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中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之道

 tjboyue 2020-04-3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先秦·曾子《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是指“明德”、“亲民”到“止于至善”之由。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注脚。它不但是曾子提出的儒家求证德道的心法修养功夫,同时也代表儒道未分家前的中国道德传统文化教学修证道德的方法与步骤。

《德道经·立戒》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就是修德中的止欲止妄、止恶兴善的意思。“知”是“止”的前提基础,“止”是“知”的必然结果。“知”,就是求知学习,知德识道,知书达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万事万物的内在自然规律,遵道循德,顺应事理,无私欲邪识。心中天理长存,不追逐名利,不厚聚财货,不甚爱大费,知足常乐,止欲生悔,这才是心身健康、长生久视之道。

“知止而后有定”----

这句话,由“止”到“定”,是两个层次。“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止”,是在明理之后,心中礼德光明,不越礼逾规,不做违背天理良心之事。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止欲生悔,事事严于律己,循规蹈矩,做到四项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规范在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止住自己的私心贪欲,遏制思识中的恶心妄念,以德道的力量战胜它,使之归伏于善德,使自己的心身达到至善境界。

“定”,是修为的心志定向,人生世界观的价值取向,人生之旅的目标定向确立与终极归宿。人若能明白道德之理,知道人生的真谛,决定人生的取向,将人心的私心妄念的错误世界观,改造成为正确的人生观、道生观,重塑人生之旅,再造心身性命,把握自己所当止的去处,向着人生光明的道德境界去登攀,志向便会有了奋斗的终极目标,就能勇往直前,不会误入岔道,不会在人生旅途中迟疑徘徊,故曰“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

人的志向一旦定在修德证道这个方向上,以修德为乐,以德心为上,破私立公,以守德、持德、行德、累德为宗,心中自会清静,知足为乐,随遇而安,随缘应世,一切顺自然,心中大自在。即使处在当今物欲横流、浊浪滚滚的火宅中,也不被物欲所动,不为金钱名利所惑。人心中若认准了道德的定向,有了唯道德是从的宏愿大志,心中有了主张,一心向德,别无它求。确立了这种大志向之后,才能排除一切私欲贪心,心中道德自然而生,道光德能与日俱增,如此心中必然常清常静,愈定愈静,没有凡心俗欲之苦恼。“静”是心地清静,无私无欲,物我两忘,心不随外境所牵,意不随物欲所动,无论是顺境中的灯红酒绿,不迷不惑,不贪不占,心如止水;还是逆境中的腥风恶雨,坎坷跌宕,即使面对灭顶的压力,再恶劣的外环境,都能静心以待,大志不悔,坦然面对,德一之心气贯长虹。这就是修养者的“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即安心、安静、安宁之义。人的心中有了德性,自能看透世俗人生的一切,面对名利的甚嚣尘上,物欲横流的纷繁世界,常能止欲生悔,克己自省,不为物尘所染,不被花花世界迷心;反而是心明如镜,不为物欲所累心,随缘应世,随遇而安,一切坦然面对,除德之外,别无它求。如此德心稳如昆仑,巍然不动,心地自安,性天光明,心身内天地必然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

做人之道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用正确的人生观定住自己的心,让私欲妄念任意张扬,被魔识邪心牵着鼻子走,终日为金钱名利而奔波,活得很累很累。不仅心中的烦恼无一刻停歇,命运也随之起伏,身体疾病丛生,灾祸也在所难免。若能定住自己的正心,清静心身,用德性修改自己的人生观,那么人生的一切都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静而后能安,心安身安,内外皆安然,何乐而不为呢?

“安而后能虑”----

“安”是一种静心状态。“虑”是处世谋事的一种思量、考虑、筹谋、规划、设想。此处所讲的虑,含有谨慎周详之义。是说人只有安然静心之时,遇事才能既不冒进,也不畏缩,不过又无不及,执两用中,不偏一端。虑是一种思维,它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后天主观正识之“虑”,一是先天的无虑而无不虑的慧性自然之“虑”。前者强调凡事多思多虑才能不出差错,就事物皆有阴阳两面的阳面而言是对的。但万物运化之理皆是阴动为先,太极之黑决定着太极之白的运化规律,仅靠主观意识所掌握的事物表面现象去运筹,虽也能触到事物之象,但是只能知其一,而不能知其二,难以尽知事物本质中的运化根由和规律,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故而古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之训,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只有达到心中清静安然之时,进入德一的无私无欲状态,心中一片空明之时,灵性思维才能闪现,先天慧性才能生发。这种慧性之虑是不虑之虑,是一种刹那间的德心与自然万物之性相应相合的感而遂通,是接近符合自然真理的根本途径,它比人靠后天主观意识苦思冥想之虑更高远、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是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以一代万、万无一失的大智慧之虑。只有具备了这种德性的人,在德性德能的作用力之下,才能生发出这种大慧,而决不是靠人伸手而能得来的。

“虑而后能得”----

“虑”字,《说文解字》曰:“虑,谋思也。从思。”“得”,是得其所止。“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也就是“得道”的同义语。后世各家通用,唐、宋以后,佛家的禅宗以“明心见性”而得道,道家以“修心炼性”而得道,儒家以“存心养性”而得道。由此可见“虑而后能得”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虑”含有静心中所生发的慧性之智,是德性产生的真正的聪明智慧。修德者既能在心中去私止欲,然后可以有德、累德、明德、行德,进而达到得道、成道、了道,至于亲民的至善之境。心地无私天地宽。人若能公而无私,厚德持身,心处于常清常静之中,坚持学修道德,德性就能百尺竿头,日日精进;应世遇事即能谋虑周密,接近或符合自然规律,不犯或少犯错误;以宏愿大悲心去亲善天下万民,与众生万物同心同体,舍己奉献,利益天下,在舍中不得而德,则是真得(德)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