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故事⑧|邹华:平时要作战时准备

 东湖讲堂 2020-04-30

平时不作准备,战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平时工作需要做好B计划,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此次疫情带给我们的重要经验。经历了2个多月时间的居家办公,邹华的工作方法有了新变化。

邹华,中信国安建工集团华中分公司市场商务部经营主管。

做好B计划,随时应对不时之需

疫情期间,邹华从事的是本职工作,完成了公司3个项目(东原项目、汕尾明阳项目、三峡航空学院项目)投标工作,只是办公地点从办公室换到家中,资料收集、工作商议等面临诸多困难。

武汉东原项目,前期没有任何准备,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邹华负责项目的资格标工作,“在准备报名资料时,要根据东原项目的需求,整理企业的资质信息、法人信息、公司业绩等资料,平时只需一天完成的工作,疫情期间,我们用了三天。”邹华说,特别是公司业绩方面的资料,要根据东原项目的大小、特征,拿出相对应的业绩进行投标。但相关资料都在办公室电脑里,只能凭借手上的资料,以及跟总部沟通,请总部发资料的方式汇总。

3月29日,公司获批复工。到办公室上班后,邹华用移动硬盘拷贝了公司资格标的相关资料,随身携带。“工作需要B计划,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这好比打仗,平时不作准备,战时就会束手无策。”

做有心人,主动收集整理疫情政策

合同是保障企业合规经营、项目有序运转的重要手段。汕尾明阳项目3月份全面复工,合同问题随之而来。邹华在家里拟定与供应商、劳务单位的合同,并建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简化合同审批流程,保证工程顺利开工、秩序稳定。

“我们希望不断完善合同,让所有的工作合法合规,这对大家都是一种保障。”以前的格式合同,不可抗力一般是指地震、冰雹、洪水等。经此一疫,她建议对合同文档中的不可抗力增加“疫情影响”。

疫情期间,国家制定了施工方面的多项政策,细心的邹华一一收集整理,以便后期使用。“项目疫情防控、复工前准备手续、复工后对人员的管理等政策,对我们项目复工复产、降低损失等有一定帮助。”邹华说,项目复工后,因疫情产生的费用,可以和甲方沟通,争取赔偿,减少公司损失。

“工作再快一点点,节奏再紧一点点。”居家办公的日子,邹华经常给自己鼓劲,“我的速度快一点,有利于公司复工复产,有利于项目顺利争抢工期。”

公司复工之后,见到久违的同事,邹华感慨万千,平时不怎么沟通的同事、在工地上难得见一面的同事,因为疫情期间的电话沟通与交流,变得互相亲切起来。这让她坚信,“不管疫情多厉害,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