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事“知止” 是一个人的极高智慧

 闻道录 2020-04-30

人生的终点不在山水踏尽时,

而是遇事“知止”的那一刻;

纵算一生云水漂泊,

亦可淡若清风,自在安宁;

我们活在欲望里,欲海不可怕,

可怕的是沉浮在欲海里,

那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在欲海里没顶;

人在旅途,不能忘记乡愁,

乡愁是我们追思世界的本源,

人生的终极,灵魂永恒的故乡;

“知止”就是“要记住回家的路”,

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

记住从世界回到上帝的殿堂;

哲人说: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曰新月异的,

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

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

我们在世间生活,

要如行云一般舒卷自在,

要像流水一样任运而行, 

就要同时具备“什么都是我的”胸怀,

与“什么都不是我的”雅量;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回头,知止,

退步可完成我们更宽广的世界,

唯有看清了这两个世界,

你才真正拥有整个世界的空间;

人生需要“归零”,每过一段时间,

都要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

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天道之行,首尾相衔;

万事万物的起点,常常就是终点;

来自山野,归于长天,

若要寻找,云水无边;

还是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

中说的要有“素心”:

心如枯井,波澜不生,

富贵亦不赌,

饥寒亦不知,利寒亦不计;

命由己造,相由心声,

世间万物皆有化相,

心不动,万物皆不动,

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吾人自性本是天真自然,

若不为名利枷锁所囚,就能逍遥自在,

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的价值观,

是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准则的,

它是有一种内在的情怀志向,

与道德标准为依据的;

它构成一个人,

对自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基本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以及行事的方式和作风,

所以建立善良纯净,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极为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