戏

如果说“零”的数量意味着故事线,那“零”本身意味着什么?

博弈论中有个概念——“零和游戏”

参与博弈的各方,必然处于你死我活的厮杀,因为一方获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

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双赢?

在黑大佬眼里,那是傻白甜的游戏。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零零零》其实正是预示了这部剧悲剧性的结局。

买家、卖家和中间商本是可以合作双赢。

可是最终却陷入了这么一个困境。

这种零和游戏不仅发生在买方、卖方和中间商三者之间,甚至他们的内部也陷入了零和游戏的困境:

骨肉相残,同僚厮杀,警匪矛盾......

《零零零》这样的零和游戏多得去了。

在墨西哥毒枭的故事线中——

当集体都贪赃枉法,你是选择从恶如流,还是独善其身?

如果你做了,那你就失去了底线;

但如果你不做,换来的可能是未知的下场。

这位墨西哥菜鸟新兵选择走最难的道路:他没有收下这笔钱。

然而,当军队要找内鬼时,他成了替死鬼。

在这个恶人当道的世界里,当好人是一种罪。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同样的,恶人们也陷入了自己设下的零和游戏。

在意大利黑手党的线故事线中——

孙子斯特凡诺并不认同爷爷米努。

他恨爷爷恨到什么程度?

他恨不得拿爷爷来喂猪。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 “她”指母猪

如此放肆?

仅从台词看,你就能感受到这部剧毫不避讳的野性。

原谅Sir无法截出更多大尺度镜头。

不夸张地说——

剧中所有暴力情节,开始都荒唐得让你付之一笑,但所有暴力画面,又真实得让你怀疑它是不是一部纪录片。

如果要举例,Sir会想起《黑社会2》里Jimmy仔”人肉喂狗“的镜头。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但《零零零》这孙子更甚,他要杀的人是自己爷爷。

没别的原因。

他爸就是被爷爷杀死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强夺中间商的代理权——

只有货物无法如期到达,这样爷爷才会被黑帮清算。

为了给家人报仇,杀死自己另一位家人。

这本身就非常”哈姆雷特“。

同样,零和游戏也发生在爷爷米努身上。

爷爷米努也有自己的苦衷。

他之所以杀死自己儿子,为的是维护整个帮会的规则。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爷爷米努作为规则捍卫者,面对任何触犯规则的人,他都需要惩戒。

可是当这个犯规者是自己的儿子时,他该怎么办?

他到底经历了多少痛苦才能选择大义灭亲?

零和游戏很多时候的无奈在于:

双方似乎都同样有理或无理,可惜结果只能有一方胜利。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如果你的敌人是人的话,也许可以沟通。

但如果是疾病的话,这个零和游戏要怎么玩?

哲学家苏珊·桑塔格曾写过一本书《疾病的隐喻》。

她认为:疾病的危害不仅在疾病本身,还在于我们的社会对疾病注入了太多联想,对病人构成一种道德压力。

在中间商的故事线中——

克里斯是一个迟早被疾病折磨致死的病人。

这让克里斯对未来不敢有任何期盼。

直到他遇见了自己的真爱,他压抑多年的恐惧、愤怒和无奈终于爆发了。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一个没有未来的人不配拥有爱吗?

这确实不公平。

克里斯那让撕心裂肺的咆哮,道出了这场零和游戏的绝望。

因为他是必然会输的一方。

更为绝望的是,他明知道会输,还得继续玩下去。

他所能获得的胜利,不过是能苟延残喘更久一些罢了。

《零零零》的“零”,就是一场又一场零和游戏。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虚无

零还可以意味着虚无。

零和游戏的最坏的结果是最终一无所有。

Sir不能剧透。

但整部剧刷下来,Sir很确定,这部剧没有人是胜利者。

《零零零》除了对人物命运喟叹。

同时也控诉了整个毒品贸易全球化的现象。

整部剧就是一次大型的现实隐喻。

毒枭,可恨吗?

可恨。

但真是情况是,墨西哥无法剥离这一庞大产业。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底层女性:在制毒工厂上班;

底层男性:通过贩毒维持生计,又无法避免染上毒瘾。

换句话说,一个国家都靠制毒和贩毒运转。

武力冲突,在墨西哥可谓见怪不怪。

据统计,2016年墨西哥因毒品开战,共死了23000多人。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中间商,是最无辜的吗?

未必。

事实是,整个国际社会都在怂恿他们的“堕落”。

墨西哥黑帮们这些大杀伤性武器是哪里来的?

正是“中间商”的暗中销售和资助。

最后,买家指向谁?

只是意大利的黑手党吗?

毒品、金钱、地位……

《零零零》的主角,归根到底,是我们所有人的欲望。

整个国家和世界围绕这些粉末,组成了一个闭合且永恒的莫比乌斯环。

这才是《零零零》背后真正想揭露的荒谬——

哪里有欲望横流,哪里就能掀起一场盛大的零和游戏。

这里没有幸存者。

没有赢家。

只有一个又一个空洞的流水线工人,为欲望搬运。

这也是Sir愿意称它为“神剧”的原因。

能用几十个小时让你进入一个微缩世界,并露出它的褶皱和污垢。

它就是神剧。

火辣9.1,我打码打到手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