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文怎样做到中心集中

 kanglanlan 2020-05-01

一篇作文要有一个中心

一、没有中心的文章好比一团散沙

如果几个人围在一起谈“山海经”,那么可以天南地北东拉西扯,你说一句他插两句;要是你告诉人家一件事或讲一个道理,就不可以东拉西扯,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如果两人讨论一个问题,更要围绕问题的中心说话。做作文就是要把某件事情或某个道理告诉别人,因此一定要围绕中心,没有中心的作文别人看了会觉得你不知在讲什么。

病文示例:

我的姐姐读书很用功,老师常表扬她,她得的奖状墙上贴了一长排。她还给我编织过一双毛线袜子,穿在脚上既漂亮又暖和。有一次妈妈叫她去小镇上买一瓶醋,她却买回来一瓶酱油。妈妈批评她,她哭了。这事还写在她的作文里。我不大跟姐姐一起玩,因为她是女孩子。我跟很多男孩子在一起,我们钓鱼、游泳,有时还去爬山。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着吃。有一次我叫姐姐一同去捉鱼,她怎么也不肯,真没劲。

(简析 :大家看了都会觉得稀里糊涂:写姐姐是个好学的人吗?不是;写姐姐心灵手巧吗?不是;写姐姐不会办事吗?不是;写“我”有很多好朋友吗?也不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而表面上看这也“是”,那也“是”。它的毛病就在于没有中心,东拉西扯,所以不像文章。这样写出的作文,当然不是好作文。按上面这段文字,可以分别写几篇文章:第一篇,姐姐是个勤奋学习的人;第二篇,姐姐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第三篇,我的好朋友;第四篇,我和姐姐。若要写这4篇作文,当然还要补充很多内容。没有中心的文章,好比一团散沙、一堆乱砖块。)

二、一件事,一个中心写一件事,不仅要把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写清,还要让看你作文的人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要说明什么意思,这就是作文的中心。如果一件事虽然写清楚了,但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不能算是好作文。

病文示例:

告 状

星期天,我和郑小军、陆平和吴康健在里弄里踢皮球。球是陆平的。踢到20多分钟时,郑小军猛地一脚抽射,不料皮球被踢破了。陆平要郑小军赔,郑小军不肯,说那是旧皮球,而且不是故意踢坏的。两人争吵,最后动手打起来。我和吴康健怎么也劝不住。

第二天,陆平向周老师告状,说郑小军踢坏了他的皮球,还打他。周老师向我和吴康健了解情况。我们说皮球不是故意踢坏的,两人打架是陆平先动的手。最后周老师判我们三个人合赔一个皮球。郑小军出一半钱,我和吴康健合出另一半。

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跟陆平一起玩了。

(简析:这是写的“一件事”,事情有开始、经过和结果,应该说故事是完整的。但我们要问,小作者写这件事想说明什么呢?是要批评陆平吗?那么批评他什么呢?是要批评周老师判得不公正吗?也不像。总之,写这件事没什么意义,对读这篇作文的人毫无启发和帮助。)

作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有积极意义,或表扬好人好事,让人学习,或批评坏人坏事,让人受教育。即使写自己的事,或经验,或教训,也都要有教育意义。下面一篇作文也是写“一件事”,它的中心思想明确,而且有教育意义。

范文示例:

一天,我走出家门口,突然发现门外蹲着一只波斯猫,“咪咪”地朝我叫。那猫还小,浑身洁白,金灿灿的一对大眼睛,可爱极了。我把它捧起,转身朝楼上走。我让它待在纸盒里,给它吃饭,可是它不吃,不停地叫着。我逗它玩,它也没兴致。

爸爸下班回来了,他见了猫就问:“哪里来的?”我骗爸爸,说:“阿强给我的。”爸爸沉思了一下说:“阿强——,我从没见过他家养过猫。”阿强是我同学,离我家只隔三四家,爸爸跟他家很熟悉。待爸爸再追问,我只好直说了。

