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二马仔 2020-05-01

这是20200421直播讲座的概要记录。

主讲:顾翔;

话题: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导读(学习古代历史文化要看哪些书?)

顾翔老师的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中医、传统文化和社会管理,擅长将传统哲学理念及中医学术结合到商业管理、社会文化和日常实践,以生动亲和的授课风格、使专业智慧惠及大众。

顾老师积极参与公益传播多年,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作为核心专家志愿者、为盲人朋友们做传统文化讲读活动已经五个年头,这次直播也是应盲文图书馆倡议的四月“读书月”线上“抗疫”读书分享活动。

(注:顾翔老师经验颇丰,但在公号专栏称“小顾老师”,盖因出身于教师家庭,避亲长“老顾老师”,故虽有二十余年管理与教学积累,仍躲不过小顾之称,且在此告知读者理解,也感激乐享这份福缘。)

顾翔老师历年讲座中有很多涉及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历史,常常面对盲友听众们的疑问:作为当代中国人,如何掌握古代文化的基本脉络?有哪些必备的古代文化常识?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需要说明一点:因为本次直播并非知识的讲解,而是读书分享和书籍介绍,所以顾老师将简要分享自己的学习思路和知识框架,更多时间会带大家了解一下要看哪些书,并且通过直播视频,为大家对比相关书籍的不同版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选择学习。

先来看看顾老师今天拿来跟大家分享的部分书目吧——

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我们生活在这时空中,享受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当代中国人,面临中华复兴的大潮,不禁庆幸,也时而惶惑——我们究竟如何承继祖宗给我们的财富?中华民族历经兴衰起落荣枯散聚,史料丰富资讯杂乱书籍繁多,如何了解把握?

以顾老师的学习经验来说,理解古代历史文化,必须把握一纵一横两个维度。纵的是时间轴——历史进行的过程,朝代兴替依序至今,横的则是每个时间段的各方面——社会、文化、地域、经济、技艺、学术、外交等等。只知道一个维度是不够的。如果不熟悉时间轴的序列,很可能弄出个关公战秦琼;而若不了解时代背景,则读政策人物都是贫瘠的名词标签,没办法立体鲜活地领会其中的情势和智慧。

今天,顾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书籍也分为这两部分。

先来看看帮助我们把握时间轴、学习历史进程的书籍资料——

Ø《中国历史大系表》

一张图表贴门后,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朝代序列节点一目了然,还有小字包括了帝王年号、在位年数、都城等,方便随时查阅、久而熟记在心。

Ø《中国历史图谱》

八开纸横向大开本,用各种颜色代表同时存在的各朝代国别,尤其乱世诸国清晰呈现,中间以公元纪年刻度,朝代中标记出历代帝王时段,下半部则有大事纪要。日常备查非常好用。

Ø《中国历史年表》

长长的横向折页,以图表的形式按年代顺序,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化直观地显现于一表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专题编辑组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书中随着纪年有些留白,顾老师将其当做学古笔记,史料考古专科进展甚至文学作品等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年份都不妨添笔记录在此,可将这本折页逐渐丰富成为自己的中国历史笔记。

Ø《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全书40万字,插图60余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门组织编写。叙述了上自中国境内远古人类与文明起源,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的历史,为需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读者提供一部官方认可的比较系统全面的历史读本

Ø《中国通史》

吕思勉先生生于1884年,卒于195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一生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等诸多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中国通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也是民国时期经教育部审定的面向高中生的中国通史教材。因读者对象是高中生,故而行文白话,易读易解,简明扼要,叙述具体,少概括之辞,且条理清晰,记述准确。自一九三四年出版后,畅销一时,由民国至今,先后印行近二百次,堪称一部优秀的经典的中国通史普及读物。

书中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政治史,内容从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到结论,一贯而下,全面梳理了自上古时代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历史进程;

另一部分则为文化史,关注古代历史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了: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各个方面。这样编撰通史可谓创举,也是后来古代文化常识等类书的基本格局。

这部书,因为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作品,而且内容全面字数不算太少,所以不是能轻易随手翻翻的娱乐读物,然而毕竟是白话写成、当初又是面向高中生的教材,想要认真读进去也并不难,所以如果有感兴趣全面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至于版本( Emm~顾老师不免蹙额皱眉,这还真是麻烦啊),因为是热门名著,十多家出版社都抢着出书,各种名人推荐的宣传语吆五喝六争夺眼球。。。其实,基本内容差别不大。顾老师手里的版本是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比较严谨刻板,没什么插图,不过刚查了一下,已几乎卖断。大致翻翻各版介绍,发现中华书局去年十月出的新版,在政治史部分着意更新、完全,根据四七四八年的修订版收录了抗战时期的章节,是个特色,可以看看。至于其他版本,只能等疫情结束后有机会去实体书店尝试比较差别了。

好,讲完了历史纵轴的书,再来看看帮助我们把握横向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书籍——

当然《中国通史》的上编社会文化史 也正是讲文化的,刚刚讲过。除了那本之外,还可以看看这本:

Ø《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这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个部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入门读物。新版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还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了古代文化研究成果。而且有很多精美插图。

版本来说,顾老师手头有两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插图修订第四版”是现在正热卖的,还有一本是团结出版社2018年出的插图修订版。两版文稿底本相若,但配合插图不同,联合版更多出土文物器皿的照片,团结版则根据文稿配了一些图表,比如官制图表、宫室格局图等。以利于学习理解的效果而言,顾老师更欣赏团结版的增补。

因直播时间有限,只能为大家选读某些片段,重点是领略一下书籍的内容排布和版本呈现方式。就这本书的章节来看,可谓是前难后易中间要紧——前三章天文历法和乐律,普通人因为缺乏实践,可能读来不太好吃透,读过且作个了解;后边姓名、礼俗、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等配图就很易读有趣;中间章节貌似无趣但却十分重要,顾老师切切提示,一定不要忽略了这几章,比如地理、职官、科举、宗法、宫室等等,可都是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部分哦。

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享这几本书。

中国的历史悠久、典籍浩繁,针对大家“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要看哪些书”的问题,顾老师今天这场直播给出了回答,希望有助于大家后续的选择学习。另外还有许多著作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史学名著》等也可作为参考。多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吃透先人经验,想必会对当下现实有更多感悟和应对之法。

最后,顾翔老师祝大家都选到适合自己的书,温故以知新,尽享盛世今生!

补充说明及鸣谢:

本次公益讲座直播是应中国盲文图书馆倡议的四月“读书月”线上“抗疫”读书分享活动,非常感谢启明团队和盲人新世界组织直播并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