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是怎样一步步失去学习兴趣的?

 沧海.明月 2020-04-30
每年的毕业季,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教室里总会有一些空位置。那些曾经天真烂漫的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辍学了,过早地踏入社会。

有的帮助父母做些杂活,有的飘荡在社会做些零工,有的游走在一些游戏场所找乐子。

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辍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厌学。

小A说:"我一看见的学校的围墙马上有一种压抑感,头疼。”

小B说:“我在学校常常发呆,一点都学不进,也坐不住。”

小C说:“我想妈妈,知道该学,可管不住自己。”

学校本是知识的殿堂,青少年聚集的地方,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可对不少孩子来说视为畏途。

孩子是怎样一步步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呢?

夏天,你看见酷热的操场上几个孩子在那里打球,汗流浃背,你问热吗?

孩子会怎么回答?肯定会说,热,但很快乐。

如果同样的场景改为建筑工地上或者烧砖厂,孩子会怎么回答?他们一定会说,热死了。

为什么?因为快乐,什么东西有了乐趣,一切都好办。

教学相长,教育绝不是单项活动,需要师生、家校、社会的通力配合,让教育充满吸引力。

而教育正走在相反的路上,一场通力合作的结果是:

不少地方正在拿走孩子的快乐,通过透支来赢得短期的效益,没了乐趣的教育吸引力大打折扣。

人的天性就是爱玩,孩子更需要快乐,他们通过玩游戏来探究世界,认知世界。我们心中一直存在一个高度自律的孩子,如影随形,是我们用来拿走孩子的依据。你看xxx和你一样大小,但远比你做得好。

在很多成人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个别人的孩子,时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但对一般人来说,提太高的要求,反而会挫伤孩子进步,成为孩子进步的绊脚石。

我见过不少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太真活泼,眉眼灵动,仿佛自带光芒,对世界充满无限的新奇。而且幼儿园的孩子一般是很爱上学的,对老师也格外的亲,一些孩子老远就和自己的老师打招呼,仿佛是自己很亲近的人。

幼儿园大多以游戏为主,孩子唱歌跳舞无忧无虑,没有成绩评比,作业一般也相对较少或者没有什么书面作业。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幼儿园大班或者中班就已经开始布置作业。

但随着年级的增高,作业和考试就多起来了。

不得不说,孩子的年级升高的同时,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加。

这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学业。由于考试的存在,虽然不公布名次,但考试会把孩子的差距已经明显地呈现出来。

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 苏霍姆林斯基。

有不少家长后焦虑自己孩子上了一年级跟不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上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班。

从幼儿园出来,一些孩子还没有学过小学的知识,但一些孩子已经学了很大一部分了。那么在课堂中就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学起来很吃力,而有的孩子相对比较轻松。

孩子会焦虑,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

一个整天被担忧笼罩的人会不会快乐?

课程进度快,孩子跟不上,习惯养不成,父母很焦虑。

怎么办?上辅导,加作业,多练习,拿走快乐,透支兴趣。

教育领域的拔苗助长就是这样来的,各种复杂的因素起着作用。每个人都在忙着往前奔。

幼儿园小学化,小学高年级化,高年级初中化,依次类推,大容量、大进度,神经绷得很紧,孩子很累,父母更焦虑。

学习和作物的生长一样,有自身的规律。虽然孩子的智商没有问题,但差距客观存在,有的孩子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有些孩子记得慢,但忘得也慢。

齐头并进,一刀切,当然是一种理想。

如何看待这种差距?

是就此给孩子贴个后进生的标签,还是接纳这种差距?考验着每一个从教者的智慧。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我相信这才是真实的孩子,也是真实的教育。

对于学习起步阶段的孩子,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习惯。

该注重什么?什么可以放一放?

只要孩子的习惯好 ,爱阅读 ,学习专注踏实,最后总会跟上的。

可一刀切的评价标准缺乏弹性,更缺乏精细化的操作要领,甚至等不及这种差距的自然弥合。

钓鱼要像鱼那样思维,教育孩子要站在孩子的世界看问题,教育更是一种人道主义和环保主义。

可在一些地方,我们做的哈不够好,教育的成人化现象也值得反思,不要教育对象的特点,一切是为了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孩子学得慢?那就多布置作业。

如果一匹马拉不动车,你是让它拉更多,还是减去一点,让它更快成长,强壮一点再拉?

作业多,百害而无一利。机械重复的作业,更是一种诗意的消减和兴趣的遮蔽。

我们应该创设适应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孩子。

一般人看来孩子就那么点作业,不多,可对于写字慢的孩子来说,每写一个字都是如此的艰难。也许一科作业不是太多,但几科累计起来就不少了。

白天坐在教室里听课,晚上坐家里写作业,星期天还有各种提高班等着,生活里多了些阴霾,自然就少了些阳光。

人生忙得就像陀螺,闲下来就想睡,睡眠严重不足,诗意和远方以后再提?

爱玩爱动,应该是孩子天性。

可现实的教育活动的机会少,孩子坐的时间长,动手实践的机会少,学习理论相对较多。

多年以后,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是那些在百草园欢乐的玩耍时光,听长妈妈讲赤练蛇的传说,与闰土一起捕鸟的经历。在他笔下,一个荒园是那么有趣,用笔是那么温情,到三味书屋后,他们总是趁老师不注意跑到荒园里去玩。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成年的鲁迅依然满含深情表达对百草园的生活怀念和追忆,委婉含蓄流露出对压制孩子天性的一种批判。

现在孩子作业多,考试多,就像过重的石块压在幼苗上。

上学不应成了一种机械的体力活,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越多的负面体验,兴趣就会更多衰减。

多年以前,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从事脑力的劳动的人不要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要忘了自己还有一个脑袋。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

学以致用,把所学在生活中运用,是保持乐趣的好方法。

教育领域也需要环保主义,教育也是一个生态系统。

可看看一些学校内悬挂的标语,缺少的是一种对学习者的关怀: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要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前冲。

反映了教育内人文主义的迷失。

把孩子和自然隔离开来的教育,剥夺了孩子在自然中学习机的机会,利用单一的分数把学习限定在逼仄的范围内。


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板凳要坐十年冷,可一个坐了十年冷板凳的人,再回忆起那些时光,也会别有一番滋味。

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孩子,所以要有前瞻的眼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

站在山脚的人和站在山顶的人看到的风景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双方在对方的眼里都很渺小。

教育需要崇高感。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我国的学校教育已经具有完备的体系,但家庭教育远远滞后。

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将对孩子的品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家庭教育跟不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

把孩子和书隔离开来,以做题代替阅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来说有点南辕北辙。

走再久,不要忘记为何出发。

教育的回归初心,在于找回孩子的学习兴趣。

敲重点:兴趣的失去大体是这样一个过程

a、教育领域内的原因:超前学习,层层加码,孩子压力大

b、家庭教育跟不上,父母教育缺位或者方法不当

c、孩子自身原因,方法不当,习惯未养成,读书无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