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

 lunarzhengkipj 2020-05-01

四、按部位分类

1、五官、头面

头、脑:头痛

导读

头痛的原因非常多。头痛的具体位置(比如前额、偏侧、后脑、眉凌骨、眼睛后面、太阳穴等)告诉我们头痛的原因,而疼痛的方式(刺痛、顿痛等)是虚实辩证的关键。伴随头痛的可能还有其它症状,比如,呕吐、疱疹、高血压、脑震荡、脑癌等,从中医的辩证观点来看,可能有血虚、肾虚、风痛等,中医对不同的头痛都有对症下药的治疗。

立竿见影

先操作耳后:

如果还有一点疼痛,再操作如下:

临床效果:

只要不是组织损伤,都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外感引起的头痛需要配合服药。只要疼痛出现便可操作。

 【治病策略】

头痛位置:

1、头痛在前额:

1两眉之间为印堂,称“厥上”,是标准的阳明热痛,就是便秘,肠胃堵住了,可能是便秘,可能是食物堵在胃里面。印堂出现红丝,就是痔疮,承气汤。

2前额为阳明经所循行之部位,疼痛为经气不舒,不论外感、内伤之前额痛,皆以阳明论治。

A、若为外感引起,葛根汤

B、若为内伤头痛,葛根汤加当归以补虚。

C、如伴有眩晕者,再加菊花以疏风散热。

3阳明经脉中寒,症见前额冰凉疼痛、呕吐酸水、脉沉迟者,吴茱萸汤

4(唐容川)头痛在前,或兼发热口渴者,阳明经伤热也。宜加味升葛汤。

2、头痛在太阳穴:

1通常是外感头痛,脉浮,小便清。依证用桂枝汤、麻黄汤系列。临床上,治疗头痛麻黄汤不如桂枝汤,因为此头痛是热气上冲。

2太阳之头痛,在额旁太阳穴,阳明头痛在阙上(两眉间曰阙,属阳明)。

3、头痛在两侧、偏头痛:

1就是少阳经的问题,即胆经痛。偏头痛用川芎、白附子、钩藤。

2小孩的偏头痛也可以用吴茱萸汤

3如果头面有热症,比如眼赤红,同时头又痛得很厉害,头风摩散,用油敷在痛处。

4发作性偏头痛,一般病程较短者,用小柴胡汤人参桂枝,因风邪在早期宜散不宜补,故去人参之补,加桂枝之散。

5左边头痛者,用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防风、羌活。其偏右边头痛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芷、独活、蔓荆子、酒炙黄芩。

6头痛在侧,或兼寒热往来者,少阳经伤风也。宜加味柴胡汤。

7时久难愈的偏头痛,应从厥阴治之,乌梅丸

4、后脑勺痛:

1外感太阳痛,最多的是感冒受凉了。可用桂枝汤(如有经燥,加葛根花粉)。羌活长于治后脑痛。

2若症见前额、枕后掣痛,是病邪欲入不得、欲出亦不得之象,柴胡桂枝汤

3头痛在后,或兼发热恶寒者,太阳经伤寒也,宜加味败毒散。

4慢性头后困痛,常伴有健忘眼花、脉象虚弱,用肾气丸

5、头顶痛:

1整个头痛、头顶最痛用葛根汤

2巅顶是厥阴之脉与督脉相会之处。巅顶痛是肝阴不足,不能上荣络脉,虚而作痛。症见痛如针剌,用乌梅丸

3厥阴头痛;槀本善治巔顶头痛,尤能引诸药达病所。人参败毒散加川芎、蒿本、酒炒黄柏、木瓜、红花、酒炒大黄。

6、全头痛:胃寒的时候也会头痛。病人会有胃不舒服,吃一点就饱了,手脚也一定是冰冷的。吴茱萸汤清上蠲痛汤

7、带状疱疹发在脸部时,头部也会剧烈疼痛如三叉神经痛,龙胆泻肝汤等。

8、远志宁神益智。 厥阴头痛用吴茱萸汤乌梅丸

9、其眉额头处(眉陵骨)痛,这种痛谓之痰厥。半夏治眉棱骨痛,能够下痰饮、下气、逐水。另外可用二陈汤加酒炒片芩、羌活、薄荷。

10、眼后痛,直入后脑,肝经连目系。可用小柴胡汤治肝经受损,龙胆草去热。川穹丹皮茜草活血化淤。

11、血虚头痛:八珍汤

12、肾虚头痛:天雄散

13、雷头风痛,或偏在左在右者,阳虚中风寒也。宜艾灸盐摩法。

14、头痛如碎,每遇阴雨更甚者,真阳不上头也。宜加味白通汤。

15、头痛如破,兼见呕吐涎沫者,肝经寒饮逆也。宜加味吴萸汤。

16、上午头痛:至午而愈,属于阳虚头痛,方用白通汤

伴随症状:

