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兵家圣典中,感悟古人智慧宝库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4-29

提起中国古代的兵书,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不但是中国兵家的经典,也被全世界视作是智慧宝库《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但和“三十六计”这种纯战术性的指导策略不同,《孙子兵法》的十三篇不光包含了战术的内容,更重要的其实是宏观上的战略布局被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让我们一起品鉴顶级智慧。

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出处】 《孙子兵法·始计篇》

【释义】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

2.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出处】《孙子兵法·九变篇》

【释义】有的道路不宜通过,有的敌军不宜攻击,有些城池不宜攻占,有些地域不宜争夺,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执行。

3.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释义】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作战也没有固定的战法。水能够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用兵的规律就像自然现象一样,“五行”相生相克,四季依次交替,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4.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出处】《孙子兵法·作战篇》

【释义】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的情况,而没有见过为讲究指挥巧妙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事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

5.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出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释义】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困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

6.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出处】《孙子兵法·谋攻篇》

【释义】用兵的原则是:自己的兵力十倍于敌人,就要包围他;五倍于敌人,就要主动进攻;如果兵力和敌人相当,那就准备作战;自己兵力少于敌人,就要想好退路,能脱身;如果明显打不过敌人,一定要避其锋芒,尽量不要正面对敌。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守硬拼,就势必为强大的敌人所俘虏。

7.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出处】《孙子兵法·谋攻篇》

【释义】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就会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最光辉的军事思想,同时他提倡的谋略也是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认为它始终贯穿于《孙子兵法》之中。何谓“知己”,对自身条件的严格审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做好客观的分析,才能知道我方的军事优势何在,以此进行谋略和战术安排。何谓“知彼”,知彼即对敌方的力量能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敌人的优势和劣势,以做到避强击弱,因敌谋略,采取不同的应战方案。所谓“知己知彼”即为了“运筹于帷幄之中”,以“决胜于千里之外”。

8.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出处】《孙子兵法·九地篇》

【释义】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9.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出处】《孙子兵法·兵势篇》

【释义】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万物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之水那样通流不竭。

10.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此动之,以卒待之。

【出处】《孙子兵法·兵势篇》

【释义】善于调动敌军的人,向敌军展示一种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跟从;给予敌军一点实际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从而听我调动。一方面用这些办法调动敌军,一方面要严阵以待。

专注于企业传承 国学研究书院

中华商道传承领袖班  实现传承的必修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