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童被“后妈”殴打昏迷,到底谁的错?

 苍木先生 2020-04-30

4月23日中午,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建三江分局接到报警:一名家住建三江创业农场的四岁女童于某茜身体多处受伤,伤情较重,疑似被人殴打所致。公安机关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

经调查取证,曲某某(30岁,无业,女童于某茜父亲同居女友)、于某龙(28岁,个体户,于某茜父亲)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机关依法对两人进行传唤。

经审讯,曲某某供认其虐打女童,致使女童伤重入院并送进ICU。女童被殴打致颅内出血,嘴唇溃烂(部分嘴唇被剪),身上多处伤疤。随后,女童的生父及后妈都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曲某某说,女童经常被打,是因为她好动、淘气,有时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自己为发泄不满才殴打女孩。4月23日早上,女孩再次将大便拉在身上,引起曲某某的强烈不满,因此再次被殴打。

或许是气急攻心,或许是本性使然,曲某某对女童毫不留手,拽着女孩的衣领将女孩的头部使劲往门框门板上撞,直至女孩全身发抖、翻白眼,才停止继续殴打女孩。随后给女孩父亲打电话,然后两人将女孩送往医院。

一个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好动、不淘气呢?敢情不是自己生的孩子,所以就受不了了,就下手没有了轻重。如果仅仅只是管教,不至于殴打女童到颅内出血,更不会剪女孩的嘴唇,不安好心是必然的。

这是一起典型的“重组家庭虐童案”。在不少重组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或者是后妈虐待现任丈夫的孩子,或者是继父虐待现任妻子的孩子。此次黑龙江虐童事件的核心罪责,直指心狠手辣的后妈?

从结果来看,这位“后妈”确实罪大恶极,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曲某某还不是女孩的后妈(曲某某只是和于某龙办了酒席,没有登记结婚),但从中国的传统来说,办酒了就算成亲,是一家人。

从某方面来说,重组家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待前任的孩子问题上,总是纠葛不清。或许人性就是如此,只亲自己的孩子?因此,被继父和后妈虐打的孩子并不是少数。

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殴打非亲生孩子的那个人,固然可恶至极,但是作为生父或生母的那个人,真的就没有责任吗?真实来说,他们才是最大的责任。作为联系两个家庭的纽带,他们既要承担保护孩子的责任,也要维护好家庭。

毕竟对新组合的家庭,自家的孩子不是后来者亲生的,被漠视是必然的,孩子也可能感到不适应,此时作为孩子的亲生父亲或母亲,就必须调节好孩子和后来者的关系,避免他们之间的矛盾机会,从而酿成悲剧。

重组家庭问题多,最根本的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于两个成年人,根本没有考虑好接受可能面对两个家庭的孩子,在自己孩子和配合孩子之间如何对待,忽略这个现实问题,就容易产生问题。

所有重组家庭中,出现孩子被虐待的情况,无一例外是大人没有平衡好重组家庭的内部关系。对孩子或对新配偶有着严重的偏向,使得大人在发泄不满情绪时伤害孩子。

要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就是要大人们有责任心,不管是对孩子的保护,还是对配偶的爱护,做到一个合理的平衡,能和配偶和谐友善的沟通,使得配偶在有气的时候,不会拿孩子做出气筒。

对于重组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并不是造成大人们婚姻不满的原因。虐待殴打孩子的继父或后妈,确实可恶至极。不得不承认,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离异确实是一场灾难。

从现今角度来说,离婚并不可耻,但不能因为离婚了,就忽略共同的孩子,放弃对孩子的教养和保护,让孩子在新的家庭中承受不必要的委屈和虐待。不管怎么讲,孩子都是无辜的,都应该要受到保护。

其实,不管是重组家庭,还是新家庭,都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一个是对待孩子的问题,一个是婆媳问题,而连接中间的那个人才是最关键,沟通婆媳,沟通孩子与后妈。这样的家庭出现问题,最大的责任往往是那个男的,要么太软弱,要么太偏向其中一方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