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分关节疼痛的临床特征

 玄德玄同 2020-05-01

关节疼痛牵涉范围非常广泛,种类繁多,病因各异,普遍的临床症状均可表现关节疼痛(arthralgia)。其中痹症是引起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一.何为痹症

痹症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导致肢体经络痹阻,出现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麻木、酸楚、重着,或关节肿胀、变形,屈伸不利、僵硬,甚至内舍于五脏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痹症的分类与处理

首先分热痹与非热痹,非热痹根据风、寒、湿三气的偏胜分为行痹,痛痹,着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

(1)关节热痛(热痹):以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不能屈伸,得冷则舒为特点。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纳少,烦躁不安等。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可单一出现,或热与湿相结,湿热闭阻,表现为关节或肌肉红肿热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可反复发作。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膝关节、踝关节、趾(指)掌关节等。也可见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感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久治不愈者、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某阶段表现为热痹时,均可依热痹辨证论治。

(2)游走痛(风痹):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肢体关节疼痛酸楚,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或伴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腻,脉浮或浮缓。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纤维肌痛综合征等出现风痹表现。基本病机是风邪为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肢体关节经络。邪实以风邪为主,可挟有寒、湿、热等邪;正虚以营卫气血不足为主。病位在肢体、关节、经络,病位较广,但以上肢、肩背部多见,少数发于肌肤,可涉及心、肝、肾等脏腑。

(3)关节剧痛(寒痹):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增剧,日轻夜重,关节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苔白,脉弦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季,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

(4)关节肿胀(湿痹):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为感邪创造了条件,多见于下肢,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三.诊治

热痹诊治

1.风热痹阻证:清热疏风,活血通络。主方大秦艽汤加减。若局部肿胀甚,加防己、苡仁;游走痛甚可用威灵仙、海风藤;肢热有红斑加忍冬藤、桑枝。

2.湿热痹阻证:清热利湿,宣通经络。主方宣痹汤。

3.寒证错杂热重于寒证:清热活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主方痛风汤加减。

4.热毒证: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活络。主方清瘟败毒饮。

5.痰瘀热阻证:行瘀化痰,清热通络。主方身痛逐瘀汤合双合散加减。

针灸:阿是穴和局部经穴,加大椎、曲池。

风痹治疗原则

1祛风通络:主症: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畏寒恶风。兼次症:遇寒痛增,得热痛减,上肢及肩背部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或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防风汤加减。上肢关节为主加白芷、川芎;下肢关节为主加独活;腰背关节为主加杜仲、寄生、续断。

2针灸疗法:上肢取曲池、肩髃、风池、合谷;下肢取阳陵泉、足三里、风市、环跳、解溪、昆仑等。适用于风寒痹阻、风湿痹阻证。

痛痹治疗原则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选方:乌头汤。通络开痹片。

针灸:阿是穴和局部经穴,痛痹者,加肾俞、关元。

着痹治疗原则

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主方薏苡仁汤

针灸:阿是穴和局部经穴,阴陵泉、足三里

视病情适当对患处进行热熨、冷敷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