“那不行!这是人家走失的猫,要想法还人家。”爸爸说。这时妈妈也回来了,她认为留下猫就是偷窃行为,也主张要还。于是我抱着猫,跟着爸爸挨家挨户去寻找失主。可他们都说没丢猫。看样子一下子找不到失主了,爸爸向邻居讨了一块鱼,小猫吃得津津有味。当晚我和爸爸想了个主意,写了一张寻找猫主人的启事,贴在弄堂口。

这一招果然有用,第二天早晨,猫主人找到我家来了。她说那猫是花了100元刚赏析:买的,因为不熟悉逃出来了。我把猫捧给了她,她再三感谢后走了。猫跟着主人走了,我心里反倒变得高兴了。

(赏析:这篇作文写了“一件事”,从捡到猫写到寻找猫主人,最后归还失主。说的是猫的事,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做诚实的人。“要做诚实的人”这就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有积极意义,能教育人,因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应该诚实,不贪小便宜。)

三、一段议论,一个中心

写人、记事、状物的作文叫记叙文,发表议论的作文叫议论文。记叙文要说明的主要意思叫中心思想,或叫主题;议论文要说明的主要意思叫论点或基本观点。不过,为了方便,我们也把它叫中心思想。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在日常生活中发表议论的机会很多:表扬别人要议论,批评别人也要议论,讨论某件事要议论,跟别人争论更要议论。议论是对某件事、某个人或某种主张表明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就是说话的中心。没有中心的议论叫乱吹。请看下面两段议论。

范文示例:

(1)同学上课迟到了,老师常把他们关在教室外面不让进去,有的还要被狠狠地训一顿。有的同学交不出作业,老师也要狠狠地把他骂一通,甚至不让他上课。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上课迟到有各种各样原因,有的因为睡懒觉而迟到,这要批评,可有的可能身体不好,可能家中有事,可能上学路上发生了意外,老师应该调查一下。交不出作业的情况也是各种各样的,不能一概说他们是贪玩、偷懒。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评一通,这会伤害同学的心。

(2)我们村上有很多茅坑,每天家家户户都把粪便倒在茅坑里。茅坑是露天的,臭气阵阵,一到夏天,茅坑里飞出很多苍蝇,传染疾病。常有鸡鸭掉进茅坑淹死,有时小孩也会跌进茅坑,因此我建议茅坑上要加盖,既卫生又不难看。村上的茅坑东一个西一个、屋前屋后路边几乎到处都有,最好集中在一起,让村子整齐清洁一点。

(赏析:以上两段是议论性的文字,也叫议论文。第一段说了迟到和交不出作业的同学受老师批评的现象,小作者的用意是希望老师批评学生要调查研究,它就是这段文字的中心。第二段是议论农村茅坑的事,小作者说明茅坑要加盖,最好集中起来。这两段话,中心思想都很明确,别人一看便知道。)

四、一个中心贯穿几件事

一件事说明一个中心,这比较容易写。几件事贯穿一个中心就稍微难一点了。请先看下面一篇作文。

范文示例:

居 委 干 部

我家搬进新的居民新村后很多事情感到不方便:买油盐酱醋要走不少路;没有车棚,房前屋后停满了车;公用电话也没有。有一次居委会召开居民会议,妈妈把意见提了。

不久,居委会隔壁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不仅有油盐酱醋,还卖大米、啤酒、冷饮、糕点。这下我们方便多了,买小东西再也不用走很多路了。

有一天下午,我见居委会干部在搬运毛竹、木头等。第二天又见他们在打桩搭棚,我想可能是搭建临时住房,出租给外地民工。可一星期后见到居委的一张告示,说车棚已建好,居民可停车。于是我家三辆自行车就停进车棚,再也不受风吹雨淋了。车棚还有人专职管理。

我们的居委会干部真是热心为居民服务的人。

(赏析:这篇作文写了两件事,一件是居委会开设了小杂货店,另一件是搭建车棚。这两件事合在一起表达一个中心:居委会干部热心为居民服务。作文中心明确,事情也叙述得清楚完整,所以是一篇较好的作文。这篇作文中的两件事类型和性质是相同的,还比较好写。有时两件事性质并不相同,要表达中心思想就稍难一点。)

