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大全:沉香荜澄茄散

 梅香斋21 2020-04-29

沉香荜澄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荜澄茄散

【处方】 附子(炮.去皮.脐)四两,沉香荜澄茄葫芦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炒)、补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木香川楝(炮.去核),各一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二两。

炮制】 上同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盐末少许,煎八分,去滓,稍热服之。如盲肠小肠一切气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博济方》卷二:沉香荜澄茄散

【别名】 荜澄茄散(《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处方】 荜澄茄 沉香 胡芦巴(微炒)舶上茴香(微炒)破故纸(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木香 紫巴戟(穿心者)各30克 桃仁(面炒,去皮,尖)60克 川乌头15克(炮,去皮、脐)黑附子(炮制,去皮、脐)120克

【制法】 上十二味,同杵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主肾阳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大便泻利,小便滑数,并治膀胱、小肠一切气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盐少许,同煎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 《博济方》卷二

《博济》卷二:沉香荜澄茄散

【别名】 荜澄茄散

【处方】 荜澄茄1两,沉香1两,葫芦巴(微炒)1两,破故纸(微炒)1两,官桂(去皮)1两,舶上茴香(微炒)1两,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1两,木香1两,紫巴戟(穿心者)1两,黑附子(炮制,去皮脐)4两,桃仁(面炒,去皮尖)2两,川乌头半两(炮,去皮脐)。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及盲肠小肠一切气痛。

【用法用量】 荜澄茄散(《证治要决类方》卷三)。本方改为丸剂,名“沉香荜澄茄丸”,(见《御药院方》)。

【摘录】 《博济》卷二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公号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山河中医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我们将会做的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