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文)人生缘来五月风景

 01一线 2020-05-01

(杂文)人生缘来五月风景

文|01一线

风景缘于自然山水,更是缘于人类精神。先有风,然后才有景。自然山水和人类改天换地的精神融为了一体。那么,五月有哪些风?至少有个劳动节和母亲节,两个节日构筑了世界和人间许多的美妙风景,启开了人间许多的沉思。

公历5月1日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劳动节本意是劳动最伟大,劳动者最光荣。大家共享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这才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这个观点也契合东方的作为。这与西方资本精神取代人文精神不同,东方的华夏向来反对不劳而活,认为大拙胜于大巧,一份耕耘,三分收获。幸福之花汗水浇灌,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只有付出勤奋和努力,踏实肯干得来的成果才会心安理得。这里,拙是朴实,但朴实的劳动基于正确志向和心力,所谓以志以力,知行合一,这样,我们就不论路有多长,面对任重道远而上下求索,恢弘进取,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终会不断靠近和实现目标。这样心甘情愿的劳动过程,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幸福快乐,人生的意义不就在过程中吗?淡化劳动的结果,享受劳动本身所赋予的价值,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得道的人生。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好逸恶劳的人,他只会贪婪和冷漠,公子王孙把扇摇,这群人是最缺少贵族精神的。一个劳生不断的人,他的忧患意识和同情之心,是那些懒汉想象不到的。那些勤奋劳动的平民,是真正具有贵族精神的,是中国前进的动力。劳动与道德紧密相关起来的文化里,如《悯农》、《蚕妇》和《陶者》有关吃穿住三方面的诗词写照。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中国传统中优秀的士大夫精神,皆从土地中汲取智慧,他们也多半出身贫苦操劳的平民阶层。因而,在这些优秀人物的笔下,往往与农夫自比,勤于写作叫做笔耕不辍,这份基于劳动的情怀,是充满着动人力量的。


新中国的政府劳动人民的政府,它的勤政体现在为人民服务,因为深知民间疾苦,政府大力提倡国民勤劳和诚实劳动,并以此来达到小康,过上物质和精神都充实的生活。要想办法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抑制资本势力的膨胀,健全基于劳动基础上的公平正义,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中国社会所以能和谐前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所在,这是体现新中国基本制度优越的地方。


而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如今流行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节日,现在的一些国人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竟然会说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熟不知中华作为礼仪之邦,岂在落后于他国文化。我国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唐代孟郊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慈子孝留传下来最著名的就是‘四大贤母’。分别是孟子的母亲,陶侃的母亲“陶母退鱼”,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和岳飞的母亲“岳母刺字”。其中孟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孟母三迁”,孟母断机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地方民间的传说举不胜举,比如,辽宁南部平原上有座望儿山。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了供儿子读书辛苦劳作,儿子决心苦学成才报答母恩。然后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很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其实,她的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这座母亲山与大禹治水故事之中的望夫石颇有几分相似精神。后来又演绎到母亲河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母亲的情愫。


母亲,多么平凡的字眼,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人类的生生息息无不与母亲有关,母亲在那,那里就是伊甸园。中华母亲总会基于健康、善良、贤惠、信赖、温柔大方、知书达礼、自尊、自立、自爱和浪漫,向世人倾尽她此生的柔情!总会以自己的开明、健康、睿智、理智、善良和美丽并惠及人类,成为这个星球的大福和未来的希望!没有太阳就没有花朵,没有母亲就没有人类。母亲中有数不尽的英雄豪杰,母亲中有说不完的聪慧智者。世界因为有母亲而存在,世界因为有母亲而精彩!


天下谁人无母亲?天下谁人不受母爱?天下谁人不爱母?母爱,爱母,是人之天性,是爱心的起点和基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初始源泉。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设备技术、企业管理、网络与信息技术。个人辞条列入大型文献《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编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