范文示例:

我 的 母 亲

每当同学们在一起议论自己母亲的时候,我都禁不住暗暗地骄傲起来,因为我有一个好母亲。

记得有一次中午放学,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没带雨具,可怎么回家呀?一时急得我在教室里团团转,我想:“今天只好饿一顿啦!”正在这时,同学小李告诉我,说母亲给我送饭来了。我不顾一切地跑下楼。校门口,母亲打着伞,怀里抱着饭盒正等我。母亲见了我,急忙把伞给我遮在头上,把饭盒交给我,说:“伞给你留下,快回教室吃饭吧!”我要把伞给母亲,她却怎么也不肯,望着母亲在风雨里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有些同学总想让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自己,却不希望母亲对自己严格要求。其实,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呀!今年夏天,我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穿上了色彩鲜艳的小旗袍,觉得很好看。我回到家就嚷着让母亲给我也做一件。母亲不同意。当时我很生气,说她舍不得花钱。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委屈得都要哭了。这时母亲悄悄地走到我身旁,坐下来说:“小蕾,家里不是舍不得花钱,你想想,旗袍是小学生穿的吗?老师不是讲过,美不光在外表,还要看心灵吗?”说着,母亲打开一个纸包,拿出一条新裙子,说这是她用这月的奖金给我买的。看着这条蓝色,镶着白条边的学生裙,我一头扑到了母亲的怀里……

我为我有一个这样关心、爱护我的母亲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赏析:本文写了两件事:一件是母亲给“我”送饭送伞,一件是母亲教育“我”不要穿旗袍。这两件事从表面上看是不相关的,但实际上有联系,它们合在一起说明一个中心思想:母亲从生活上、思想上关心“我”,也可以用“母爱”来概括。从另一个角度说,作者用“母爱”这个中心思想,把两件事串联起来了。有的作文,用一个中心思想串联三四件事,或者说三四件事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有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表叔》的作文,其中记述了四件事。第一件事,为了开办集体的社办工厂,他卖掉了拖拉机出资帮助;第二件事,他先安排家庭困难的人进工厂,自家人放在后面;第三件事,有人把劳动工具私自拿回家,他狠狠地批评了;第四件事,他用自己的钱招待客户。这四件事说明一个中心:表叔是个爱护集体、大公无私的人。)

五、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有同学问:先有材料再确定中心思想呢,还是先确定了中心思想再思考材料?这不能一概而论。有时是先有材料再确定中心思想的,特别是自由命题作文。比如你在学校或社会上看到了一件好人好事,你把这事写下来,赞美某一种思想品德,这是先有了材料再确定中心思想的。再如你见到有人欺侮小同学,甚至向小同学敲诈勒索,你把它写出来,批评这种恶劣行为,这也是先有了材料再确定中心思想的。有的时候是先有了中心思想再思考材料的,特别是命题作文。如老师出了《母爱》这个题目叫大家作文,“母爱”就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于是要围绕“母爱”选择材料。再如《我受到了表扬》,这题目就是作文的中心思想,接下去要围绕这个中心思考材料。有人写拾金不昧受到了表扬,有人写帮助同学温课迎考受到了表扬,有人写勇于承认错误受到了表扬,有人写尊敬长辈受到了表扬……总之,不论写了什么事情,中心思想都应该是“我受到了表扬,心里很高兴”。有的命题作文,题目上一半中心思想已规定,另一半要大家补充。如《这种行为应该批评》这道题,该批评什么不良行为由大家决定。你可写“随地吐痰的行为应该批评”、“赌博应该批评”、“欺骗人的行为应该批评”、“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的行为应该批评”等。

先有材料再确定中心思想,或者先确定中心思想再思考材料,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六、中心思想怎样表达

作文的中心思想要概括地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达。如“我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谦虚使我进步了”、“这是一朵精神文明之花”、“我们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人人要为集体争光”等。

