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诞真面目曝光:原来不要脸的人,活得更开心

 韩不一 2020-05-01
如果“内向”与“外向”的区别,不能让你对认识自己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那么,今天所说的“内倾型”和“外倾性”将会让你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李诞与许知远的“神仙打架”  

简单来说,外倾型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而内倾型则是在恒定不变中认识自己的。

怎么理解呢?

在《十三邀》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李诞问许知远:“你有没有想过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许知远:“死在女人身上。”

李诞:“我觉得这就是知识分子和艺人的区别,就是我这么想我也不能这么说。”

许知远:“为什么呢?说了会怎么样呢?”

李诞:“会少赚很多钱。”

许知远:“真的吗?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赚不到钱了,那你给我讲讲怎么赚钱?”

李诞:“就是不用说太多真话,不要挑战太多人敢想不敢做的事。你要用包装的方式,比如把刚才这个‘我想死在女人身上’这件事,改成一个段子,我就能说了。”

许知远:“那我觉得我比你过得开心多了,某种意义上。”

李诞:“你做自己可以,但是就是赚不到钱了,还得被人骂。”


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谁也没有说服谁。

许知远是内倾型性格。

▲许知远

用他的话说:“人不可能不带偏见。”

在许知远的书里只看到他本人,如果写梁启超的话,怕看不到梁启超,只看到许知远。许知远说:“在这个从众的年代,包裹自己是相对安全的,特立独行的越来越少了。”

“如果我们缺乏思想塑造,就会沦为信息俘虏。当一个兴奋点出现的时候,就会蜂拥而去。当风暴过去了,就寸草不生,去寻找下一个风暴。风暴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去种很多绿洲,建很多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不同思维方式的绿洲,它会抵御风暴的。”

在他写作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读者的,也不会考虑到自己,他想的是要尽力传达自己的心声。

然而,李诞是外倾型性格。

▲李诞


对内倾型来说,自我是十分重要的。而与之相反的是,在外倾型看来,自我绝对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他对自我关注极少。

李诞很喜欢结交陌生的人,后来发现都一样,虽然失望了,但转念一想,世界的运行逻辑就是这样的,那就不如自己也运行起来吧。

他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人就是为别人活的,如果充分的自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就死了

李诞说:“我最害怕的就是有人告诉我做自己,我做自己你就见不着我了,我做不了自己,我只能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就好比那句话,春花与秋月再美,如果没有人的见证,也不过是孤芳自赏。

李诞就此大胆问过许知远:

“我读过您的文章。不知道是不是冒犯您?我觉得您在自我里陷得太深,或者说纠缠的太深。对读者来说极其不友好。”

许知远:

“对我来说,任何好的创作者,都是陷在自我里极深的。如果一个创作者不是在表达自己,他在表达什么呢?你能表达别的什么呢?”

李诞:

“我希望活得流于表面,人是为别人而活的,我希望给人带来快乐,不想给人添堵。”


有时候,我们互相怀疑对方的信念,是因为我们试图寻找同类。

然而,席勒与歌德争锋相对,但也情比金坚。


  席勒与歌德“性格迥异”,又“志趣相投”  

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位伟大诗人,也是当时旗鼓相当的朋友和对手。

他们结成了亲密的友谊,彼此都觉得没有对方就根本无法过活。

 席勒 

一个人“在永恒不变的自我中且只有在这之中”揭示自身时,就说明他看问题的角度是内倾型的。

席勒是一个内倾型人,因此他与观念的联系的紧密程度要远远超过他与实物世界的联系。对他来说,自我的观念是意识持续起决定作用的标记,而与客体的关系则处于它的对立面。

▲席勒


在以下论述中,席勒的内倾型立场简直显而易见:

在一切变化中始终保持自身不发生改变,将各种知觉转化为经验,换句话说,就是将知觉转化为认识的统一,使他在时间中的各种表现方式变得与所有时间的规律相适应,这是他的理性本性给他规定的规律。

 歌德 

对于外倾型而言,个人在且只有在它的关系中才能进行自我揭示,也就是说在与客体相关联的功能中才能揭示自己。

歌德就是典型的外倾型性格,他曾描述过自己:

我是一个喜欢沉思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所以我从不渴望也不希望从一切呈现在我面前的事物身上得到任何强加于它们身上的东西。客体对我来说,只有是否符合我的兴趣之分,而没有其他的分别。

▲歌德


席勒清楚地感受到他与歌德的性格差异。因为,歌德较为外倾的本性,被他感受成了某种在客观上与他本人相对立的东西。

而歌德也受到了席勒的影响,他说:

假如我能以某类客体的表现者的身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那么你也引领着我摆脱了过于严厉地观察外部事物以及同它们之间的关系,让我重新找到了自己。

在你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更公正地观察人类内部世界的复杂方面

 高山流水觅知音 

▲席勒与歌德


席勒发现,歌德身上有一种东西能明显地完善或补充他的本质,同时也感觉到他们之间存在差异。在下面叙述中他作了暗示:

不要认为我拥有多么伟大的观念上的财富,因为那些通通来自于你的身上。我的需要与努力是要从少量的东西中发掘出更多的东西来。如果你认识到我缺乏常人所熟识的知识,那么你也许会发现我已经获得了的成功。

因为我的观念范围过于窄小,以致我能更快更频繁地穿越它,所以,我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形式创造使本来缺乏的内容变得更加多样

你努力对你那巨大的观念世界进行简化,而我致力于在我极少的财富中创造出多样性。你拥有一个可供统治的王国,而我则拥有一个庞大而繁杂的观念家庭,我的目标是要将把这个家庭扩充成一个小宇宙。

这种差距,对旁人是一种永久的隔阂,而对知音,却是一种难得的相逢。

歌德比席勒年长10岁,但在席勒死后又活了20多年,承受了20多年刺心的怀念。

上天让他们同时生病,歌德抱病探望席勒,后来又在病床上得知挚友亡故,泣不成声:“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歌德曾说:

“我们两人,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相投,相互影响,有许多诗意是我指出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情况正好相反……”


每个人的性格,都位于内倾或外倾的某一点上。如果当需要内省的时候,外倾者可以变成内倾的;当需要社交的时候,内倾者可以变成外倾的。

随机应变、自由切换,就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