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hdzgx 2020-05-01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中华诗词瀚如烟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千百年来很多文人志士写出了哲理深厚的诗词,对我们后世都有很深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现在读来,仍然受益匪浅。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5首经典古诗词,还原那些千古名句的全文,看看它们有着怎样的风采。

让我们徜徉在诗词的海洋里,领略诗词之美,弘扬中华美学!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富含哲理,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是说,要想看到更加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更高一层楼。

比喻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更大的突破,必须要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它;要想看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要更深入的去研究它。

引申的含义就是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求仕不遇,心情苦闷的时候。

一日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起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羊祜当年的心境,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

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包含着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其中“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句包含哲理的诗句。

意思是: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其中蕴藏的真理就是: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这些都能感觉到,是不能改变的。人们要善于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江上寄山阴崔少妇国辅

唐/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一个姓崔的少妇的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想念之情。

其中“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成为千古名句。

这一句颔联承接诗歌首联“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的意象,诗人临景而生发哲思,表达心中的无奈。

以草木荣枯喻人生苦短,以草木无意衬人间有情,为后文表达思念之情起势。

意思是说,草木自己是没有感觉的,他们的生死荣枯自由时节决定。

花草树木的生发与枯萎是有其自己的时令的,世间万物看似合理的外因,全都是它们本该如此的。

揭示出事物的发展是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的,我们要掌握并且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才能取得成功。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调张籍

唐/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推尊李、杜的力作。认为此诗是针对当时一些人扬杜抑李或'李、杜交讥'而发。

其中“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演变成一句成语“蚍蜉撼树”,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是,蚂蚁妄想摇动大树,可笑太不自量,蚍蜉是一种身体极小极弱的爬行动物,竟然想撼动大树,这种行为多么可笑,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比喻自身力量微小,还做一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常引申为用来形容邪恶力量,狂妄骄横,不自量力,最终正义战胜邪恶。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宫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

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

末四句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

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城外的“咸阳道”和城内的“三十六宫”一样,呈现出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

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为千古名句,常用来那些为情所困而哀愁万分的人。

蕴含深刻事理哲理的5首诗词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