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追问源头(下)

 昵称45109175 2020-05-01

【哲学、神话与诗歌】

《易经》之后就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它并非荒诞不经,而是展示了人类早期世界的一幅非凡图景。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地理志,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旅游攻略和第一部旅游百科全书。该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鬼兽,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涉及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人类学、神话……等学科,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关于这部奇书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总体上专家认为古代先贤集体创作而成。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书中有一些内容已经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当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必备的参考书。

古代的旅行家、旅游达人都倍加青睐这部书,其中司马迁的《史记》是最早提到《山海经》的信史。司马迁在《禹本纪》中说:“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特别是这句“余不敢言”,这位通览古今、知识渊博的大师竟然都拿捏不准,不敢妄言臆断,也充分说明了《山海经》的秘籍难懂、奇异难解。


难归难,但不是说不存在。近年来的研究屡屡显示,《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异兽正不断被发现于世界各地。这些奇异的动物,不仅成为影视剧中的题材和灵感,也在很多创意方面令人脑洞大开。动漫中的飞鼠、飞鱼不是存在着吗?人类知识边界的盲区、视野的真空、古今语言的脱节、思维认识的偏见,特别是地壳运动、时空变迁等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物种变异或灭绝是最重要的原因。《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异兽,经过几千年的环境变迁到今天,肯定要经历复杂的演变、进化、或者灭绝。据专家推测,地球上的生物曾有40亿种,而如今所知的物种只剩近200万种,这不也是一种反证吗?
存在就有价值,想象也能产生生产力。存在的价值在于创新性开发,想象的生产力在于创造性转化,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领域,《山海经》对旅游研究、旅游开发都有极好的价值。笔者认为这种价值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海经》留下了丰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遗产,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为各方旅游形象的宣传推广提供了世界空间。

二、很多未解之谜,蕴含着潜在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书中记述保存的许多服佩、信仰与禁忌、祭祀等方面的民俗,对乡村旅游、民俗风情游的开发有很大价值。

四、全书丰富直观的想象力以及包含的巨大想象空间,对旅游文学、旅游动漫、旅游演艺的创作和传播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五、书中记述的神话传说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素材,而且是讲好旅游故事、打造旅游品牌的好素材。

六、对旅游科考、探秘、研学等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七、可依照现存《山海经》文本,规划设计,建设山海经文化旅游博览园。……
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说一切资源皆为旅游资源,关键在于人的作为。可以说我们的老祖先留下的这部宝典,不仅是一部物质世界的图谱,也是一部精神世界的图谱。如果说,《易经》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源头,那么,《山海经》则是旅游的自然图谱和地理源头。但还不够,旅游还需要诗歌,需要医学,需要艺术等。


于是,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旅游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式的艺术领地,诗意的表达——旅游从此跨入了美学境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掀开《诗经》的第一页,便有一条河流横亘在我们面前。人类史上最美的一场青春之旅便开始了。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满怀爱恋的青春之旅,把人类带进了希望的原野,美好的时光。

嵩高维岳,骏极于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人生的壮游开启了!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以及灼灼桃花、苍苍蒹葭、依依杨柳……


旅游的环境多么美好,旅游的品质多么高端。君子的气宇旷达,淑女的温润如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嬉戏,君子修身问道;不仅踏访巍峨的高山,而且毕生追求像高山一样的德行和功绩。于是,旅游从最古典的诗歌中走来,带着高贵、文雅、内敛、清洁和宏大,从庙堂之高到寻常百姓。你看: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蘋。
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

多么美好的春游图景啊!可惜我却在万里之外,只能用诗来表达这种“神往神游”的心境了。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开题就明确了这是“旅游”,旅游的主体是游人,旅游的环境是早春。你看,阳光是带着霞彩的绚丽和温柔,晨露在津渡旁凝结如玉,那嫩绿的树叶间不时传来幼鸟的鸣叫,兰花的香气沁人心脾,水面的浮萍在清风的吹拂下独有一番惬意。可惜我已远离家国,与这美好的时节相隔万里啊。
南朝著名诗人沈约的这首《悲哉行》,为我们分享了南北朝时期人们集体春游的美好画面,也是历史上最先并用“旅游”两字的第一人。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为南朝文坛领袖的沈约,也由此进入了“旅游文化史”的“扉页”。这也使得“旅游”从“旅”到“游”、从“行”到“游”实现了新提升。

“旅”是引发,是前提和基础,“游”是关键,是目的和结果。

从“旅”到“游”的结合,也是旅游实践发展的结果。从“旅”字到“游”字的文字演变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旅,从甲骨文字形看,众人追随着飘扬的战旗,后来指士兵在战旗下行军征战,进而引申为出行,远行。

游,从甲骨文字形看,飘扬的旗帜下有一个学子,在从容的行走。“游”之前是“䢟”,表示长途旅行,篆文“游”,表示学子打着旗子,过河越境,到处参观学习。现代汉字简化以后,将“䢟”与“游”合并,意义全集中于游,指从容的行走、游览。到了现代社会,旅游的概念不仅突出了经济功能,而且更具“技术性”。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是,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和其他。此外,对旅游的定义也很多,如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旅游是异地的生活方式;旅游是差异化的体验;等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们对旅游概念的认知虽然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但对旅游最本质的精髓却是不变的。从沈约开始,“旅游”不仅在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倾情旅行中频繁展开,而且层出不穷,蔚为壮观。他们独抒性灵,歌唱人民的旅游生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遗产。于是,旅游的文化传统在潜移默化、不断传承中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应该说,从诗经开始,旅游文学或者说游记文学从一眼清泉发端,进而流成小河、汇成大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创作这些文字的人,他们绝大多数是诗人、作家、艺术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同时也是旅行家。特别是诗人,他们尤为突出。他们是江山的娇子,江山因为他们的足迹和讴歌而更加亮丽动人,并且获得了存在之上的人间温度和生命力度;反过来看,江山是他们的父母,是江山给了他们坚实的依靠和厚重的养料、无穷的灵感、强大的力量。



这就是旅游的诗歌。

旅游是一部诗史,记录了人类的热情和理想。

旅游是一种方向,投射着人类生活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旅游是一面镜子,照影出每一个人新和旧的矛盾体,使人们在旅行中寻找平衡,超越狭窄,走向开阔。

旅游是一个坐标,既有伟大人物的坐标,也有小我的坐标,它让更多的旅游者,向一切困难的、无人涉足的领域挺近。

旅游是一座桥梁,通过它,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广阔、更丰富、更可感的生命领地。既有无声的情谊,也有文字的丰碑;既有自然的享受,更有艺术的享受。它使得自然万物和人心更加紧密的连通起来,使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诗歌、绘画、建筑、工业等众多领域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更高的途径和平台。


当我们从神话中走来,进入哲学,进入图谱,进入诗歌,接着进入生活和艺术——神话让旅游富有传奇色彩,哲学让旅游充满思辨深度,图谱让旅游呈现无限空间,诗歌让旅游充满意境……

从《易经》开始,再到《山海经》,从《诗经》到《水经》,从《皇帝内经》到《道德经》……“经”不仅代表着人类思想的“权威”,也是人类早期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历经岁月沧桑,散发着真理的光芒,从这个源头发端,旅游一路走来。

人类热爱旅游,从远古至今,一直在追寻着更广阔的旅游世界。这世界是天地,是历史,也是我们自己。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头条号】、【百家号】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