有人问:中心思想写在文章什么地方?一般地说,中心思想大多写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写在开头的如:“我的爸爸是个热心于公益的人。”接下去记叙了他“爸爸”为里弄掏窨井和出黑板报两件事。再如:“骄傲的人往往要失败,这是我从在象棋冠军争夺战中败给对方那件事得出的教训。”接下去便回忆那次象棋冠军争夺战的经过及自己骄傲自大的情绪。

中心思想也可以写在作文结尾的地方。有同学写《我得了优良成绩》,作文开头说自己成绩一般,虽很努力但总进不了班级前五名。后来听从妈妈教导,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向人讨教。接下去叙述了两件向人讨教的事。作文结尾时写道:“我深深地懂得了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再有一篇作文题为《我的爸爸》,写爸爸偏爱弟弟而歧视“我”这个女孩的几件小事。作文结尾时写道:“爸爸,你不该重男轻女!”批评“重男轻女”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也可以出现在作文中间。有篇作文题为《我们的老师》,上半篇写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下半篇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在上半篇与下半篇之间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既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又十分严格地要求学生。”这句话既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有人问:中心思想不直接写出来可以吗?完全可以。事实上有很多作文它的中心思想没有用一二句话写出来,这不是没有中心思想,而是中心思想要由读者自己去归纳或体会。比如有同学写了在公交车上见到互相让座的几件事,他很感动。读者就可从中概括出“精神文明建设的花朵处处开”或“人与人之间应互助互爱”这样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不直接写出来,有时反而比直接写出来的更好。

病文呈现:(中心不明,立意不深)

岁月的痕迹

岁月如一把锋利的刀,任意地在人的脸上刻下道道皱纹,令人伤感……

从记事起,我便和你在一起玩要,记得我六岁的时候,我和你一起玩“五子棋”。当时我自己马上就要输了,于是偷偷地拿出一块“棋子”阻挡了您前进的脚步,您看着那凭空多出来的“棋子”疑感地问道:“为什么我先没有看到这颗“棋子”呢?”我听后支支吾吾地说,“有,有吗,那,那一定是您眼花了,看错了,您都五十多岁了,眼花很正常的。”

你听后长长地“哦”了一声,并用略带探究的目光看着我说:“那可能是我眼花了吧,可我怎么看到了一只狐尾巴在招晃呢?”我急忙说“我才没有狐狸尾巴呢。”说完我意识到不对,急忙用手捂住嘴,满脸通红。您看到我这般模样便哈哈大笑,满头的黑发随着阵阵微风飘舞,脸上浅浅的皱纹也仿佛开了花。这一笑使我的脸更红了,活像一个熟透的苹果。

(叙述自己小的时候与奶奶的亲密无间的往事,但是未能阐释“岁月的内涵,中心不明。)

不知是何时,我和你渐渐失去往日的亲密,增添了几分生疏,我们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见面除了几声问候的话语竟没有别的语言。当我上初中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变为一周两天。

我知道您不会再和我一起玩要了,因为是我的忙碌吗?其实,最主要的是我们之间出现了代沟吧。我跟你说许多学校的事情,你置若罔闻,眼睛看也不看我,似乎是我已不存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你看到邻居家中多了一个男孩,你心生羡慕。然而又没有任何能力让妈妈再生一个男孩,恰恰是我又是一个女孩,你的无奈你的痛恨都转移到了我的身上,这种痛让你失去了对我的热情。

(奶奶不理我的原因是她重男轻女,揭示上文设置的悬念,而本文所应揭示的“痕迹”却不知要表达什么,中心不明。)

我这个年龄阶段,本应是开心的,可我为什么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让我那样的痛心?为何岁月不能给我带来幸福与快乐?难道只是因为我是女孩吗?

