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有“陈抟老祖”、“睡仙”之称,陈抟的养生之道便是睡,常言道“早睡早起身体好”,但陈抟一睡就不知何时会起来了,《唐才子传》记载:“闭门独卧,或旬月不起”。
相传陈抟还写有《喜睡歌》:“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宇宙茫茫总是空,人生大抵皆如醉。劳劳碌碌为谁忙,不若高堂一夕寐。”不过陈抟到端拱二年(989年)才去世,享年118岁,是一个长寿之人。 而陈抟的“懒”是源于养生,因此长寿,不过作为我国头号懒人的杨锁,却是因为父母溺爱,从不干活,吃饭靠喂,最后结局如何? 杨锁于1986年出生在河南信阳罗山县朱堂乡保安村,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因此杨锁的父母十分溺爱这个儿子,并且为了永远留住儿子,因此父母给他起名“锁”。 据杨锁的堂哥杨德玉透露,杨锁8岁时都不用自己走路,杨锁的父亲会把他用担子挑着,村里人也表示杨锁小时候曾也想着帮父母干些活,但他的父母看到后,并让杨锁到一边玩,不让杨锁做事。 杨锁1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依然不让杨锁帮忙做事,而当母亲也病倒时,就不得不叫儿子去干活了,可这时杨锁因为娇生惯养,已经非常懒,他并不愿意干活,而且不高兴就打母亲。 杨锁的母亲并因为积劳成疾,在杨锁18岁时去世了,之后杨锁就住进了堂哥家。杨德玉没有读书后并在镇上一个建筑队工作,以此补贴家用,他看杨锁失去了父母,便好心收留了杨锁,又想着杨锁已经成年了,应该干些活,赚钱养活自己。 可杨锁到了杨德玉工作的建筑队,并说工地太热,就跑回家了,村里人也是帮忙将他介绍到县城酒店当服务员,可杨锁并不是去做服务员的,甚至让别人伺候他,因此酒店方面将杨锁送回去了,杨锁也就一个人住在自己家里。 杨锁并没有想过自己将来应该如何生活,他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并且从不洗衣服,不做饭,即使村里人送给他肉和菜,但杨锁只是把肉和菜放一旁,直到肉和菜被放坏。 杨锁每日的生活就是睡醒了便出去乞讨,吃过东西接着睡,天冷的时候杨锁躺在家,就近烧东西取暖,床也都被他烧掉了,而且杨锁并不愿意走出去“方便”,只是在屋里解决。 2009年冬天,杨德玉忙着准备过冬、过年的东西,一时忘了杨锁,几天后才想起杨锁应该有几顿没吃了,于是带着饭、拿着被子去了杨锁的家,可当杨德玉发现杨锁时,杨锁已经冻死了。 杨锁去世后,村里人并没有人心疼,都恨铁不成钢地说:“真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宁愿饿死、冻死,也不干活,就是被父母给惯坏了。” 溺爱向来不是值得提倡的,杨锁的死也给很多人敲醒了警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