1、呕而头痛,吴茱萸汤证。

2、强烈的偏头痛、眼睛后面痛,尤其呕吐,肝阴寒、虚证,吴茱萸汤

3、偏头痛的口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头痛即去。

4、脑震荡头痛,是外伤后引起之头痛。外伤后引起的气血紊乱,阴阳不相顺接所致。此属厥阴病的基本病机,乌梅丸

5、月经来就头痛:月经来的时候吐得很凶,吴茱萸汤

6、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耆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下放,用血府逐淤汤一剂而愈。

7、鼻咽癌、淋巴腺癌之末期头痛者,皆为身体太虚,且瘀血与风寒(风暑寒湿燥火)蓄结, 经络不通所造成,治疗只要温补心、肾(少阴经),以补肾壮阳,阳复则心脏(火)能将肺(金) 加热,使肺能将水气蒸发成水蒸气或由痰、鼻涕从鼻子排出,或咳痰而出,则鼻咽癌、淋巴腺癌的结核、硬块肿瘤亦随之消失而痊愈,末期的癌症疼痛亦消失,虽被化疗或放射线治疗过的病患,亦有痊愈者不在少数。

8、太阴头痛如戴帽,少阴头痛如摇船...。“阴证无汗,阴证无发热”。 李杲曰:“太阴头痛者,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者,足寒而气逆也,盖此二经虽不至头,然痰与气逆壅塞于膈中,此头上气不得畅降而为痛也。”

9、脑瘤的头痛应会持续痛、或定时痛,而且寸上寸之脉附骨。没有的话就不是脑瘤。另外,阳不入阴时,脑瘤病人头会很烫。得脑瘤不见得会有痛。

10、内伤头痛,乍痛乍止;外感头痛,连痛不休,直待表邪传里方罢。

11、胆经不降,横塞上冲,会有目痛、额角胀痛等。凡胆经上逆之病,皆系上热之证,需补中降胆、清理逆热。

【辩证诊断】

1、耳目额腮口齿项者,胆经不降,横塞上冲,故耳痛,耳呜,耳聋,目昏,目赤,目痛,额角胀痛,腮肿痛,口苦,口痛,口酸,牙齿痛,项生结核,咽喉痛也。凡胆经上逆之病,皆系热证,但中下多半虚寒耳。(补中降胆,兼理逆热。)

2胆经由头项循胁下行。逆则经气盘塞,故头项、胸胁发胀也。(补中降胆。)

3、太阳之头痛,在额旁太阳穴,阳明头痛在阙上(两眉间曰阙,属阳明)。

41内伤发热,时热时止;外感发热,热甚不休;

2内伤恶寒,得暖便解;外感恶寒,虽厚衣烈火不除;

3内伤恶风,不畏其风,反畏隙风;外感恶风,见风便恶;

4内伤头痛,乍痛乍止;外感头痛,连痛不休,直待表邪传里方罢;

5内伤有湿,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须二三日外表热传里,口方作渴;

6内伤则热伤气,四肢沉困无力,倦怠嗜卧;外感则风伤筋,寒伤骨,一身筋骨疼痛;

7内伤则短气不足以息;外感则喘壅气盛有余;

8内伤则手心热;外感则手背热;

9地气通于脾。口者脾之外猴,内伤则懒言恶食,口不知味,小便黄赤,大便或秘或溏;天气通于肺,鼻者肺之外侯,外感伤寒则鼻塞,伤风则流涕,然能饮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