(方法导引:作文,无非要告诉人家一件事、一个想法或对某人某事的态度等,必须要将自己的意思交待清楚,这就要求文章必须做到“中心明确”,只有中心突出了,文章才能感人至深。中心要靠材料来支撑。本文写“岁月的痕迹”是奶奶身上的痕迹,显示了岁月的流逝与无情,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先写自己小的时候与奶奶的亲密无间,看到的是奶奶还较年轻的模样,但是未能阐释“岁月”的内涵,后文却是写奶奶重男轻女,揭示奶奶不理“我”的原因,与“岁月的痕迹”没有关系,说东道西便造成了中心不明确,立意不深刻。

1.首先要明确,“岁月的痕迹”中,“岁月”是事件的起始点,而“痕迹”是体现中心所在,用“年轮”“平台”“凹的”“皱纹”“白发”等,来显示人或事物身上的某种与岁月相关的特征的。在这些“痕迹”之下,会生发怎样的感慨?这便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

2.本文所选材料是与奶奶之间的交往,随着岁月的流逝,奶奶留下的痕迹是苍老,是皱纹,是不够灵便的肢体,在与奶奶的交往中突显奶奶的精神或是对“我”的爱。

3.开头要扣题,结尾点题,回应开头,总结全文。并挖掘出“痕迹”的内蕴。)

升格作文:

岁月的痕迹

岁月如一把锋利的刀,在您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伤痕,在岁月的洗礼下,我

长大了,您却变老了。 ------题记

从记事起,我便和您在一起玩要,记得我六岁的时候,我和您一起玩“五子棋”。当时我眼见自己马上就要输了,于是偷偷地拿出一块“棋子”阻挡了您前进的脚步,您看着那凭空多出来的“棋子”疑惑地问道:“为什么我先没有看到这颗“棋子呢?”我听后支支吾吾地说:“有……有吗?那……那一定是您眼花了,看错了,您都五十多岁了,眼花很正常的。”您听后长长地“哦”了一声,并用略带探究的目光看着我说:“那可能是我眼花了吧,可我怎么看到了一只狐狸尾巴在摇晃呢?”我急忙说:“我才没有狐狸尾巴呢。”说完我意识到不对,急忙用手捂住嘴,满脸通红。您看到我这般模样便哈哈大笑,满头的黑发随着阵阵微风飘舞,脸上浅浅的皱纹也仿佛开了花。人都说岁月催人老,可我却在您的脸上看到了孩童般的喜悦,那刀刻般的痕迹并没有掩埋您的微笑。

(祖孙二人快乐地玩乐,这种场景是温馨而甜蜜的,为后文“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埋了伏笔,紧扣“岁月”。)

转眼,我十四岁,您六十四岁,我要去镇上读书,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我恋恋不舍地与您告别,当校车将我拉向远方,我回头张望,从车窗里竟看到您在瑟瑟秋风中显得那样瘦小,被风飘起的发丝在渐行渐远的视线中竟是灰白的,那满脸的沧桑竞在我一个月的校园生活中挥之不去.

一个月后,我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屋顶上的炊烟正在缭绕,我看到您正端着竹筐吃力地向屋里挪动。我喊一声,您才转过身来:您的头发已经半白了,皱纹也爬满了您饱经风霜的脸。您晦暗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明亮了起来:“大孙女回来喽!”您蹲下身子放下竹筐然后又站起,那吃力的动作竟然让我惊愕了半天。我突然意识到您老了。在跟您在一起的长久的岁月里,我未能发现岁月夺走您的朝气,而今,一个月未见,怎么会就这样迟钝了呢?是因为以前长久的厮守,未能感觉岁月的变迁?还是因为我一个月的思念里一直是您矫健的身姿?或许是我突然间长大了?感受到岁月赐予人的内涵太多?

(看到奶奶的变化,心痛之感油然而生,紧紧围绕“痕迹”来写,表达自己对奶奶苍老的心痛。)

您从锅里拿出热气腾腾的馒头,一如既往地放在我的面前,看着我蘸着糖一口一口地吃,微笑着,深深浅浅的皱纹在额头上横向点缀,眼角下垂,微张的嘴,牙齿稀稀落落,除了那温暖的眼神,所有的似乎都变了。

见到你,本该是开心的,可我为什么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时是那样的痛心?为何岁月的痕迹不能带来幸福与快乐?难道只是因为我长大了,您变老了吗?

