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控制不住吼2岁孩子,父母了解心理,打开他们与外界沟通通道

 布丁妈妈私享会 2020-04-29

在社区医院工作的朋友小丽跟我聊天的时候提到一件事:我们社区有个单亲妈妈,自己带个2岁左右的孩子,昨天因为孩子太闹腾带孩子过来看心理门诊,想看看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有问题。

医生跟据各种检查结果初步判断这个孩子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了解了具体的家庭情况,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看。

孩子妈妈自述孩子前一段时间还不是这样,过了两周岁之后突然间开始各种作,包括你不让他干什么他就非要干什么、你忙的时候他一定要让你陪、你告诉他电源不能碰就一定要碰、最离谱的是打开一包饼干,发现里面有一块是碎的,就非要黏到一起再吃,跟他怎么解释都不行,嚎啕大哭的在地上打滚。

这个单亲妈妈实在是忍不住了,吼了他一顿才罢休,第二天早上孩子看见那包饼干想起这个事,就又开始各种作。

很多家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同款孩子,甚至也有一个同款妈妈?

家长作为成年人,拥有复杂的喜怒哀乐,甚至对孩子还有一定的控制欲,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比如变得很乖巧比如变得懂事,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2岁孩子出现这种“作”,这种哭闹,其实有孩子自身的心理特点所在:

第一、2岁左右宝宝自我意识逐步发展,开始闹独立。

他们主要表现出什么都要自己来,什么都要听我的,具体表现特别有主意:比如他的水杯不让别人碰,他的玩具拒绝给别人玩。

这都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具体表现,他们还没有学会区分自己跟别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自己这个中心来进行的。

形象点说就是,他认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意志进行。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完全听懂道理,碰到比较复杂的事情,即使父母跟他们讲了危险性,他们理解不了,任何劝解、安抚都没有用,他们依然还是要按照自己的逻辑来。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状态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还还会具有攻击性。他们没有意识到“别人”的存在,他所喜欢的东西就要抢到手,这就解释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家长防范不足的情况下会攻击别的孩子,突然抢别的孩子的玩具,主要是因为他的意识中没有别人的存在,只看到了自己。

第二、自控能力不足

孩子表现为什么都想尝试、但是什么都做不好,比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自己完成独立吃一顿饭,往往弄得到处都是饭粒和菜汤,不能自己完全完成简单的脱衣服、穿衣服的、穿鞋子等等简单的行为。

这些无力控制的情况让孩子们非常有挫败感,再加上也不能自如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所以常常感到很沮丧,只能通过爆发情绪来发泄,特别容易产生攻击性的行为,比如狠狠的把不如他意的东西摔在地上再上去踩两脚、为了发泄往往还会拿玩偶当攻击对象进行摔打、稍微不如意就破坏东西等等。

同时他们还因为特别好奇,对家长不允许做的事情尤其的好奇,一定要尝试一下才心满意足,所以这个阶段让家长感到特别的头疼,讲又讲不明白,打又打不得,家长非常的没有办法理解孩子的行为。

第三、没有安全感

特别是像妈妈独自带孩子的这种,因为没有爸爸的参与与陪伴,孩子会特别没有安全感,特别的黏妈妈,恨不得寸步都不离开的那种。因为他局限于与妈妈相处的模式,环境稍微有变化就感到手足无措。

最近应该是带孩子改变了环境,所以孩子才会表现得这么焦虑和不安。孩子妈妈说的确是刚刚带他从老家过年回来不久,在老家的时候跟周围的人相处的时候感觉孩子是非常的胆小,不敢说话不敢跟同龄人交流。

特别是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孩子表现的非常的惊惶,在看见妈妈以后就寸步不离开,反复说不要在这里待,特别怕生的眼神能看出来,他是在刻意的讨好周围的人。孩子异常的懦弱,根本不敢离开他们住的屋子,连鸡鸭鹅等家禽都害怕,这是一种对陌生环境极度不适应、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其实,两岁左右的宝宝哭、闹、霸道、不讲理、自私、任性等都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只要家长好好引导,孩子会有很大的收获,这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该怎样引导好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呢?

家长要理解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就是什么都还没懂、但是又想自己做主的心态,不要过于苛责孩子。理解孩子自控力方面的缺陷,不要急于求成、急于包办孩子的自我锻炼的过程,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才能越来越快。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与其他人的交流,不要让孩子只接触单一的环境,慢慢建立起孩子跟外界打交道的通道。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尽快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充分表达他的想法。

在能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家长要逐步扭转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如如果发生孩子去抢别的孩子的玩具的情况,你就一定要坚决的阻止他的行为,并且迅速的把他带离开,如果他哭闹就把他放在安静的地方让他发泄够了再说。

这期间家长不要打骂也不要离开他,让他知道家长的决心和态度,他就知道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了,这样他就会慢慢知道起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对2岁多的孩子来说,不要跟他讲过多的道理,而是让他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坚决。

第二、鼓励孩子的自控

在孩子没有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前,家长要帮助孩子训练自己的自控能力,不要让情绪问题的反作用伤害到孩子。

有的孩子是属于特别急躁的,往往达不到目的又无法表述的时候,表现为伤害玩偶、小动物、甚至伤害到自己。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家长就要引起注意,在孩子急躁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让他知道虽然他说不清楚但是妈妈理解他的感受,然后慢慢引导孩子说出来或者是你说让孩子点头或者摇头来验证他真实的想法,起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这才能平复他的情绪,然后引导孩子说出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三、安全感的建立的途径是在孩子能够平静跟他人相处后逐步建立的

家长不要急于求成,从最简单的方面来说,不要强迫孩子,比如说孩子不爱跟别人打交道,你就不要让他跟邻居打招呼,因为这不是个简单的礼貌不礼貌的问题,而是孩子内心的一种挣扎,特别是很内向的孩子。

父母可能感觉这个事情很简单,事实上这种要求让他惴惴不安和无所适从,是对他心理的很大的挑战,光靠他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克服这种挑战的,他需要时间和跟别人的交流才能克服这个大人看来轻而易举的挑战。

家长一定一定不要觉得孩子是黏着你,这只是他内心没有安全感的一种映射,他的安全感找不到寄托的情况下,肯定是要抓住唯一的来源不放的。

对于孩子来说,2岁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因为生理的发育让他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开始有了想探索世界的愿望,同时他也存在本能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很怕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唯一的心理安全的依赖来源就是父母,对父母他的情绪是不加掩饰的,他的自我的一面是释放的。

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调皮捣蛋不可理喻的情形,家长要了解他的内心的真实的状况,尽快帮助孩子适应这个阶段的心理的变化,让他在情绪逐步稳定后开始着手建立他的内在的安全感,帮助孩子真正敢于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