10右气口脉主里,内伤则气口大于人迎;左人迎脉主表,外感则人迎大于气口。

5、太阴头痛如戴帽,少阴头痛如摇船...。“阴证无汗,阴证无发热”。 李杲曰:“太阴头痛者,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者,足寒而气逆也,盖此二经虽不至头,然痰与气逆壅塞于膈中,此头上气不得畅降而为痛也。”

6鼻咽癌、淋巴腺癌之末期头痛者,皆为身体太虚,且瘀血与风寒(风暑寒湿燥火)蓄结, 经络不通所造成,治疗只要温补心、肾(少阴经),以补肾壮阳,阳复则心脏(火)能将肺(金) 加热,使肺能将水气蒸发成水蒸气或由痰、鼻涕从鼻子排出,或咳痰而出,则鼻咽癌、淋巴腺癌的结核、硬块肿瘤亦随之消失而痊愈,末期的癌症疼痛亦消失,虽被化疗或放射线治疗过的病患,亦有痊愈者不在少数。

【辩证治则】

1、(1巅顶是厥阴之脉与督脉相会之处。巅顶痛是肝阴不足,不能上荣络脉,虚而作痛。症见痛如针剌,用乌梅丸

2厥阴头痛:槀本善治巔顶头痛,尤能引诸药达病所。人参败毒散加川芎、蒿本、酒炒黄柏、木瓜、红花、酒炒大黄。

3远志宁神益智。 厥阴头痛用吴茱萸汤乌梅丸

2、整个头痛、头顶最痛用葛根汤

3、全头痛:胃寒的时候也会头痛。病人会有胃不舒服,吃一点就饱了,手脚也一定是冰冷的。吴茱萸汤清上蠲痛汤

4、后脑勺痛:

1外感太阳痛,最多的是感冒受凉了。可用桂枝汤(如有经燥,加葛根花粉)。羌活长于治后脑痛。

2(唐容川)头痛在后,或兼发热恶寒者,太阳经伤寒也,宜加味败毒散。

5、若症见前额、枕后掣痛,是病邪欲入不得、欲出亦不得之象,柴胡桂枝汤

6、慢性头后困痛,常伴有健忘眼花、脉象虚弱,用肾气丸

7、头痛在太阳穴通常是外感头痛,脉浮,小便清。依证用桂枝汤麻黄汤系列。临床上,治疗头痛麻黄汤不如桂枝汤,因为此头痛是热气上冲。

8、前额痛+呕吐:吴茱萸汤

9、(1头痛在前额:

A、两眉之间为印堂,称“厥上”,是标准的阳明热痛,就是便秘,肠胃堵住了,可能是便秘,可能是食物堵在胃里面。印堂出现红丝,就是痔疮,承气汤。

B、前额为阳明经所循行之部位,疼痛为经气不舒,不论外感、内伤之前额痛,皆以阳明论治。若为外感引起,葛根汤。若为内伤头痛,葛根汤加当归以补虚。如伴有眩晕者,再加菊花以疏风散热。

C、阳明经脉中寒,症见前额冰凉疼痛、呕吐酸水、脉沉迟者,吴茱萸汤

D、(唐容川)头痛在前,或兼发热口渴者,阳明经伤热也。宜加味升葛汤。

2带状疱疹发在脸部时,头部也会剧烈疼痛如三叉神经痛,龙胆泻肝汤等。

3血虚头痛:八珍汤

4肾虚头痛:天雄散

5雷头风痛,或偏在左在右者,阳虚中风寒也。宜艾灸盐摩法。

6头痛如碎,每遇阴雨更甚者,真阳不上头也。宜加味白通汤。

7头痛如破,兼见呕吐涎沫者,肝经寒饮逆也。宜加味吴萸汤。

10、呕而头痛,吴茱萸汤证。

11、胃寒呕吐、恶心造成的头晕,用吴茱萸汤,多伴有头痛。

12脑痛之病,乃风入胆经也。胆应于脑,故脑痛。胆病要兼治肺,因为鼻上通于脑,脑热则必下流清水,久则必成鼻渊矣;兼治其肺,则肺气清肃,自去平胆木之旺,而清涕不致下行。

1方用黄酒一升,柴胡五钱,白芍三两,辛夷三钱,郁李仁五钱,麦冬五钱,桔梗三钱,甘草一钱。水三碗,煎汤,入前酒饮之,一醉而愈。量好者,再饮之以酒,必以醉为度。柴胡辛散由白芍以和之;辛夷、郁仁,皆入胆之妙品;桔梗、甘草,又入肺之妙药。

