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的谋杀,莫过于爱情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0-04-30
当我们在看一幅画,一本书,一部电影,有时看的就是作者灵魂的秘密。一些作品可能映射的就是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或趣味。
 
有一位导演的偏好让人回味无穷,他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今天是他的逝世纪念日,让我们回到他的镜头下,在金发女郎的风韵和“求而不得”的谋杀中,回味一番美丽的恐怖。

 

50年代金发女郎
 

这位总是喜欢在自己的片子里客串出镜的胖导演,是当之无愧的“恐怖大师”。他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电影,很多都是经典之作。
        

谈及希区柯克,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便是他的女主角——那些有着金色且丰神绰约女郎。他用性感而不色情的手法描绘着她们诱人的风采。
       
    
在他50年的电影制作生涯中,希区柯克与至少40位不同的女主角合作过,这些女性在故事中大多有两个共同点: 她们都是金发碧眼;都不是什么好人,下场也很糟糕。

        《美人计》剧照


希区柯克所爱的女子并非“傻白甜”,她们的气质一般是冷静、带有华丽的特质,同时在此之下掩盖着汹涌的激情,比如他最爱的那位金发缪斯——格蕾丝·凯利( Grace Kelly )就是如此。
 
她在《电话谋杀案》( Dial M For Murder,1954年 )饰演了出轨的玛戈,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荷尔蒙的气息。因为紧张的气氛,她的演绎将这种危机增添了一丝精致感。

        《电话谋杀案》剧照

      《电话谋杀案》剧照


在著名的《后窗》( Rear Window,1955年 )中,希区柯克也毫不客气地让格蕾丝施展她的诱惑。
       《后窗》剧照

他对演员的要求近乎偏执,除了衣着,一点打扮上的小细节他都想控制。他要求他们的发型和服装要有特定的风格,即使他们不是在为他的电影拍摄。他需要确保演员是他认为合适的样子: 整洁、得体
       

她在《后窗》中的从容和优雅,使得这份泰然自若成为电影界的伟大时刻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她饰演的主角丽莎·弗里蒙特(Lisa Fremont)从未在剧中穿过重样的衣服。(经费在燃烧)
           
希区柯克是在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纯粹电影”提供者。不同于那些将生活场景照搬到电影中的作品,他能够在视觉上渗透着观众的感官和情感,发挥出电影的视觉化优势。
就如金发女郎来说,希区柯克对这个形象有着强烈的表达欲和占有欲,所以在他最广为人知的电影中大多包含这样的角色。
       《追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年)

除了性感,更重要的是,希区柯克的镜头通常不愿给美人好归宿。

 

包裹着蜜糖的谋杀

《惊魂记》可谓希导最经典的谋杀,首先最应该回顾的是这部“用胸罩吸引观众”的电影海报。

                
本来一句“香艳”在嘴边,却不得不吞了回去,毕竟这美好的女主角还是被残忍地杀害。而有双重人格的男主角也在不断分裂的状态下逃避着杀人的罪恶。
       
“在这个场景中,撕开几乎透明的浴帘,相当于是每个有肮脏想法的人,看到有魅力的女人或男人在附近洗澡时的想法。你有多少次只是想看看?看到一个毫无戒心的场景处于最脆弱的状态,并质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段评论可谓精准地道出人性羞耻的那一面,这也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契机让希区柯克有这种惊人的灵感? 
                        
其实小时候的希区柯克成长于伦敦东区,那时的东区远不如现在这么繁华。他害怕自己没有他人那么有魅力,怕会被嘲笑,所以时常呆在卧室里。自卑带来缺乏自爱,同时也是在这种阴郁的状态开始,压抑使他产生了一些不正当的兴趣,包括但不限于性的罪恶快感
            
这或许可以逐渐解开他为什么如此爱折磨金发美女。
在这里不如大胆地猜测一下?或许是因为“求而不得”,亦可能存在某种嫉妒情绪。
就像灾难落在貌美的她们身上,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毕竟希区柯克鲜少为她们安排喜剧。
           
每场精密的谋杀都免不了对男欢女爱的表达。
如果光看见剧照,观众会误以为这些电影都像《飘》或者《魂断蓝桥》式的曲折爱情故事。
然而他的故事里,比如《电话谋杀案》则是曾经如胶似漆的夫妇,却因为丈夫在心中怀恨妻子的出轨便决定蓄意谋杀。
              
