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六慎,总有一条能帮到你!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4-30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曾国藩一生谨慎处世,小心交际。无论对待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大事还是小事,曾国藩都谨慎处理,也正是曾国藩这样聪明的智慧,才能在腐朽的晚清有一番作为。

1.交友之慎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乡间无友,实是第一憾事。不惟无益,且有大损,亦与之俱化也。兄曾与九递道及:谓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不可以读书,为损友太多故也。”

所以在此看来,没有朋友不行,有坏朋友更不行。因此,交朋友不可不谨慎,人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孔子曰:“同正直、讲信用、学问渊博的人交朋友,有好处;同阿谀奉承,当面恭维后面诋毁、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有坏处。”说的也正是这样。

2.事业之慎

选择人生的事业就好比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将来的生活很大程度决定了生活的方式,因此在曾纪泽询问父亲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曾国藩这样答道:“吾不愿子弟大为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所以曾国藩不希望子弟涉足自己的兵卒间,而是要求他们学习劳作,走耕读之路,原因是带兵打仗之事最容易造孽,不易建功,稍有不慎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正是在曾国藩的教导下,曾家后来没人在军中任职,长子曾纪泽后虽为官,但是做的文官,主管外交事务。

3.言语之慎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掠抢,势如破竹,最后打到距离北京还有八里的八里桥。次日皇帝逃往热河“避暑”,只留下弟弟恭亲王为钦差大臣,最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皆由僧哥林沁兵败导致。曾国荃知道兵败消息后说道:僧王已不被朝廷中用等等。事后曾国藩严厉地批评了他,一则不利于缓和满汉的矛盾,二则曾国荃却有不对的地方。如果被人抓住把柄该如何是好?

因此曾国藩常常教导弟弟,遇事说话要谨慎,在没有搞清楚之前不要妄下决断,评头论足。

4.为官之慎

曾国藩曾对弟弟说:“吾兄弟位高功高,名望亦高,中外指目第一家。楼高易倒,树高易折,吾与兄弟时时有可危之机。”

可见虽说曾国藩身居高位,却仍如临深渊、面对仕途如履薄冰。面对为官曾国藩也有三畏。

一是自己的良心:凡吏治之最忌者,在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二是左右近习之人,如身边的侍从等人。三是公众的舆论。做到这三点,自然能做到为官谨慎。

5.处世之慎

道光二十八年夏天,曾国潢要到县城办事,与地方的官员来往,曾国藩嘱咐他“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受人尊重此次初出茅庐,需慎之又慎。”

所以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不光是对自己,还有对自己的家人也有高标准的要求,必须处处做到有理有据,毕竟满汉之间的矛盾从清朝初期就一直存在。

6.治军之慎

清朝后期的军队中要数曾国藩的湘军最为强悍,最大的农民起义就是败于湘军之手。

同治三年,曾国荃采用掘地道、填炸药的方法,企图炸垮城墙,攻下金陵,失败之后曾国藩告诫他要“不求速效”,城中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贼”,不可轻敌,需要围如铁桶一般,断情报和供给即可。

所以也正是因为谨慎,不盲目用兵,所以曾国藩反对“浪战”的方法,也正是如此,曾国藩在军事中很少受过败仗。

曾国藩的大智慧皆在这一言一语中,但愿可以帮到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