2方用川芎一两,沙参一两,蔓荆子二钱,细辛五钱。水二碗,煎八分,加黄酒半碗,调匀。早晨服之,一剂永不再痛。夫脑痛者,因脑阴之虚,风得留之而不去。今补其脑则风不能存,而脑痛自愈,而头痛亦除矣。

13、头痛在侧,或兼寒热往来者,少阳经伤风也。宜加味柴胡汤。

14偏头痛,如果头面有热症,比如眼赤红,同时头又痛得很厉害,头风摩散,用油敷在痛处。15、大便后,头突然痛一下,是大肠燥屎的浊气冲上头,头会突然痛一下。大便通了,就没关系了。

16、(1讲话没有力气,一碰他就惊叫“不要动”,就是骨节间痛,寒湿,附子汤

2讲话不能大声,一大声就咳嗽、气喘,因为有痰,是心膈间病,如果是热实,大陷胸汤小陷胸汤,寒实,三物小白散

3讲话不能大声,一大声就头痛,就是头中痛。

17、妇科女孩脚冰冷,月经来的时候肚子痛,就是标准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重用芍药不但止腹痛,还让血从脚底下热起来,再加附子更好。

18偏头痛、口渴、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头痛即去。

19、头部发冷、头痛犹如戴盖一物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20强烈偏头痛、眼睛后面痛,尤其是呕吐,肝阴寒、虚,吴茱萸汤

21、(1偏头痛为少阳头痛,即胆经痛:川芎3钱,勾陈3钱,白附子3钱,僵蚕 –> 风痛止痛剂;白附子专治风吹就痛的头痛,勾陈钻入头脑深处。头病必用川芎,川芎专走血管,并合用白附及勾陈去头痛且活血。

2小孩的偏头痛也可以用吴茱萸汤

3发作性偏头痛,一般病程较短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桂枝,因风邪在早期宜散不宜补,故去人参之补,加桂枝之散。

4左边头痛者,用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防风、羌活。其偏右边头痛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芷、独活、蔓荆子、酒炙黄芩。

5时久难愈的偏头痛,应从厥阴治之,乌梅丸

22、头顶痛、印堂痛,为阳明头痛:中脘穴,针下痛消,吴茱萸汤

23、月经来就头痛:月经来的时候吐得很凶,吴茱萸汤

24印堂痛用「承气汤」;偏头痛就是「小柴胡汤」;整个头痛、头顶最痛用「葛根汤」。

25、其眉额头处(眉陵骨)痛,这种痛谓之痰厥。半夏治眉棱骨痛,能够下痰饮、下气、逐水。另外可用二陈汤加酒炒片芩、羌活、薄荷。

26脑瘤的头痛

1应会持续痛、或定时痛,而且寸上寸之脉附骨。没有的话就不是脑瘤。另外,阳不入阴时,脑瘤病人头会很烫。

2得脑瘤不见得会有痛。它呈现的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用两种药放在一起,一种叫全蝎,一种叫蜈蚣,等量,打粉放在胶囊里面,要烤干打成粉,这是息风止痉。

27、眼后痛,直入后脑,肝经连目系。可用小柴胡汤治肝经受损,龙胆草去热。川穹丹皮茜草活血化淤。

28、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耆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下放,用血府逐淤汤一剂而愈。

29高血压头痛,多属本虚标实之症。本虚是肝肾阴虚,标实是肝阳偏亢,阴愈虚则阳愈亢,甚至进一步化火、动风,以至卒中(脑溢血)。故用滋水涵木治其本,平肝潜阳治其标。生地黄、玄参、枸杞子滋肾水而涵养肝木;龙骨、牡蛎、代赭石、石决明平肝潜阳;怀牛膝引血下行,即引气火下行;白蒺藜疏肝解郁,且能祛风明目;菊花清肝火,配枸杞子、生地黄对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有良好效果。肝为刚脏,若一味用镇肝药强抑之,反而会激发其抵抗之力,故用白芍以柔肝而护肝阴,用生麦芽以舒肝气(肝木喜条达而恶抑郁),用川楝子以戢敛肝火,引肝气下达,折其反抗之力。

