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旧事:红得发紫话桑葚

 吴越尽说 2020-05-01

周德华

我们养蚕之乡的小学生,课余都有养蚕的爱好,一只纸盒养着数十条上百条蚕宝宝,从蚁蚕直到结茧,朝探夜视,眼见日长夜大,其乐无穷。摘桑叶亦是一趣,放学后,跳跳蹦蹦往郊外桑树林里一钻,只听得桑园里像童声大合唱一样,爬树、采叶、摘桑葚,嬉笑耍闹,玩够了再钻出来时,准能把你吓一大跳:一个个的脸上满是紫红色的花道道,不是演戏,只为抢吃桑葚也。

暮春的桑园生机盎然,万绿丛中萌出点点猩红之火,几度艳阳,几场春雨,催长催熟了桑葚,累累欲坠。桑葚是聚花果,呈长卵形,单果粒粒饱满,像粗大浑圆的鱼子那样,紫红色的桑葚和油光光巴掌大的桑叶,相映成趣,红腴绿肥。

摘桑叶免不了要顺手牵羊采几颗桑葚解馋,初次尝新,尽挑鲜红夺目的,入口满嘴酸涩,吐犹不及。后来吃出经验来,就懂得专挑紫的来摘,“红得发紫”恐怕源出于此了。除了摘取满把桑叶外,还得用手绢包上一包桑葚带回家,把它们挤压成汁,让甘甜醇厚的绛色原汁滋润嘴唇和咽喉,此时此刻,才真正感到不虚此行。

几颗桑葚下肚,双唇染得发紫,十指尖尖“血”淋带滴,怪怕人的。顽皮的孩子还要用桑葚汁在脸颊、颈项、手掌上乱涂乱抹,大人蓦地见到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

桑葚向来不登大雅之堂,难在水果店里占一席之地。为此,春末夏初,桑葚熟了,乡间妇女往往把自己打扮一新:盘着发髻,插上银簪,戴上蚕花,身穿阴丹士林布紧身短衫,挽着扁平的圆竹篮,串街走巷叫卖:“桑果要啦!桑果要啦!”独特的太湖口音,软糯悠长地在屋宇墙壁间回荡。那叫卖声通常在饭后响起,隐隐约约在午间的梦境里萦绕,这大概是她们从蚕事家务里偷闲背上一篮上街换些零花钱。

这个时辰上市的桑葚多半是刚摘下来的,鲜美可口,若是上午上市的,就可能是隔夜货了。

桑葚成熟之时,也是蚕儿即将上族,银茧丰收在望的时候,因而叫卖声不同于一般小贩的粗声吆喝,而是清丽中带几分期望,委婉中存几许希冀,听来动人,闻之悦耳。圆竹篮上盖了块洁净的湿毛巾,揭开毛巾,一阵清香扑鼻。篮底铺了一层厚厚的桑叶,叶面上堆成一堆紫水晶似的桑葚,闪光夺目。

卖桑葚不用秤,她们都随身带只蓝边白瓷小酒盅来舀,当年,一枚铜板能买得好几盅桑葚。在采收旺季时,甚至车站、轮埠、茶肆、酒楼、书场、戏院、学校门口都有卖桑葚者的身影。唯恐天气一热桑葚酸败,这时节的价钱低得异乎寻常,近乎白送!有时蚕事较忙,抽不出人手,只得任凭它烂掉,落在地上,回归自然,化作深绛色的团花,又连缀成一片紫黑色的地毯。

桑葚呈红发紫是高含铁质和维生素之故,医书上说它性寒味甘,具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效,能治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肠燥便秘等症。以前曾用它制成桑葚膏和桑葚酒,其汁则是最好的天然色素。现在桑葚难觅,其制品已绝迹十几二十年矣!

漫步乡间,尽管桑园连绵,枝繁叶茂,却很少长桑葚,偶见羞答答地露出一点芽头,却修不成“正果”。请教了蚕桑专家,始知这是桑树品种改良的结果,只长叶不长果,唯求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俾使蚕壮丝美,增产增收,再说桑树更新期短,亦难以结出果来。

伴随着童趣,桑葚只能留在遥远的记忆中了

写于199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