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大好大好大的一坨金子!!!谢谢蜀王世子

 板桥胡同37号 2020-05-01

张献忠画像


清代以来的文献中经常有关于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携带大量金银珠宝与清军于岷江上决战的记载,运宝船队大败,千船金银沉入江底,张献忠只带少数亲军突围成功。而后的数百年间,岷江边民众常能在河岸边拾到零碎的小件文物,他们都深信,这些都曾是张献忠沉船于江中的宝贝。
 
2015年,中国专家经过长时间的考古勘测,基本确认彭山区江口镇的一段长约2公里的河道,正是张献忠当年的“江口沉银”处。
 


2016年1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批珍贵文物神秘面纱揭开,除发现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被追回的国家文物金册
2017年,“江口沉银遗址”继续发掘了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被追回的国宝虎钮和永昌大元帅金印

昨日(4月29日),“江口沉银遗址”第三期考古工作正式结束,本次考古发掘又有新的重大成果:出水文物1万余件,其中重要文物约2000件,其中最重量级的文物,当属国内首次发现的世子金宝实物“蜀世子宝”。印台边长10厘米,厚3厘米,重达16斤,含金量高达95,比此前约7.8斤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重了一倍有余,含金量也更高。
 

“蜀世子宝”


如此土豪版金印,究竟是谁家重宝?它又缘何落入张献忠手中?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谈谈这块“蜀世子宝”。
 
这块金印,最重要的就是上面的“蜀”字。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此“蜀”就是三国中的蜀,其实它代表的是明朝蜀王府,“世子”为亲王嫡长子,所以这枚金印为明代蜀王世子所拥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征,也是蜀王府历代世子传用之珍宝。
 
那么,为何一个区区蜀地世子,能拥有级别如此之高的金印呢?
 

“蜀世子宝”

首先,我们先搞清楚明朝的藩属制度。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避免元末军阀拥军割据的历史悲剧的重演,决定依靠宗室子孙加强对地方的限制和监督。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前后三次分封诸王,分镇全国各地。其后,历朝册封不断。有明一代,诸皇子受封为亲王(藩王)的共有62人,全国共建有50个藩王府。其间或以罪夺爵,或因无子封除,只有29个王府得与明朝同时告终。其中,只有册封在成都的蜀王,是在一省范围内唯一存在的一个宗藩。

其中,四川作为要塞之地,有“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的战略地位,朱元璋更是非常重视。他把与自己事业上的“贵人”郭子兴的女儿郭惠妃生的第十一子朱椿,分封到了四川为蜀王。
 
朱椿是一个喜好读书和做学问的人,'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到成都后,在如今成都的红照壁一带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蜀王府,也即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成都'古皇城',成都的皇城文化源于此。还在沿锦江修建了筹边楼、望江楼、散花楼,成为了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均是朱椿之功。在朱椿的治理下,当时一直有“天下诸藩,唯蜀藩最富”的说法,由此可见,凭借强大的财力支持,想要制作出16斤的金印,也不是什么难事。
 


自朱椿后,历经12代蜀王,来到了万历43年(公元1615年)。蜀王位子传到了最后一位蜀王、朱奉铨的嫡长子朱至澍手里。朱至澍干了27年,不巧,来了个夺命的主。崇祯17年(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围攻蜀王府,朱至澍与妃嫔、宫女等投井自杀,明朝13代蜀王世系,至此结束。蜀王一共1013王,延续了267年。可以说,经张献忠捕杀后,蜀王一系的宗室成员,基本上从地球上消失了。
 
按照张献忠的性格,攻城略地之后,自然会把能拿的宝贝全都卷走,相信世代传承的“蜀世子宝”就是这样落入张献忠手里的。
 

“蜀世子宝”出土之时,已破碎成4块。从损坏情况看,应是人为破坏,这种破坏极可能是张献忠所为,他有意将其砍成多块,以表达对明代朝廷、权力的破坏、蔑视等;也可能是张献忠从蜀王府洗劫财富之后为方便携带,直接将其碎成数块(恨!恨!恨!)。
 

“蜀世子宝”金印出水的地点,还散落着金手镯、金耳环、金铤等数十件金器,堪称张献忠宝藏的“金窝子”。还有多处银锭、金锭以及金块已经嵌入岩石。
 
金银财宝走一波
大家准备好饱饱眼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