岁月的痕迹,我的心泛起一丝苦涩!

(因为岁月给奶奶带来的苍老,作者内心的痛楚不言而喻,表达作者对奶奶的爱,至此中心得以突出。)

(赏析:改后的文中,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情节了。小时候因为与奶奶长相厮守,所以未能感觉到奶奶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又因为自己的离别,当再次看到奶奶的时候,发现岁月真的在奶奶身上刻下了痕迹,这些痕迹无情地剥夺了奶奶的年轻和朝气,不觉让人痛从心生,全文所展现的中心是祖孙二人浓浓的情意,以及作者对奶奶已经苍老的事实的哀痛,表达对奶奶深深的爱。)

佳作示范:(一)

我 的 爸 爸

我爸爸的生肖属“牛”,他的性格也像“牛”。我爱我爸爸的原因,就是爱他几十年来对兽医事业执着的爱,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晚上,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刚躺下不久,“严兽医在家吗?”的喊声传到了他的耳中。出于对职业的高度责任感,爸爸急忙开灯穿衣下床。爸爸问明了情况,拿着药箱下楼,冒雨去了那人家。经过诊断,母猪生小猪难产,爸爸立即对母猪做引产手术。一个多小时的手术,已使他筋疲力竭,但为了保证母猪不发生意外,他在猪圈待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确认母猪有危险时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中。我看到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自然明白了一切,心里充满了对爸爸的爱。

我还记得,有一次爸爸外出巡诊时不慎扭伤了脚。医务人员反复叮嘱他不要走远路。妈妈也对爸爸说:“这下你该歇几天了吧?”爸爸却作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对妈妈说:“你看,我不是还能走路吗?”

就在爸爸脚扭伤的第二天,牡丹村十组徐兴泉家的猪仔需要阉割,为了不影响猪仔的生长,他得知后硬是拐着腿,行了四里多路,登门做了阉割手术。这件事感动得徐兴泉见人便说:“严兽医的心里想的是我们大家,他从不考虑自己。”

我也常听妈妈唠叨:“永林是个忙人,365天没有一天闲着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爸爸确实是这样的人。自从去年9月以来,望亭镇兽医站普及了对母猪实行“人工配种”,爸爸管辖的太湖、牡丹、宅基三个村的1300余户人家中,有600多户饲养母猪,人工授精为母猪配种几乎天天都有。今年2月15日新春佳节,爸爸就分别为宅基村黄小六等三家农户的母猪进行了“人工授精”。特别是每逢农忙季节,既苦了妈妈,更苦了爸爸。

去年秋收的一天下午,爸爸正在田间割稻,太湖村十组黄振清家的猪仔病了,他放下镰刀,就去行医。在回家的路上,他知道宅基村李清华家的肉猪病了,他又立即去诊治,等到他回到家时,太阳已经下山了。为了照顾妈妈,他又在月光下下地劳动了。

我的爸爸在平凡的兽医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地工作,历年来受到兽医站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表扬。

(赏析: “爸爸”是个兽医,一年到头为猪配种、治病、接生。小作者记叙了“爸爸”三四件事,说明“爸爸”是个热爱本职工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人。这样的人值得赞扬,值得学习。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开头就直接写出来了:“……他几十年来对兽医事业执着的爱,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文所记叙的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的,也可以说用这个中心串起了全文的几件事。)

佳作示范:(二)

天 堂

“到了,快到了!”全县闻名的朱泾乡福利院到了。

福利院的大门是椭圆形的。我抬头望去,呵,真棒!只见门上面是“双龙抢珠”的浮雕——两条白龙,正张着血盆大口,在抢着鲜红的宝珠,真是栩栩如生。

我们沿着水泥路,走进福利院。我往四周一看:上面,屋顶飞檐翘角,还雕刻着各种花卉和鸟兽,惟妙惟肖;下面是长长的走廊,红漆立柱,水泥栏杆,好一座苏州庭院式的建筑啊!