不过最有趣的莫过于《电话谋杀案》的反转剧情,女主角差点被丈夫勒死,但由于丈夫非要在电话中收听她最后的残喘声,竟然被妻子挣脱了绳子,最后被反杀。
 
这样的反转既体现了一种病态的虐待倾向,又凸显了金发女郎并非只是摆设
             
             
            
说起对金发女郎的“虐待”,就必须要聊《迷魂记》( Vertigo,1958 )
男主角由于被女二号朱蒂蒙在鼓里而失手害死第一位女主角玛德莲,但是他又逼迫朱蒂通过穿衣打扮复原玛德莲的模样,在知道事实真相后,最终将朱蒂带到玛德莲死亡的塔楼,亲手葬送了第二个女人。 
          
当女二号真正爱上这个自己曾经欺骗过的人时,对方却已不是曾经那个他。
                    
在希区柯克的世界,“美女”、“谋杀”之外,还有个关键词”窥探“。
 
《后窗》(RearWindow,1954)的故事即幽默又耐人寻味,一位偷窥者每天看着自己邻居的生活,却有一天通过每日的观察,怀疑邻居谋杀了自己的妻子。
              
尽管电影最大的亮点其实是金发的格蕾丝,但我们可以从这种“偷窥”的视觉,看到希区柯克想要表达的那种满足感,以及来自“美女”或是“私生活”的窥视的吸引力
                                             
这样的视听语言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后来的《迷魂记》也有这样的镜头。
          
也许偷窥带来的刺激感远比在面前来得更过瘾,即看到他人的隐私,又没有暴露自己,像《楚门的世界》,也像我们每一位观影者。
              
这位艺术家对事物的迷恋,强烈地展现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说,就如被艺术化的欲望,毫不遮掩又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

 

“情节本身就是一种恋尸癖”

如果熟悉希区柯克的电影,你会发现他似乎对拍摄死亡的过程得心应手,甚至有着一种近乎于“迷恋”的情结

      《房客》( The Lodger,1927)

 
《惊魂记》中45秒快速剪辑的杀人镜头,虽然没有任何血腥的画面,却营造出了极为恐怖的氛围。《群鸟》中那些在海面上盘旋着的海鸥与乌鸦,让不少看过的人从此对鸟类都有了心理阴影。他总是擅长建构一种的画面与心理相融的情境,仿佛要告诉观者死亡就在你身边
       
《群鸟》剧照
 
而在他的镜头里,那些美女们就这样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或是难逃厄运。她们迷人而性感,却又单纯地看不见前方等待她们的命运。
 
他曾经骄傲地说:“我一直相信剧作家维克托里安·萨尔杜的建议。‘折磨女人! ’”他也确实就是这么做的。
 
从精神上的恐吓,到口头上的斥责和身体上的挑逗,希区柯克展现了花式“折磨女人”的方式。
        
《蝴蝶梦》剧照
 
就连生活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奇特的人,他甚至让他的摄制组成员在拍摄场外跟踪格蕾丝,只是为了在拍摄《后窗》期间盯着她。
 
很难评说这种对女性的凝视到底是出于爱还是什么别的。然而,有一件事确实可以肯定的:希区柯克的恐怖片中的女孩对他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那些出演他电影的女孩们,即使有的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她们确实是阿尔弗雷德的女孩。
       
《火车上的陌生人》剧照
 
谋杀、爱情、金发美女,希区柯克就能够把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组合成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艺术。无论是去探究人性还是欣赏姿色,他总能吸引一大批粉丝,并且难以模仿。
        
《美人计》剧照
 
错觉、恋物癖、受虐狂、哀悼和忧郁症……这些“非同寻常”的故事被希区柯克本人调皮地说为,“仅仅是情节本身就是一种恋尸癖”
 
其实,正如《迷魂记》的魅力一样,他讲述的恐怖故事以一种不朽的浪漫美学流传至今。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www./women-hitchcock-horror/
https:///the-pure-cinema-of-alfred-hitchcock-7159dea78af/
https://morestarsthanintheheavens./2013/01/13/hitchcock-and-aesthetics/
http:///insights/article/what-does-the-term-hitchcock-blonde-mean-who-were-the-most-famous-and-what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