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疫情中 24名荷兰中学生帆船横渡大西洋回国

 布丰斯基 2020-05-01

(图,威尔德天鹅号帆船)

别人家的孩子!航班停飞,24个荷兰中学生帆船横渡大西洋回国

两百多年来,大西洋上一直有个传说,一艘永远无法返乡的幽灵船,只能在海上漂泊,永远无法靠岸。人们称这艘船为,“飞翔的荷兰人”。

无法返乡,大概是最厉害的诅咒之一。可是,又有什么能阻止人们回家呢?

疫情肆虐,全球断航,一群荷兰少年,乘着一艘100年前的帆船,沿着先辈的航线,历尽艰险,耗时月余,横渡大西洋,回到了家。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故事

(地图,威尔德天鹅号大西洋航线)

今年2月,疫情还没有全球爆发,一群来自荷兰多所高中的中学生,飞来加勒比海,参加一个为期6周的帆船学习项目。他们的原计划是,3月从古巴飞回荷兰。但谁也没想到,真的到了回家的日子,居然没有航班了。

怎么办?一直滞留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彪悍的决定,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驾船横渡大西洋,回到大洋彼岸的家乡。

这艘船建造于1920年,名为“威尔德天鹅号”,最初是德国制造,用来捕鲱鱼,至今整整一百岁了。2008年到2010年,全船翻新重建,增加了现代化设备,改装成机帆船。它的排水量355吨,配480马力柴油发动机。虽然它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简陋的帆船,更像是一艘游艇,但是这种体量的船,如果遇到大级别的风暴,在大洋里,跟一个火柴盒也没什么两样。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父母都同意了。这是一场冒险之旅,但也是一堂最好的人生成长课。

这群最小14岁,最大17岁的孩子,知道要横渡大西洋,有一点不安,但更多是兴奋。谁不开心呢?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这样的冒险。全世界十几岁的少年,都想骑着白马走天涯,什么都不怕。

他们只担心食物够不够吃,换下来的衣服怎么处理,好不好玩。

在加勒比海上的圣卢西亚岛,他们储备了大量的食物和水等必需品,以及保暖衣物。三四月,加勒比海是温暖的,但北大西洋的海水冰冰冷。

3月18日,在12名船员和3名教师的带领下,24个荷兰孩子踏上了这场漫长而艰险的回家之旅。8000公里的旅途,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

他们乘坐帆船,离开了圣卢西亚岛,朝荷兰进发。一位医生负责监测船上每个人的健康情况。航行两周后,船上无人感染新冠病毒。

在航程中途,到大西洋中部的葡萄牙亚速尔群岛补充生活必需品,不过他们被禁止上岸。

(地图,威尔德天鹅号经大西洋中的亚速尔群岛)

这是大西洋的“中途岛”。数百年来,人们经停这里,补充物资,然后继续航向欧洲或美洲。

3月16日,这块欧洲最西端的土地,已经发现了一例新冠病例。

16岁的学生乔纳,在船上录制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他看到岛上的人很多都戴着口罩,感到很奇怪。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世界。

海上的生活与世隔绝,简单枯燥。他们不知道,因为疫情,世界跟之前有了很大不同。

这次航行困难之一是,四十多个男男女女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几乎没有隐私。换衣服、上厕所、洗澡等,都是问题。

(图,“威尔德天鹅号”内部空间)

“威尔德天鹅号”的内部似乎还不错,但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几十天,每个人都无法真正放松。个中滋味,不亲历,不能体会。

因为是学生,在船上他们依然要学习。除此之外,也有娱乐时光,比如玩游戏,互相打闹。船上每个人都有任务,有的要在凌晨三点到六点之间帮忙盯着航海状况,有的需要打扫船上的卫生。

(图,威尔德天鹅号上的学生和船员共同收拾船帆)

经过百慕大海域时,他们充满了恐惧。这片神秘危险的海域,无数船只在此沉没。

有些孩子制作了“遗愿清单”。

漆黑的夜晚,狂暴的风浪,未知的旅途,这些不能不在这些孩子心中激起不安。万一回不了家,要对父母说什么,要给这个世界说什么,他们进行了十几年中最严肃的一次思考。

大海给他们制造危险的同时,也馈赠了很多壮美的体验。

太阳东升西落,在陆地上平常的景象,换到大洋上,则让人无比震撼。

灿烂的星河,皎洁的月光,追逐的海豚,以及少年人的敏感心事,这些,也许是一辈子仅有一次的体验。

他们的经历类似少年“派”,但又要幸运得多。陪伴“派”的,是一只随时会吃人的老虎。而这些孩子,陪伴在身边的,是一群同龄好友。

无论艰难,抑或美好,总有结束的时候。

经过38天的航行,当地时间4月26日,一个周日的早上,“威尔德天鹅号”回到了故乡,荷兰哈灵根港。

(图,威尔德天鹅号驶向荷兰大陆)

孩子们挂起了自制的“遗愿清单”横幅,上面写着横渡大西洋、在大海中游泳和在百慕大三角中求生。

船上点燃了信号弹和一枚烟雾弹,橙色的烟雾飘荡在平静的港口上空。

家长们排着队,在港口等待接走自己的孩子。

这三十多天,多少担心,多少牵挂。可怜天下父母心。

(图,威尔德天鹅号回到哈灵根港)

孩子们又是另一种心思。

亚速尔群岛上的一幕,已经让他们震惊。回到荷兰,看到人与人彼此相距那么远,他们更是讶异。这个国家和他们离开时相比,看上去已经大不相同。

按照规定,保持了1.5米社交距离,他们依次离开了帆船。

有的孩子见到父母,尖叫着冲过去,长久地紧紧拥抱着。有的家长,笑着笑着,又忍不住红了眼睛。

(图,家长与孩子的拥抱)

荷兰现在的疫情依然严重。目前,确诊患者约有3.8万人,4500人死亡。

这些孩子可能很快就会怀念大海上的生活,虽然枯燥乏味,但却有很多朋友陪伴,也不用担心病毒感染。

在那大海的那端,一定有空濛的彼岸,做温柔的梦,爱依旧让你动容。

在那渺茫的时空,一路不断失去,一生不断见证,听千百万人之心声。

亲爱的旅人,没有一条路无风无浪,会有孤独,会有悲伤,也会有无尽的希望。

亲爱的旅人,行程短暂却又漫长,盛满世间行色匆忙。

看过再多风景,眼眸如初清澄,一切终将汇聚成最充盈的景象。

最后,我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的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敢冒险乘坐帆船回国吗?当然,不是绕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再回到中国。我想,我们的家长绝不会同意孩子们冒险。哪怕是滞留在加勒比某个小岛,也好过穿越无数风浪和危险回家。家长们定会要求外交包机,把孩子接回家,然后赞颂我们祖国的伟大。这是已经有过的事情了。可能,这就是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区别吧。

歌词:

我在远航,我在远航,穿越海洋,重回故乡

我在远航,乘风破浪,向你靠近,获得自由

我在飞翔,我在飞翔,像那鸟儿,展翅翱翔

我在飞翔,穿过云朵,向你靠近,获得自由

是否听到,我的歌唱,夜色茫茫,道路长长

我命垂危,人世凄凉,有你依偎,宛若天堂

(文章来源:4月29日网络“码头青年”文章,作者:边城蝴蝶梦。稍作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