30、脑震荡头痛,是外伤后引起之头痛。外伤后引起的气血紊乱,阴阳不相顺接所致。此属厥阴病的基本病机,乌梅丸

31、麻黄证患者的特点是怕风,喜欢戴帽子,风吹头疼。

32头痛:

1外感表证: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

2积热里证: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

3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耆可愈;

4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用血府逐淤汤一剂而愈。

33、(1)吴茱萸汤的头痛一定是印堂处痛。

2病人头痛的时候,除了呕吐,手脚冰冷也是吴茱萸汤

3后项强痛,头痛,还有胃下垂,是胃的虚寒,不是热症。舌头是白的,厚的,胃里面是寒的。

34、只要头痛、恶心,都是吴茱萸汤。恶心,肝血不足,肝虚掉了,肝肿起来顶到胃,太冷了,肝经到头部的血管都变小了。肝经变小,所以造成强烈地头痛。

35偏侧太阳穴痛,桂枝汤加钩藤、川芎,眉棱骨或眼眶同时痛,加当归。

36勾陈也是可以止头痛,还可以让一个人情绪会比较好,不要那么烦躁。

【辩证比较】

1、关于呕:

1只是呕,它不是柴胡证,内里有停饮,小半夏汤证,就是半夏生姜。

2呕而头痛,这类是吴茱萸汤证。

3呕而发热,是少阳病,少阳病是少阳热病,那是小柴胡汤

【针灸】

1、头顶痛、印堂痛,为阳明头痛:中脘穴,针下痛消。

2、偏头痛很有名的针法是太阳率谷,从瞳子髎一针透到率谷去。用三寸针先扎到瞳子髎,捻捻针,再把针提到皮层,不要拔出来,然后手摸到率谷。率谷在耳朵的正上方,有个骨缝。把针倒下来,左手把皮拉起来,一点一点的透过去。如果你透对了,透到瞳子髎时,头痛就都没了。这是立竿见影的。透针之前,在对侧合谷下针,有麻醉作用,透针就不会那么痛。

3、偏头痛兼有恶心、呕吐,下针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一般来说,有恶心的话,下针中脘痛就已经去掉,就不用再下针其它穴位了。

4、后脑痛(太阳头痛):同侧天柱附近天应穴,初痛束骨,久痛委中

5、耳朵后面痛,人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头痛,初痛,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6、全头痛,整个头都痛。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是近取穴。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有的人撞到头顶、或百会这个地方,都可以先下百会,再下涌泉,那痛就会消失掉,无所不治。

7、眉棱骨痛,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针灸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两边都痛,就扎两边。

8、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同侧天柱下针,这是近取穴。如果是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就扎束骨穴,久痛,针委中,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

9、金门(郗穴)治疗急性疼痛效果很好。

针灸如果效果不显,可以在受者疼痛时下针,不痛时不要下针。还是不效,用“立时除痛”法立竿见影。

【辩证针灸】

1、(1偏头痛一般来说是在胆经上面,治症也在胆经上面治。

2首先下对侧的合谷,然后同侧太阳率谷。这是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

2、偏头痛兼有恶心、呕吐,下针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一般来说,有恶心的话,下针中脘痛就已经去掉。

3、眉棱骨痛,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针灸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两边都痛,就扎两边。

4、后脑痛(太阳头痛):同侧天柱附近天应穴,初痛束骨,久痛委中

5、耳朵后面痛,人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头痛,初痛,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6、全头痛,整个头都痛。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就是近取穴。清上蠲痛汤

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那个病人在头痛时,痛得已经受不了,随便你扎,涌泉一下去,整个全头痛马上好。所以,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这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涌泉可以取。有的人撞到,如在很窄的空间,站起来,撞到头顶上,或撞到百会这个地方,都可以用,先下百会,再下这个涌泉,那痛就会消失掉,几乎头顶痛、全头痛,它是无所不治。

7、印堂痛,就扎中脘,中脘是很有名治前额痛的穴道,快到什么程度,扎下去一感到酸,痛就去掉了。这些头痛几乎都是这样子,针下去头痛马上去掉,没有不会好的,除非扎错穴。

8、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同侧天柱下针,这是近取穴。如果是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就扎束骨穴,久痛,针委中,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