福利院的庭院宽敞,树木成荫,中央有一个梅花形的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正中种着一棵棵碧绿的伞形柏树,我想:这该是象征老人长命百岁吧!

老人们在这宽敞的庭院里,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服务员的搀扶下散步。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庆幸自己生活在人间的天堂。

忽然我听到“出车!“”将!”的喊声,我很奇怪,便循声沿着长廊往前走,来到了娱乐室。原来有两位老人正在下棋,身旁站着很多人,有些人还起劲地给他们“出谋画策”。他们下得多认真啊!我又举目四望,只见有些人在听广播,有些人在打扑克。我从一个老人的口中得知,晚上,他们还能在这里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呢!我又仰头望去,娱乐室上面是印花泡沫塑料天花板,天花板上装着吊扇和吊灯,墙上还有壁灯。靠墙各有一排竹椅,在娱乐室的左前方果真还有一架24英寸大彩电。一位老人告诉我们:“旧社会,我年轻力壮,在地主家没命地干活,还填不饱肚子。现在,我失去了劳动力,却吃得饱,穿得暖,社会主义制度好啊!”我听着老人的话,心里好一阵激动。

娱乐室两边是老人的卧室。我走出娱乐室,来到卧室里,映入我眼帘的是新床、新写字台、新被子、新脸盆,样样东西摆得整整齐齐。老人们穿得崭新整洁,正认真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在糊药袋,有的在编篮子,有的在做布鞋。人人悠然自在。

接着,我来到了卫生室。卫生室里的保健医生正在忙碌着,因为有一个老人卧床不起,在发高烧。这时,厨房里也忙开了,不一会儿,厨师便端来香喷喷的糖醋炒鱼,碧绿的炒菠菜,金黄的蛋花汤。服务员亲手喂给老人吃,就像他的亲生儿女一样。看着这番情景,我的视线模糊了……

我激动万分地告别了福利院。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唱起:“社会主义好……”,不少同学也跟着我唱,歌声响彻云霄。

(赏析:这是一篇参观访问记,小作者在福利院里耳闻目睹了老人们过着愉快晚年生活的情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赞扬“社会主义好”。这个中心思想写在结尾处,而且出现得很巧妙,是通过同学们唱的歌词来表达的。)

佳作示范:(三)

女 民 警

“嘿,真是新鲜事!”

从长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传来这么一声尖叫。“呼啦——”立刻招来许多过路人,围着看热闹。

我使劲往人群里钻。背后不知谁酸溜溜地说:“看她敢不敢罚钱!”我更加诧异了。好容易钻了进去,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气氛十分紧张。在人群中有两位民警面面相觑。难道执法的民警也会违章!怪不得有人说新鲜。更特别的是,今天是一位女民警要罚一位男民警。民警对违章群众当然要“罚”!民警对民警是坚持原则还是原谅一次,是“罚”还是“不罚”呢?我停稳脚步,决心看个究竟。

“同志,”民警阿姨平静而严厉地说:“自行车应该停在白色安全线以内,您过线了。按交通法规定……”民警阿姨没有说下去,只是用犀利的目光盯着那位民警叔叔。“阿姨管得对!”我暗暗敬佩。这时,我和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那位民警叔叔,望着他那涨得通红的脸,紧咬着的嘴唇。我想:他会甘愿受“罚”吗?也许客气两句就算了,民警与民警之间会留些面子吗?但是我想错了,那位民警叔叔的行动使在场的人都感到意外。只见他匆匆从口袋里掏出五角钱,交给了民警阿姨,轻声说:“我急着去北京站接人,所以……疏忽了,今后一定注意。”说完,低着头,推着自行车从人群中走了。

(赏析: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我们每个人看完这篇文章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女民警做得好,大公无私,严格执法。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把这个中心思想放在开头或结尾处直接写出来,虽然也可以,但总感到有点多余。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己体会,不是更有更有味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